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克莱因理论 03 抑郁位置

克莱因理论 03 抑郁位置

作者: 丹思心舞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23:46 被阅读0次

    克莱因对精神分析思想的发展最重要和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她对抑郁位置和偏执分裂位置的描述。

    这里的位置跟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克莱因是用位置这个概念来描述一种心智状态,在这个状态之下,有一些特定的内在客体关系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感觉和防御等等。

    简单说,位置是一种经验的组织方式,包括内在世界、外在世界带来的经验和感受等等。所以,抑郁位置和偏执分裂位置其实代表的就是,个体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而且这两种位置就像是两种经验模式的样板,自我在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呈现了两种显著不同的客体关系的特点。由于人的心智状态是不稳定的、流动的,所以人会在偏执分裂位置和抑郁位置之间摆动。

    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到。婴儿会内化客体,那么当客体内化之后,在婴儿的无意识幻想里,这些客体和婴儿的自我之间会上演怎样的故事?以及外部真实的客体,又会如何参与到这个剧本之中呢?克莱因向我们呈现了她对这部分的理解,同时也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看到,婴儿的无意识幻想中发生了什么,所以只能尝试跟随克莱因的描述,去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就说过,弗洛伊德对克莱因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后来克莱因延续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认为婴儿先天就有爱的冲动和恨(攻击)的冲动。而爱的冲动指向喂养他的母亲时,会内摄一个可以爱和被爱的好客体;恨的冲动指向母亲时,会内摄一个可恨并且对自己充满恨意的客体。婴儿相信自己关于爱或者恨的幻想,会对幻想中的母亲有真实而强烈的冲击,为了更好的保存内在的好母亲,婴儿把坏母亲和它远远的区分开,认为他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以他有时体验到全好的母亲,有时体验到全坏的母亲,尽管喂养他的,其实是同一个母亲。

    克莱因认为,婴儿大约在6个月之后,才开始感觉到完整的母亲的存在,此时母亲被看作是一个更复杂的他人,有着自己的特性,他开始感觉到,这个母亲有时是好的,有时是坏的。他也不再感觉到内在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客体,而是开始感觉到同一个客体身上有不同的特征。婴儿对母亲这个客体的感觉变得复杂起来,开始担心自己的攻击伤害了母亲,对母亲的爱和关心的感觉变得更强烈。克莱因用抑郁位置来描述这个心智状态。

    2

    因为当婴儿处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对客体好的感觉和坏的感觉都放到了一起,对完整的客体有着既爱又恨的矛盾感觉,所以这个完整的客体会给婴儿带来挫折、失望的体验。这个客体在婴儿的幻想中,被攻击摧毁了,婴儿感觉到自己的幻想非常真实,担心自己的攻击对客体造成了伤害,因此产生恐惧、懊悔、内疚等强烈的感觉。

    当然,这些内容是克莱因用成人的语言来描述的,是对还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儿经验的一个假设,和我们成人真实的经验有很大的距离。

    克莱因用两个案例,来说明她的假设。她的病人X,这个案例我们在上节课也讲到过,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病人X因为内化了一个坏客体,分析师也因此受到影响,成为了一个坏客体,所以病人X对分析师充满了怀疑。但随着分析工作的进行,他对分析师的不信任开始减少了,他变得非常担心分析师,同时对分析师也有强烈的爱和感激之情。克莱因认为,病人对分析师这个客体的感觉发生了变化,是因为此刻在病人的幻想之中,分析师这个好客体需要被保护,以免遭受到了坏客体的攻击,他为此感到焦虑,担心好客体完全被毁掉。

    作者在这里补充说明到,如果一个人的攻击冲动太强烈,在无意识幻想中就会充满了对客体进行攻击的体验,并会感觉到是自己的攻击令这些客体受到了伤害。因为这些客体也是他爱的客体,所以这会让他非常痛苦,会为这些被攻击的客体感到担忧。他觉得客体被损坏了,变得不安全了,无法再继续像过去那样,为他提供保护和满足感了,这个体验就好像婴儿恐惧那个给他提供满足的好母亲,被他摧毁了,再也无法提供满足了。

    理查德是克莱因的另一个病人,在之前的分析中,他已经将分析师内化为了一个好客体。后来,在他的分析即将结束时,他想要调整时间,但被分析师拒绝了。接下来,他就感觉到他的内部充满了疼痛。克莱因认为,此刻,在理查德的无意识幻想中,他的内在好客体面临着威胁,他之前从好客体那里获得的幸福感已经丧失,这些幻想借由身体内部的疼痛表现出来。

    所以抑郁位置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已经被损害的内在客体。当好客体变得不再稳定时,好客体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有丧失的危险,这激起了婴儿极大的焦虑。克莱因认为,内在好客体稳定性,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让我们可以长大独立,面对和父母的分离。因为只有内在的好父母足够稳定,我们才感觉到自己获得的支持和保护是稳定的,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就有一种完全失去依靠的感觉。而有一些孩子非常依赖父母,只要一离开真实的父母,就感觉到非常的焦虑。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就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好父母不稳定,一旦分开,他们感觉到无法依靠内在的好父母,因此需要一直待在真实的父母身边,内摄更多的好父母进来。

    3

    并且,当无意识幻想中的内在好客体变得不稳定时,还会激发想要修复被毁坏的客体的冲动,同时产生修复的行为。

    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案例同样是来自克莱因的病人,这个病人在攻击了内在的父母之后,出现了各种担心和懊悔的感觉,以及想要照顾父母的行为。克莱因通过分析这个病人的梦,认为这位病人在潜意识幻想中对父母进行了攻击,很快在病人的梦里又呈现出,他担心自己的父母受到了伤害,对自己的父母感到抱歉,所以我们之后看到这个病人试图为父母保暖,保护他的父亲等等。幸运的是,他外在真实的父母是比较健康的,当他与真实的父母接触时,比较容易感觉到父母修复好了,没有完全被幻想中的攻击摧毁。随着持续保持跟父母的互动,他能够逐渐内化更稳定的父母。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如果个体感觉到自己伤害了内在客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作者提到,当内疚和对客体的担心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时,拥有一个足够安全的好客体是很重要的,不然就会被这些感觉所淹没。这个时候,婴儿需要感觉到,外面有一个真实的妈妈就在那里,帮助他去区分幻想和现实,意识到现实里这个妈妈并没有被毁掉。与真实的好妈妈互动的经验,可以加强内在好客体的感觉,当他感觉到内在拥有一个足够安全的好客体时,就有勇气去面对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因为此时他确定自己能够修复这个伤害。

    只有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修复能力,相信爱能够在破坏性中存活下来时,才能将爱与恨整合成更丰富和复杂的关系,此时与他人建立的关系也更真实、持久。比如,有的人善的与恶的部分过于分明,所以他们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是全好的,还有一些朋友是全坏的,当他们的朋友令他们感到失望时,立刻就变得完全邪恶起来,并且觉得原来的朋友一直都是这么邪恶的,关系也因此破裂。他们的关系几乎经不起任何的怀疑,所以很难维持长久的友谊。

    克莱因的这个理论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心理学家强调,在孩子一岁之前,真实的妈妈持续在场,对婴儿来说这么重要?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婴儿的内在好客体还不稳定,婴儿会恐惧这个好客体,被自己的攻击摧毁了。如果外在世界的养育者是剥夺的、忽略的,无法为婴儿提供满足的,那么在婴儿的幻想里,好客体就真的完全被毁掉了,无法复原了。这可能会让婴儿有一种绝望的、匮乏的感觉,或者持续有一种充满内疚的感觉,觉得自己坏透了。这些感觉持续存在,最终会影响婴儿人格的发展,所以能否成功的修复好客体非常重要!

    4

    不幸的是,有一些婴儿就在发展中,遇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况。那么,当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又应该怎么办呢?可以有哪些办法来应对这种情况呢?

    我们说了,当婴儿无法感觉到好客体的存在,会认为自己的破坏性完全摧毁了好客体,此时,痛苦、内疚、担心的感觉变得非常的强烈,难以忍受。这个时候婴儿会动用一些防御方式,来让自己在意识层面不用体验到这些感觉,以此获得一种暂时的保护。就像当某些事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好让自己不用一直停留在那些痛苦的感觉里,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暂时性的安慰。

    那么其中一个防御方式是退回到偏执的状态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人转向继续对他人的指责,并且相信此时自己攻击的是一个坏客体,这样就不会对自己的攻击性充满了内疚。这个时候,客体不再被体验为完整的客体(有好有坏),而被体验为完全是坏的。那么,就会在幻想中偏执地认为,在另外一个遥远的地方,一定有个不会引起痛苦的好客体,它还没有摧毁,它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保护和满足。

    另外一种方式是进入到躁狂的防御中。这种情形是把客体看得一点都不重要,完全不在乎对方。我想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现象。比如分手,这等同失去一个我们所爱的人,我们可能会有非常多懊悔内疚的感觉。同时因为他的离去,我们也会对他产生的愤怒。而愤怒的感觉可能又会加重自己的内疚感,更加觉得自己破坏了关系。这种感觉来回反复,人就会变得非常痛苦。

    这时,有的人会开始在心里贬低对方,继而把对方看成一个完全不重要的人,因为如果完全不需要这个客体,那么被毁掉也就无所谓了。同时想象反正还有许多别的客体可以替换,这段关系毁掉了,随时也可以再找到另一段,所以这个客体变得可有可无。这样的幻想可以让人获得暂时的安慰,觉得自己能够控制住许多客体,或者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控制一个客体来满足自己。但事实是,每一个完整客体,都是无法被取代的,正如你和妈妈的关系,不可能等同于和爸爸的关系一样。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克莱因的假设里,婴儿的无意识幻想中发生着很多故事,处在抑郁位置时,婴儿有一定的整合能力,能够发现自己爱和恨的对象都是同一个客体。婴儿担心自己带着憎恨的攻击,摧毁了好客体,对客体产生了非常多内疚、懊悔、担心的感觉,也由此激发出,想要修复这个好客体的冲动和行为。如果这个时候,真实的外部客体持续的存在,并提供满足,这能够让婴儿感觉到,好客体并没有被毁掉,从而区分幻想和现实,继续加强对好客体的内化。而这个过程,会让婴儿感觉到好客体成功的被修复了,他的内在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好客体,最终获得一种安全、幸福的体验。克莱因认为,心理健康不是一定要达到和维持住这个心智状态,而是不断的失去和重新获得这个状态。

    最后的思考是:你是否经历过对同一个客体又爱又恨的感觉呢?最后你和那个人的关系又发展得如何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克莱因理论 03 抑郁位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lx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