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街

作者: 花田间的小蜜蜂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07:52 被阅读0次

      伏龙镇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镇子,早在康熙年间,曾在这里为康熙南巡建立了一座行宫——万寿宫,至今仍保存完好。

      学校让我们新来的几位老师给学生编排一个节目。节目需要一套古装戏服,我们走遍了伏龙镇都没找到。后来听说在石板街的尽头,有一个姓李的老奶奶,曾经在文化大革命前演过贵妃醉酒里的贵妃。文化大革命不能演了,也会偷偷的在老伴面前过过瘾,为这事还没少被批过。可她还是那么的着迷,文化革命后曾上演过两次。如今老了,与老伴一起住在石板街南端的靠左的屋子里,她可能还珍藏有戏服。

      于是,我们便去找这位李奶奶。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由闹市转入石板街。刚刚还是大甩卖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喧闹声,突然间就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石板街是由一块一块的青石板铺成的,由于年代久远,一块一块的青石板已经印上历史的痕迹,被岁月的“脚印”磨得光滑失去凌角。

      石板街的两旁是一栋栋的木质阁楼连在一起,经过历史的洗涮,已经泛黄了。阁楼的木质墙壁上,还遗留着文革的遗迹,用石灰写着的“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的沧桑。

      石板街是安详的。

      石板街两旁的阁楼许多都开设成茶馆酒肆,写着“小二酒肆”的破旧的旗子在阁楼的屋梁上安静的注视着石板街上过往的人们。

      依稀的人们慢悠悠的走在石板街上,东张西望的观看着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茶馆酒肆以及在那里品茶喝酒摆龙门阵打牌消遣的老人们,还不时的拿出相机“咔嚓咔嚓”的拍照。这条街的居民大多是经历许多故事的老人,他们或三五一群坐在竹子编的靠椅上围着一个木制的旧茶几摆龙门阵,茶几上古铜色的茶壶还冒着白气;或两两相对,品茗对弈;或四个人围着一个八仙桌子打扑克,周围还围着几个观战的老人。

    石板街是质朴的。

    拐过一个岔道口,眼前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景。

      这条岔道,茶馆酒肆少了,颇具民族风味的手工业店多了。店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竹器,如背篓、斗篷、簸箕、扫帚等等。特别是背篓,大的小的遍地都是。土家人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来镇上买卖东西都要背上背篓。背篓背在背上,什么都可以往里塞,甚至连娃娃也塞在里面。土家娃娃站在背篓里,好奇的东张西望望着过往的人们,甚是可爱。

      土家旱烟遍地都是,一大捆一大捆摆在石板街两旁。卖烟的老爷爷坐在一条小椅子上,眯着眼,“吧唧吧唧”抽着手中的用纸卷成的旱烟,白茫茫的烟雾顺着老人的指尖缕缕升起。

      偶尔还会碰到卖小菜的老奶奶。泛黑的菜篮子里装着刚从地里摘下来的豌豆,篮子旁边放着的斤两称静静地等着买主。给我们带路的那人走过去,要一斤豌豆。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用过了的塑料袋,装了一袋子,用称一称,有一斤多。带路的人说用不了那么多,但老人说没关系,就当做一斤,反正都是自家种的。

      不远处,一位白发老奶奶正坐在油锅旁忙着做油粑粑。一个个黄灿灿胖墩墩的油粑粑在翻滚的油锅里飘来飘去,甚是可爱。一阵阵扑鼻的香迎面而来,我忍不住直流口水。跟老奶奶买了几个,吃在嘴里,又香又烫,弄得我咽又咽不下,吐又舍不得,好狼狈啊。

      终于,走到了尽头,那里有一口井,名曰:奶娘井。把井比作奶娘可见这口井的作用之大,井水就像奶娘的奶水,哺育着这一方淳朴的百姓。李奶奶住的房子也是阁楼,有一扇往两边开的大门和一扇一米多高的小门。我们轻轻敲门,一老奶奶打开小门,我们问这是不是李奶奶家。老人说她就是。我们说了来意后,李奶奶热情的让我们进屋。我们弯曲着身子走进去,还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八仙桌前看电视,这该是李奶奶的老伴了。李奶奶给我们做了介绍后,忙着上阁楼给我们拿衣服。老爷爷则热情的帮我我们倒茶,还给我们讲起了他老伴的故事。

      不一会,李奶奶提着一包东西下来,这就是贵妃醉酒所有的装备了,李奶奶一直像宝贝样珍藏着。

      李奶奶叫我们试试看看这套衣服合不合适。李奶奶小心翼翼的帮慧穿上戏服,看着慧,异常兴奋,看来是想到了当年年轻时的自己了。还教慧摆摆动作,自己则唱起了贵妃醉酒的名句:

    “人生在世如春梦,奴且开怀饮数盅。”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去也去也,回宫去也。唐明皇把奴骗,辜负好良宵。骗得我欲上欢悦,万岁,只落冷清清独自回宫去也。”

      老爷爷则站在一旁美滋滋的欣赏这一切,还不时评上几句。

    好一对幸福的夕阳红。

      告别李奶奶夫妇俩,我们高高兴兴提着李奶奶的珍品踏在铺着阳光的石板街上,心情非常的舒畅。我们走到石板街尽头了,不舍的回头伫立着。

      我想,石板街就像一位经历丰富的老人,在它身上一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普通但却美妙的故事。

相关文章

  • 《石板街》

    说来惭愧。古老的石板街 穿上裙子 光滑的石头只需踩一脚 就变得滑头滑脑 变得陌生 变得深不可测 不变的是爬山虎 一...

  • 石板街

    一条石板街,走了几百年 走掉了鲜嫩容颜,只留下 光滑褶皱的石板,和用来装新人的旧屋 宽敞的宅院幽深,昏暗的堂前 主...

  • 石板街

    伏龙镇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镇子,早在康熙年间,曾在这里为康熙南巡建立了一座行宫——万寿宫,至今仍保存完好。 ...

  • 石板街

    今日,阿笑被继母领着,去了石板街。继母说,带阿笑去集市逛逛,买些日用品。阿笑心里觉得,继母肯定不安好心,说不定是嫌...

  • 石板街印象

    文/余光 一 石板街的楼房 怡静又陌生 墙上爬着青苔 走廊又窄又长 深藏不露的庭院 从不张扬 来到这里 仿佛时光已...

  • 石板街2

    阿笑被继母带到了石板街牌楼巷,见了一个胖乎乎的婆子,看上去很凶,但是也很操劳,头发已经半白。婆子笑眯眯地打量阿笑,...

  • 石板街少年往事

    柳林镇,千年古镇,连接湘鄂,位于三地五县的交汇处,自古乃商贸之地。四周低岭连绵起伏,几家军工厂隐藏其间。矿产丰富,...

  • 青石板街

    她走在学校走在路上走在长长的天桥上,走过教学楼走过药王山走过喧闹的商业区。连续下了三天的雨了。淅沥淅沥淅沥,老是断...

  • 故乡的石板街

    故乡的石板街 夜晚 街灯依次熄灭, 像一个世纪的死去。 月亮在天上亮着, 我们中间隔着一条古老的河流。 我多么厌倦...

  • 石板街少年往事—青春

    五、青春 音乐课前,庞玲一笔笔抄着歌词,田树吹口哨,呼叫起哄,说字写得太小了,抄得太慢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板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hq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