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学习,我们看向远方一脸向往,低头见娃一脸无奈。
实际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主动学习,用心学习,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就是我们对孩子最常说的“好好学习”!唉,啥叫好好学习,孩子听了一脸迷茫)。
然而,空有希望,没有方法,希望总会落空。并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只有当我们真的认识到什么是学习,真的对学习有了一个客观准确的理解,也许我们才能把这条路走得更轻松一些。
那么,什么是学习呢?曾经在课堂中,我们一起讨论这样的话题:学习是随时随刻进行的,而不是只在课堂里才做的工作。大家都说非常认可这句话。
于是我问:真的吗?大家说真的!
我又问:打游戏是不是学习?是!打架,是不是学习?也是!聊天是不是一种学习?出去玩是不是一种学习?都是!那奇怪了,既然都是学习,为什么每当提起来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心有余悸?而只有在学校的那些学习,我们那般上心,每天都督促和鼓励呢?
实际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有一些能力是必要的,比如处理冲突,接受失去,面对挑战,挫折,捍卫权利,承担责任等等,学习这些能力更重要不是吗?
这些能力在课堂的学习中却很难学到。所以除了课堂,孩子还有其他很多需要学习的部分。这就是,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学习。
再来,我们看,一个孩子是如何爱上学习的呢?
拿我自己来说,我这辈子学的最好的学问就是沟通和亲子关系。(当然,它们都是心理学的一个部分)。我是如何爱上这两门学问,又学的如此如醉,经久不衰的呢?
我在没学心理学之前,内心有一个感觉,就是我觉得自己说话特别难听,经常冷场,不招人待见。这个感觉让我看到内心的需要,我需要做一个不讨厌的人,也就是,我需要学会好好说话了。
看到自己的这个需要,我就突然特别想学怎么说话,就买了很多书。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抱着书一遍一遍的看,我觉得书里说的都好对,好有道理啊!
遗憾的是,看了好多年,看了好多遍,我仍然没有太多改变。后来又学习非暴力沟通。也听了书,也看了书,仍然用不出来。后来就开始参加沙龙,再后来自己做沙龙,做分享。在课堂带着大家一个技巧一个技巧的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开始对一言一行越来越有感觉了。
在不断的跟大家分享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终于可以本能的,先知先觉的去说话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知不觉就得罪了人,或者说了之后才后知后觉,知道自己又说的不合适了。
现在回头想想,我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经历了感觉,需要,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的过程。
我先有感觉,或者说是需要,带着这份感觉去尝试。一次一次在尝试中体会,做的多了,最后变成了经验和能力。这种经验和能力,我又跟大家不断的分享,做线下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给我很多的反馈和肯定。
肯定多了,就给了我更多的信心,想把课程越做越精致,想更好的分享给大家,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学习和精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收获,就是当我有了自信的时候,我就变得非常爱自己,也有了很高的自尊(补充:真正的高自尊是可以正确看待自己,不受外界太多的干扰,我心清明的状态,而不是不堪一击的状态)。我不会再因为别人一句话不合适而烦恼,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夸赞而兴奋或傲慢,我可以有一个稳定的自尊心,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清明自己是怎样的人。会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切实客观的自我评价。
这是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那小孩子也是一样的。拿我最熟悉的,亲眼所见的孙尚希小朋友举例子。
我不记得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科学探索的。我的记忆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在幼儿园她只报;了科学,她不学英语,不报珠心算,也不喜欢跳舞。专门喜欢研究人体骨骼,天文星座,南北极,电流磁场。
课早都不上了,可是这么多年,她一直带着这份好奇在自学。今年已经上三年级了,满家满地满床,随处都贴着天体星球的海报,我们爱科学的杂志等各种她喜欢的物件儿。
她每天忙着研究世界上各种植物和动物,海洋世界里稀奇古怪的生物,每每看到精彩之处,总是要跑到我这给我介绍一番,美其名曰让我涨涨见识。
我能感受到,她心里有一个美妙的世界,这个世界让她充满了好奇。带着这个感觉,她就愿意尝试着去探索,而每一次探索,都会有很大的惊喜,发现新的神奇。于是她就有了各种经验。
我会常常叫她小百科,(当然,我是真心的。真心很重要的。因为我觉得她这么小的年纪,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名副其实的小百科),我越这样叫她,她越想让自己有更多经验,越喜欢研究,越有能力,越有动力推着他不断的尝试、学习和探索。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的给到她肯定,她就变得非常的有自信。
在这段迎接期末统考的日子里,尽管老师天天做题,复习,这么枯燥的日子,她仍然很喜欢语文,喜欢课本儿。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她已经有一个很稳定的自尊心了,她不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责备而觉得自己不好;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表扬而骄傲。最重要的是,当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她就有了梦想。她开始研究美食,研究每一个城市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文历史。带着这份极大的好奇心,她每天的生活非常的丰富和喜悦,这就是一个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过程。
至于她的文化课的学习,我从来都不担心,也不操心。我想,一个对生活如此热爱的孩子,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我信任她。
所以,什么才是学习呢?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真正的学习实际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真正的爱学习,自然就会爱上生活。
也许在我们小的时候,对学习的理解就很狭隘。我们对学习的感觉就非常的厌烦和痛苦,于是我们不经意间又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便带着这种感觉,继续艰难的学习!
这种感觉,假如不改变,也许孩子也把它继续传给下一代,就这样轮回下去。这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情啊。
最后谈谈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如今,很多妈妈因为孩子呈现了各种问题,想为孩子而学习。其实我最初学习亲子教育也是一样的目的。看着刚出生的小娃娃如此美妙又弱小,我就想,我一定不让孩子走我的人生路,我要让孩子过得更好!就是这个动力,让我开始学习的。
一开始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理论,在网上听很多的微课。以至于头脑中全部都是理论,我觉得自己懂的特别多。然而,这个感觉自己博学多才的时候好痛苦。因为我发现自己处处做的不对,不好。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可是又无法“做好”。
经历了这样一段痛苦,我痛下决心,去学了线下的课程。
一天1000多块甚至几千块的学费,让我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到每天的练习当中来。尊重那个学习的场地,和每一个同学,保持身心合一的去学习。
这才发现,学习不仅是头脑的事,更是身体和心灵感觉的事情。就这样,在全身心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真的从所谓的知道变成了做到了。当我做到的时候,一件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学习的过程,我如痴如醉,实际是忽略了孩子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为孩子操心,担心,外出学习也没有那么多的陪伴了。可是当我成长之后,我惊觉孩子居然比我的变化还要大。她变得开朗,乐观,没脾气,不挑剔。她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就好像我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是一样的,我们两个的状态是完全一样的。
现在回头想想,实际我没有费吹灰之力就带动了孩子,她是主动去成长,主动的去热爱生活的。
而今,我们两个已经可以像朋友一样,有共同的爱好,一起画画,一起写毛笔字,一起打沙袋;一起欣赏诗词歌赋;一起去体会中国千年历史文化中的百般滋味;一起下厨房做西点,做精致的小菜……
一开始,我们总想改变孩子,(事实是一个人是没办法控制和改变另外一个人的),结果总是很失望。于是想要学方法,学技巧去搞定孩子。可是学着学着,会发现原来都是自己的问题,是孩子成长中需要的心理营养我们没给到。于是开始想给孩子,可是,给不了啊!(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就给不了别。)于是开始自责,自责不是办法啊,又开始学习如何给。
这个过程往往发现,原来,我们没有,需要先给到自己,才能爱满自溢啊。当我们自己学习,开始爱自己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活好了,孩子就变好了,不仅是变好,而且变的超乎我们想象的好!
最后,我们才明白,原来孩子是我们的天使,他们的到来,就是来成就我们的!
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你现在走在哪一段呢?
(后记:养育孩子跟养植物是一样的道理。有一天,你的那盆植物,叶子突然打卷儿了,有些人会因为不懂而无处下手,干着急,一着急还抱怨植物不好好生长,抱怨到最后,只能忽略,放弃;有些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试图用手去把它捋直,当然,也不会有效果,甚至是更糟糕了。结果你不反省自己方法不对,却抱怨植物不听话,表示对它很失望。而有些人,会懂得植物生长的规律,懂得它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养料,温度,阳光和水分。看到表面的症状,就能知道实际的根源,它是缺水还是缺营养了?就可以对症下药,手到擒来,轻松愉快。也许,懂得才是最好的爱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37704/01c118e4841e98b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