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心态很年轻的人,虽然自己实际年龄早已不年轻了。但是内心从来都未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大妈了。
今天在看90后年轻畅销书作家李尚龙的公众号文章。女儿过来对我说,妈妈你也喜欢读这么年轻作家的文章。她的认知里,我应该是读那些上了年纪的作家的文章。
女儿是夸我心态年轻还在追寻年轻人的脚步,还是觉得我不适合读这样的文章了,我感到一点都没有代沟,看来我暂时不会被时代抛弃。
我读文章,从来都不看作者的年龄,我觉得自己的心态真的很年轻,我也从未感觉自己老了。我觉得自己身体精神状态都很好,而且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了。
我只觉得自己以前荒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要是早用来写文字读书多好啊。说不定自己也写出个名堂出来了。哎哟,又说到名和利上面来了。还是静下心来,不去谈那些所谓的名和利。好好地过好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得充实有意义就好了。
要知道,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自己以后最年轻的。应该庆幸自己走过了大半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刚走向社会没多久,在商场里上班,早班中班轮着转,总有半天时间属于自己的。那时候,年纪轻轻,一个人远离家乡,下了班后,精力充沛,以前在一起上班的同事仍然在车间做计件的手工活。我去那里找她们玩,她们边做手工边和我讲话。我那时候,就没有想到去书店看书学习写文字。真是白白浪费了很多很多的大好时光。
所以,我总觉得我不是一个真正热爱读书写文字的人。我就像埋在地底下的一颗变异的种子,本不会破土而出的,可是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最后也变异成了想要发芽的种子了。
很多事情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宿命。有一定的时区,可能我的时区就要来的很晚。非要等到我走过了大半生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管怎么样,能够找到了自己兴趣爱好就好了啦,管它多晚出现。只要还有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晚。
也许前期就是我的蛰伏期。是我的人生积累,历练,是在考验我的意志和毅力。
小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生活的村庄之外的世界。到了读初中了,父母殷切的希望,懵懵懂懂地想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心里仍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只是希望走出农村。
小时候,人们都很穷,那时,父亲教书有一份微薄的收入,我们家在我们当地还算是好的,我是家中姊妹中的老大,穿着都是母亲给我新做的衣服,家里有一台缝纫机,母亲又会做衣服,我的穿着还是我们那些同龄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我们一群小伙伴外出扯猪草,砍柴,扯青苔(一种长在草地上的青苔,用于覆盖播种在田间里的早稻谷种上面,起着保温的效果)。
干活的时候,听到头顶的上空飞过一架飞机,我们一群小伙伴都会停下手中的活,仰望天空目送飞机从我们的视线慢慢地飞过,直至看不到也听不到声音了才意犹未尽地低头干自己的活。心里还在不停地想,这架飞机是飞到哪里去的呢?飞机上面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那时候,心里没有具体的某个大城市的概念。在当时闭塞的农村也过得很安逸。那时候,没有欲望和野心。心里只知道生活在那么方寸之间的地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
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物质匮乏,没有好吃的东西,但是一点都不觉得苦。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过得很甜蜜。只是再也回不去过去的悠悠岁月,回不去的旧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