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
朱熹〔宋代〕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一、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典故)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典故)
14.中夜:半夜。
二、阅读感悟:
1.要有志向,因为人生目标是学习的动力 。(拥有目标)
2.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自我勉励)
3.精益求精,要学就学好,不能半途而废,要刻苦勤奋 。(学而透彻)
4.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 。(学而有法)
5.读书要勤奋努力,这样懂的知识就会比别人多。(勤奋刻苦)
三、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1][2],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信阳光山县)[4]。世称涑水先生[3]。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2]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