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理解是,长辈坐在那里看书、做事、或谈话甚或休息,不应该在他们座位前旁如无人大摇大摆地一次次走过。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按照礼仪来讲,长者坐在那里,我们非必要的事,不得已要经过长辈的座前,就尽量不要走来走去,否则会打扰到长者;
如果实在有事要经过,要小步快走轻声经过。
《
![](https://img.haomeiwen.com/i3839324/1ef41b677150bfc5.jpeg)
论语》季氏第十六中有句话:鲤趋而过庭
孔子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鲤趋而过庭,趋是指小步快走,表示孔鲤对父亲孔子的恭敬,并不因为孔子是他的父亲而熟而失礼。
古人有事要从长者身边经过时,一定是小步快走,尽可能不打扰到长者。这也是一种礼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3839324/e51fbc0835936bbd.jpeg)
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有比较重要的领导或长者,我们在经过他们座位前的时候,要颌首致意。
特别是在古代,皇帝的大臣在皇帝的龙座前经过,即使皇帝没有坐在上面,也要表示应有的礼貌礼节,不能直直地就走过去了;
不但皇帝的龙椅,还有皇帝所住的房子,宫门,大臣们有事在房子宫门外坐车骑马经过时,都必须下车下马步行,表示对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尊重与礼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3839324/9ef492382ea211e9.jpeg)
在文庙大门的左右侧,各竖有一大石柱,上书:文武百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警告凡是来到这里的人们,坐轿的要下轿,骑马的要下马,文庙是圣人安息,后人祭拜的神圣庄严清静的地方。
所以,我们来到文庙的不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或其他人等,都要升起对孔老夫子的恭敬心,学习古人,改正不合规矩不合礼仪的行为,在经过文庙或进入文庙的那一刻,提起那份对圣人的恭敬心和谦卑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3839324/8001f5d2626d8a47.jpg)
这样不但能提升我们的修养品德,也因为有这份恭敬心和谦卑心,我们才能学到更多学得更好;
古人对一个座位一座房子都能做到这样的恭敬,经过时要特别地下马下车,表示尊重与有礼貌。
何况有长者坐在那里,我们更不能旁如无人大摇大摆。
![](https://img.haomeiwen.com/i3839324/f84ea8becd5822b2.jpg)
尊重长辈,领导,老师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以,古代人的教育,是从小洒扫应对、进退做起,把这些生活小事都包括在里面。
这些事看着似乎都很微小,很普通,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做得不是很好。我也一样。
因为我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了,就很难改变过来。一个好的习惯或一个不好的习惯的养成,都是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小的细节养成一个人的小节,小节能影响一个人的气质,甚至人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3839324/d429a406dbbdcfa0.jpg)
《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这是“我们孩子”该做的,而非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做,也不是家里很富有,让保姆去做,必须要让孩子亲自去做。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小就注重细节,守礼,慢慢养成真正的淑女君子品质,长大了才能成就大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