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想】
“第三法”的操作方法。
【本章思路】
六个步骤和实施中会碰到的问题。
【正文摘要】
一、准备阶段。
1、首先要清楚明白、简单扼要地告诉孩子,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要确保孩子愿意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2、要非常明确的告诉孩子,你希望运用第三法和他一起共同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纳的解决方案,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不存在强迫谁。
3、第一步需要和孩子达成共识的是开始的时间。选择一个孩子不忙的时间,或者征询孩子意见安排个时间开始。这样就不会因为干扰孩子的事情遭到抗拒。
二、实施“没有输家”的六个步骤。
1、确认并界定冲突。这个是关键,冲突点找不对后面会走偏。
①、我们要学会区分什么是你的需求,什么是解决方案。你要告诉孩子的是你的需求,而不是让孩子感到你已经制定好了方案。
比如“我需要一辆新车”。这个是需求还是解决方案?
这个是解决方案。因为你碰到了问题才会有买车这个方案,解决问题是你的需求。你要用新车来解决你的问题,所以买车是你解决问题的方案。
搞清楚这个很重要,因为当你给别人讲你的问题时,别人一般都乐意帮你。当你给别人讲你已经想好的方案时,别人没有参与机会,没有体现价值的机会,一般不会被重视。
而当你给孩子讲方案时,孩子会感受到你即将要说服他,或者他存在问题,会激起反抗。
②、用“我-信息”方法明确告知孩子你的感受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坦承。
大量使用积极倾听,明确了解孩子的需求。
清楚的阐述冲突,以便让双方能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
2、找出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①、先试着听取孩子的解决方案——然后你可以在稍后提供你的方案。(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无法自己想出解决方案)
②、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方案不要批评、评价和贬低。
③、不要用任何方式表示哪一个解决方案是你无法接受的。
④、在运用“没有输家”方法解决多个孩子问题时,很有必要鼓励每个孩子都能提供方案。
⑤、不断鼓励孩子提供备选方案,直到他们确实没有更多建议了。
3、评估这些解决方案。双方真诚的讲出自己对方案的感受,排除单方和双方无法接受的,把范围缩小到一两个。
解释:这个阶段的关键是,父母和孩子必须要坦承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那个方案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我觉得那个方案对我不公平。以保证某一方不受委屈,特别是孩子。
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①、试探性问孩子对最终确定的方案满意吗?
②、不要把最终的决定看成是最终不变的方案。告诉孩子,可以先试着实施,看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③、如果这个方案涉及很多要点,最好把它们写下来,这样不会忘记。
④、一定要让所有人明白,双方都同意执行这个决定。
5、执行解决方案。
双方明确方案,遵守该方案要求,开始执行。
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所有用“没有输家”方法得到的最终决策,并不见得都是最好的决定。因为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有必要一段时间后双方进行评估,以确保方案继续有效进行。
因为孩子常常会承诺执行,但是后来却觉得难以执行。又或者,父母可能发现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有人消极对待该方案,会使效果减弱甚至难以执行。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双方需要坦承地反馈自己的感受。这就需要追踪评估。
并非所有冲突都要按这6个步骤来解决,有时刚提出一个方案问题就解决了。因为误会说清楚了。
三、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1、积极倾听孩子,深度了解孩子。
2、用“我-信息”坦承表达,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了解你。
3、第一次使用时尽量挑选长期的冲突,避免处理紧急、激烈的冲突。
一开始先让孩子提出问题,先让孩子获益。以免孩子误以为“第三法”是家长用来满足自己的新手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要使用投票,因为第三法要寻找的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5、不要被电话或别人打断交谈,对复杂问题要做好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