美文网首页以戒為師
【以戒为师】(17)

【以戒为师】(17)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15:57 被阅读1次



佛教律学入门 (17)

虚云法师著

二、别说犯戒过失(五)

1、犯淫戒的过失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靡糜,多病短命,畏风寒炎热!福德渐渐消散,灵智便为蒙蔽!同时其他恶行随之而起,如俗人由色力的关系,喝酒食肉,玩耍跳舞等,都是为淫欲的先锋!纵使念佛修禅等功行,淫欲不断,必不能得效,过去修得而复失,岂不危哉?今生如此,将来三恶道难逃,古德偈说:“淫味虽甘毒最深,能走精气耗元神,损人肌肉成劳瘵,服之不已定伤生!”佛说:“破戒之人,如降大雹冰,万物悉遭损坏!亦似人在大海中,船舶破坏,没命于水!”


不惜身命在守戒 ①

《苏陀苏摩王经》里有下面一段内容:

菩萨不惜身命来成全禁戒。菩萨本身曾经当过一条大力的毒龙。如果那条龙来到众生面前,体力衰弱的人,只要放眼一看,就会当场死亡,体力强健的人看到它,也会情绪激动,以至于死。

这条龙受了一日戒,就出家去找寻寂静的所在,当它进入丛林里,思惟一段长时间,坐着疲倦之余,居然呼呼大睡。龙的习惯是──睡眠时候的外形,会好似一条蛇。它身上呈现优美的装饰,七宝混合成形形色色。一个猎人刚巧看到,不禁十分惊喜地说:“真是绝无仅有,非常难得的好皮,若把它献给国王,用来当服饰,不是妙不可言吗?”于是,他用杖棍拼命敲打龙头,也用刀剥它的皮了。

龙在心里寻思,自言自语:“若凭自己的能耐,自然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倾覆一个国家,也易如反掌。这个猎人微不足道,哪有本事奈何了我呢?

(摘自《大智度论的故事》龙树菩萨原著 鸠摩罗什 刘欣如译)


戒德品 ⑥

9.精修戒定慧的智者,达于极纯净的境地,不再有痛苦,他们了结了未来的生死,解脱了执着的束缚。抛弃此身,他们以智慧超越了魔域并如太阳般地放射着光芒

①一位拜日者问佛陀:“在一切世界中谁比太阳更光亮?”于是佛陀以这个偈子回答他。

(摘自《白话藏传法句经》)


戒杀·护生

问: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

答:佛教所讲的不杀生,对象是一切众生。从平等的角度来说,蚊蝇也有佛性;从生存的角度来说,蝼蚁尚且偷生,我们有什么权利剥夺它们的生命?至于“带着超度的心杀它们”,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首先,你有没有能力超度它?其次,它愿不愿意被你超度?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我要杀了你,使你得到超度,在座的是否有人愿意?

当然,历代祖师也有一些特殊的教化方式,这在密宗和禅宗都有记载。虽然这些做法从声闻戒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这些大德已经成就,确有把握超度这些众生,而且他的行为不仅对眼前这些众生有利,还能利益更多众生。但这些属于特殊事例,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说,绝不能以这一借口轻易杀生。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不但造作杀业,更会犯下妄语罪业,为堕落恶道之因。(摘自《问道》与济群法师面对面)


生活中的五戒

不偷盗

何谓“偷盗”?就是别人的东西,未经同意,就把它变成自己的。例如钱财物品在甲的账户里七转八转而变成乙的账户,权利被转移了,这就是偷盗。“偷盗”实在不好听,有时就说是“不与取”──没有经过对方同意,却窃占为己有。“偷盗”的对象包括财物的、生存的,一般又分使用权、管理权。(摘自《香光庄严》第67期 释悟因)

相关文章

  • 【以戒为师】(17)

    佛教律学入门 (17) 虚云法师著 二、别说犯戒过失(五) 1、犯淫戒的过失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今天既是母亲节,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圣诞日。是提醒我们每天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的日子。 看过《佛陀》电视剧的都知道,佛陀...

  • 以戒为师!

    觉悟成无上正觉, 知道转轮回六道。 破戒觉为知,知无恒定生死流转,懒惰致无知。 持戒意义之重不能小觑哉!

  • 以戒为师

    如何戒邪淫? 很多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没有“邪淫”的行为或不谈论与“邪淫”有关的内容,就可以避免经受“邪淫”的果...

  • 以戒为师

    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慢慢影响到自己的周围世界的变化,这里的戒可能不是让人没有欲望,而是戒掉低级的欲望,戒了低级欲望...

  • 以戒为师

    总之修来学去,以戒为师,不要随便迷信崇拜任何人,就是诸佛如来也不要迷信,宗下是“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实在...

  • 以戒为师

    《大智度论》中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舟...

  • 以戒为师

    自律当如弘一法师。 每每想起弘一法师持戒守正如一,心神往之。他自我需求如此朴素,颇有“人不堪其忧,...

  • 以戒为师

    在你内心,有一个地方。在那里,一切皆有可能。你,要找到那个地方。 一念生,八方动。我们的每个念头,都在创造我们的未...

  •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 安然Ann: 老师,现在的问题是意象之间显得碎,但是气韵感觉是贯通的,一直坚持在写,想有大段时间再理一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戒为师】(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vl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