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导演一直拍商业片,但近几年越来越少了。他要在电影中寻找自己的内心。此时的冯小刚,只有追求个人理想和精神升华,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与满足。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正是最好的状态。在这最好的状态下,冯小刚拍出了迄今为止,可能是他最好的电影,甚至有可能,是近21年大陆最好的青春电影--《芳华》。
image.png
看完华芳,我的脑中不断读诵塞缪尔的《青春》: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青春,指的并非某个年龄阶段,而是一种美好的精神状态。《芳华》所表达的,正是这一种美好精神状态的诞生、碰撞、幻灭、凋零……《芳华》的青春,既有能触动全人类的普世共鸣,又具备独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的永恒印记。它的青春,既属于大众,又是独一无二的。
image.png
与严歌苓的原著略有不同,电影将群像削弱,着重描写两个人物。一个人物普世,是何小萍,另一个人物独一无二,是刘峰。何小萍一个身世凄苦的女孩,父亲劳改,母亲改嫁。小时候,在新家庭中,极度缺爱。长大以后,她又因爱的缺失,导致性格内向、不受待见。迫切企盼融入集体,却又总被集体孤立。脆弱又坚强,孤僻又渴望爱。如此的青春人物,并不十分特别。然而,正因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使何小萍这个人物鲜活起来。
image.png
刘峰,一个独一无二的好人,学雷锋标兵,却因为“触摸事件”,遭大家唾弃,最后下放到伐木连,最后参加越南战争,失去手臂。刘峰是一个内心敏感,而乐于服务的人,然而在故事中,好人不得好报,令人唏嘘不已。也许刘峰是世人的镜子,找出了人内心的丑陋。
image.png
在电影中,干部子弟郝淑文,处处排挤农村子弟何小萍。虽在同一集体,却因阶级有别而横生对立。那个年代的一大特征,是人们活在假象中,无从辨明真假善恶。
何小萍戴假胸,是不想被集体歧视;偷借军装拍假照片,是不想让亲友担心。淋雨感冒,以及把自己的照片跟父亲合成到一块,是为了满足一些可怜的情感需要。换句话说:何小萍有一颗真善的心。她作假,只因环境过于苛刻。
那个年代的人,最习惯强人所难,太擅长集体行恶。她们板着不能再假的笑脸,拼命掩藏自己的爱欲情绪,对本来无害的真善者施加摧残。被摧残,是那个年代中,真善者的一种宿命。
image.png刘峰独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的中国,身上几乎承载了那个年代的所有美好品德。人们喜欢叫他“活雷锋”——刘峰(黄轩 饰)。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过:个体是文化的缩影。郝淑文,是恶向的缩影。刘峰,是善向的缩影。
他自愿且完全接受大环境改造,养成一种真·社会主义价值观。猪跑了,他帮忙抓猪;何小萍被孤立,他帮忙陪舞。坏的饺子,永远他吃;脏活累活,永远他干。他是榜样,是大众的楷模,是当时社会体制想要孕育的成果。刘峰无私、奉献、为集体而活。但,也只有在别人的眼中,他才能找到自我存在感。他像一颗螺丝钉,只有钉到某个集体中,才能不察觉到自己的无用。
刘峰的悲凉,并不在于穷,而在于崇高理想的幻灭与凋零。自己在迷茫中的所有努力,基本等于无用功。就像他的命运,只能沉浮在时代洪流,任凭如何挣扎都无法自己掌控。面对庞大无情的时代巨轮,自己这颗小螺丝钉,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他躺在冰冷的卡车旁,一心只想求死,却求死不能。多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全球化,从集体主义逐渐演变到个人主义。刘峰这颗螺丝钉,也失去了自己的意义。 image.png
现在,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芳华》有可能是近21年大陆最好的青春电影。
22年前,姜文拍出《阳光灿烂的日子》。编剧史航说过——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超一流的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以天才般的散文叙事,描画少年的迷乱,及那个年代的永恒印记。
《芳华》的剧本,并不是散文般的叙事,而是和很多青春片一样,是按照剧作法规律制成的。套路青春片里,主人公的幻灭都是自我选择。他们原本拥有崇高的理想,只因没能努力坚持,才失去一切,会觉得他们只是在「无病呻吟」。
但是《芳华》不同。刘峰没努力坚持崇高的理想吗?恰恰相反。直到结尾,他孤单凄苦无依无靠,还仍然去陵园祭奠战友。何小萍问他,你过的好吗?他答:什么算好,什么算不好,得看跟谁比吧,跟他们(死去的战友)比,能说不好吗?刘峰,还是那个崇高的雷锋。
而让人残忍的是,电影中,刘峰坚守了自己所相信的,坚持追求光荣的价值观与道德品格,但越是坚持,人生就越是悲凉。他的悲凉早已被定格,刘峰的幻灭让备感备感沉重。
在我看来,《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芳华》可谓填补了一个空白——一流青春电影。在这个充斥虚无与套路的年代,它比一众所谓“青春爱情电影”真诚太多太多。
影片最打动我的,是何小萍精神崩溃后,跳的一段独舞。但对于这段,我不想过多解读,希望你能自己体悟。
本文转载自豆瓣,部分有节选,原作者 罗罔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