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人之初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作者: 大漠郎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08:53 被阅读37次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致逝去的童年》

    我想在有生之年,趁我的思想没被岁月的流逝带走的时候,把我记忆里残存的人生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应该是这些记忆的样子构成了我的人生,我的路程。 在家与工作地点的往返之间我有了些许的时间将这些无比珍贵、稀有可贵的记忆能点点滴滴的记录下来,这是80后的记忆,这是我的记忆。我想用笔清楚地画出这片伴我成长的果园,怎料画画的功夫不怎么样,只得作罢。

    现在的每天都忙碌的好似地面爬行的蚂蚁,只顾着忙碌的生活,用心在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却忘记了最初的自己。愿这些琐碎的语言能唤起80后的我们心中那些最真、最诚、最美的东西,回头看看最初的自己,可以找回一些我们的东西,可以说声“我还在,还是当初的我!”

    另,此文表达我对童年小伙伴们的怀念,希望你们的幸福快乐!兄弟姐妹们,怀念啊!

    注:文字插图非均为实物图片,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真实的一切!

《记忆里的那片果园》

    我198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少不更事的我却清楚的记得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记得那时候我家还承包着生产队的果园,里面有苹果,梨子,杏子各种水果,还有很多鸟儿,不管春夏秋冬,这里似乎都是最好玩的地方,夏天里果树成荫,杏子熟了,成群的蜜蜂,还有各类虫子,秋天是爷爷、父亲上树收获果实的时节,我和弟弟像孙悟空进了蟠桃园,想吃那个吃那个,冬天里父亲会带我们去捕鸟,记忆里吃了很多麻雀,美味啊。

    我还记得那果园里很多果树的位置,它们身上留下了我攀爬的印记和最初对“越是在高处难摘的水果越大越甜”这句话的理解。那时候似乎无所畏惧,爬到树梢也轻而易举。每年秋天一放周末我们都会叫小伙伴们帮忙摘水果,我们能爬到很高的枝头,看着满园的果子又开心又发愁摘不完,呵呵,那些情景依然萦绕在脑海里。

    那时我们家总有很多水果吃,我想那时候其他的孩子们应该很羡慕我和弟弟吧,我们每天早上一从炕上爬起来,都会有父亲为我们削苹果吃,现在身体能这么健壮,我想和父母小时候的关爱是分不开的。那土墙围起的果园应该是我最小最深处的记忆,包含了太多儿时的记忆,不知何时,那片果园被生产队铲除了,改作他用,时隔十多年,但我却依然记忆犹新。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小学之冬季取暖》

    还记得刚上学时候是什么样子了,到我还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坐在大教室里的情境,旧旧的长条桌,长条椅,好多年的黑墨水刷的黑板,一切都那么陈旧,冬天的时候最难熬,取暖靠当时的老师用农村盖房用的土块(土块:样子很像古代的城门砖,但是是用泥土和麦草做的,没有烧制。)在教室当中垒起一个火炉,在里面堆上自制的煤块,那时候煤炭是买不起的,蜂窝煤也没被发明出来,只有老百姓发明的土煤块(土煤块:用煤灰,煤渣和土混合加水做成现在的瓷砖样子,再晾晒干即可),煤块好像很耐用,但是发热量不好。教室中间的土炉子堆满土煤块,火苗很旺,但教室很大,土煤块耐烧但不热,教室和外面气温差不多,一下课小伙伴们就围在土炉子旁边取暖嬉戏,这炉子只要在下课都是男孩子的地盘,女孩子们取暖的方式就是挤胳膊(挤胳膊:一排人靠墙跟站好,分成两组使劲往中间挤,在大家用力挤的时候好像身体已经慢慢发热了,这是人民群众发明的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后来为了增加趣味性,增加了环节,里面的人被挤出去就得跑到队尾去重新排,因为被挤在中间是最热的)。炉子范围毕竟是有限的,被大块头的男同学霸占时间最多,后来大部分男同学也加入了挤胳膊的行列,好几个年头的冬天好像都是这么过的。那时候炉子生火都是每个孩子一天,我们都还不会生火,只能由每家的父母帮孩子到学校生火,天不亮就披星戴月去学校生火,等上课的时候炉子已经热了。一年级的时候我坐在第一排,不知何时我开始坐在了第四排或者第五排,土炉子离我很近了,暖和多了。

注:图片暂未找到合适,后补

《游戏童年》

    那时候我们好像都不怕冷一样,冬天男生们的手冻得开口子,但是各种娱乐形式从来不断,那个时代虽然没有手机,没有网游,没有遥控赛车,几乎没有电子玩具,但孩子们总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各种玩具来,我记得有烟盒折的三角,方块,铁丝弄的火药枪,木板和橡皮筋搞的帆船,电池头做的牛车,纸做的手枪,弹弓,玻璃球等等的自制玩具,小伙伴们玩的可开心了,还有跳房子、跳远摸人、跳皮筋、抓石子、跳马、丢石子、马赛克、门板上的乒乓球,好多的简单游戏,我记得那时候学校里有个秋千,但是我们都能荡到最高,一点不怕,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怕。秋千当时是学校提供的唯一的体育器材,好像一直没闲过。冬天里我们团雪球,打方块,弹弹珠,抗架架,夏天里打乒乓球,打战,抓石子,跳皮筋,玩水,打澡儿。

    那时很少有小学有有乒乓球桌,因为那时候水泥和砖头很少而且贵,我们也没有,中午放学吃完饭小伙伴们就一个叫一个组成一伙,谁家有门板就去谁家,支起来当个乒乓球桌,拿几块土块或者砖当球网,拿两只掉了皮的旧的不能再旧的球拍(新的那会真的是买不起的)在烈日炎炎下玩的汗流浃背,打的快上课的时候才一群人从某个小伙伴家的院子里向学校疯跑(天龙家的后院好像去的很多)。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培养出了我们村那时候唯一一届的春节体育活动比赛的乒乓球冠军,没错就,就是我啦。

    我们没有像样的玩具,却用这些像玩具而商店里买不到的小玩意儿度过了让我们的童年充实而有趣。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我的父母》

    在童年里,父亲,是对我一生影响最重要的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憨厚,实在,真诚,热心,善良,负责,能吃苦,这些词是他真实的写照,用这些词来给形容父亲当之无愧。父亲做了能做的一切使我们的生活能过的越来越好,事实上父亲做到了,在村子里我觉得我们家最好,母亲的持家能力和裁缝水平一流,家里井井有条,干净整齐,父亲勤俭节约,勤劳能干,用他们的双手保障了我们充足的衣食住行。那是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但我们每年春节都能买一套新衣服,平时每周还有零花钱,不多三五角,一两分,但在那时候却能买好多我们爱吃爱玩的东西,冰棍,小虎队方便面,金哥瓜子,唐僧肉,豆豆糖等等这些都是那个年代我们最爱吃的,即便现在被定义为垃圾食品,但那个年代好像只有这些,而且是最好的零食,我记得我和弟弟买的最多的就是学习用的自动铅笔,五颜六色的橡皮,还有各种造型的塑料卡通人物造型。父亲给我们买过好多画册,那个年代这算是奢侈品了,能够拥有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向我们借着看,后来不知何故那些画册和小人书都找不见了。记不得那是什么时间的事了,爷爷和父亲同时住进了了医院,爷爷整个胃都被切除了,父亲好像是腿上得了骨质增生,很严重做了手术,花了不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病都好了。爷爷肚子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伤疤,后来一听到做手术我就觉得会在肚子上割长口子,很吓人。

    小的时候没少挨父亲打,我也犯了不少犯错,记得在五岁左右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把金色的化学材质小手枪,扣板机会“叭叭”找个那种,我拿到之后跑去放自行车的屋子里用锤子几下砸开了新买的玩具枪,听到砸枪声音的母亲赶来已经晚了,后来被父亲一顿打,我当时只想打开看看里面装了什么装置枪会响。还记得父亲当时在黄羊镇育种所上班,就是专门育养小鸡的地方,父亲总会带回来很多毛蛋,我们吃了很多未能破壳而出的小鸡,用炉火烤熟了吃起来很香,肉质很嫩。那个年代这算是很好的肉哦,很多人是吃不到的。

    我记得1996年好像国家的土地政策变了,农村除了有自家的自留地,还可以集资开垦荒地,需要打井取出灌溉水源,打一口井好像要十万元,村上以各生产小队为单位,集资入股打井垦荒,当时入全股要1万元,半股5000元,全股的人垦荒出来的地要比半股多一半,父亲东拼西凑集齐了5000元入了半股,所以才有了现在我们的那些土地,当时好多人因为没钱没有参股。那时候5000元不少啊,万元户就更少了,人民币值钱,还了几年才把欠账还请。我记得那是在1996年,当井打通,地下水从钢管里涌出来的时候,队上的人很兴奋,从大老远把井水带回家里来让家里人尝尝这甘甜的地下水,尝着尝着,日子开始红火起来了。

    又过了两年我们家有了四轮拖拉机,型号是东方红125,一万多块钱啊,一直用到现在,在父亲的细心保养下现在还有六七成新。当时觉得开拖拉机可神气了,我也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开拖开机。

    那时候国家还有要求农民每年根据耕地的多少向国家上缴粮食,我们叫“上粮”,每年冬天父亲都会拉粮食去上缴,后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也不用上粮了以后,好像农民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我们家的日子也慢慢好了。直到2009年我大学毕业后家里才修了漂亮的四合院。在记忆里,父母很少吵架,家里一直都温暖和睦,我感到很幸福。

    不管生活好坏,父母亲都是那么勤劳善良,一直没变,家里好像也有干不完的家务,父母总是闲不下来,干活似乎成了他们的习惯,也许更是为了让我们能过得更好,能娶到媳妇。

    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的今天,有了今天的我。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老房子》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房子翻修了一部分,因为当时家里一部分老土坯房在修炼的时候没有好的椽子和建筑材料,在经过了十几年的风吹雨淋之后一到雨天连绵的时候房子里就会漏雨,翻修之后我们家里也有了一部分砖房,还修了一个像样的大门。那时候农村里基本都是土坯房,所以有几间砖房已经很不错了。我记得当时邻居亲戚朋友都过来帮忙盖房子,可热闹了,盖房子的第一天我还隐约记得中午吃了粉条洋芋炖肉,很香很香。那时候村里盖房都不要工钱,就像当时我们课本上写的那样“一家盖房,家家帮忙”,但房子盖好后父母亲还是给帮忙的人力所能及的给钱给物。后来还请村里的木匠做了一批木质家具,橘红的油漆刷出来后真好看,既美观又实用。做家具的时候,有一天夜里堆在房子里外面的做家具被刨子推出来的一大堆木屑着火了,而我就睡在靠着这木屑的屋子里,我和火堆就隔了一堵墙。幸好父母及时发现叫醒了我和弟弟,扑灭了火,否则也许那些土坯房就被烧了,可能还会危机我们的生命,好在没造成太大损失。       

    老房子里就下了我太多快乐的时光,里面的黑白电视更是为我快乐的童年增添了很多幸福。记得最美的事情就是冬天里外面下着雪,我们在屋子里吃着饺子看着动画片,记得有一年冬天不知犯了什么错被父亲打了,被罚站在飘雪的院子里,当时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舒克和贝塔》,每天下午五点二十分大风车和动画城会准时开播,五点钟一放学我们就背着书包向家里疯跑,当时看的经典动画片可多了,《小蜜蜂找妈妈》《海尔兄弟》《快乐家家车》《海洋之子》,《海尔兄弟》,恐龙集赛号,高飞的故事,101斑点狗,阿拉丁,小熊维尼,大草原上的小老鼠,西游记,三个火枪手,邋遢大王,花仙子,九色鹿,天书奇谈,蓝皮鼠和大脸猫,变形金刚,天马流星拳,丁丁历险记,七龙珠,黑猫警长,四驱兄弟,足球小子等等,好多好多,就下了很深的影响。当时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足球小子,这动画片真正看了大半年才看完,情节还很紧张,很好看,是男生们每天到校交流的热点。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动画片拍的真纯粹,总结一下,基本上都是惩恶扬善,忠孝节义,互助互爱,教人向善的,很美好。我们从中学会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懂得了饭熟了爷爷先吃,父母先吃的道理。现在的动画片却趋向于搞笑,潮流,甚至有感情纠纷的,童真的东西少了很多,而且人物造型也怪模怪样,少了很多教育和传承美好的东西,也许是时代不一样了吧,其实也是社会变了的缘故。   

    那时候我们的院子还不小,院子里完全可以搞一个羽毛球场,每天吃完饭闲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打打羽毛球,不过经常把球打到房顶上,一上去我们就得爬屋顶去取,一家人真开心。现在想起来,我的羽毛球技术也不赖,基本都是那会练的。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些土坯房的模样,甚至记得房间里摆着的东西,九五年书房里买的一个座钟用到现在了,整整20年了,还在用。书房里的桌子,黑白电视,方桌,柜子,炉子,塑料小松树,蓝色的闹钟,凳子,睡房里的衣柜,缝纫机,相框里父母的结婚照,我和弟弟的照片,父母和我们一起的照片,爷爷和他子女们的合影。对了,还有现在依然记得那饭菜味的厨房,牛圈,猪圈,羊圈,那条大狗,这一切伴我成长,写着我记忆的东西在现在对于我是何等的珍贵和重要。如果可以,我可以把这二十几年前的家里的东西复原。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村里的池塘》       

    上面说到打井,打井让农民吃上了干净的水。之前都是吃水渠里下来的灌溉水,家家户户都有个水窖,到灌溉庄稼的时候修的水渠里才有水(西北缺水,庄稼灌溉时渠里才有祁连山水库里留下来的冰雪融水),河里面水一下来,家家户户就往家里水窖里运水,贮存生活用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农村的饮用水卫生程度真的很差。我记得我们最早的饮用水都是取村上唯一一个取水点—池塘。现在叫池塘,我们那时候叫涝坝,其实就是一个储水用的大坑,这个池塘在当时对全村的用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村的家庭用水和牲畜饮水都是取自这里,河里面取水是后来的事情了。谁家没水了就挑着水桶到池塘取水,每天中午下午我们都会赶着牛啊,羊啊来这里饮水,大家共饮一塘水,农村和谐依然。     

    每次农田灌溉的时候也会把池塘给放满水,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是喝这里的水,在现在看来微生物超严重超标,根本不能饮用,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每个地方都一样,饮过这样的水。现在想起来,肯定不敢喝了,因为里面都有肉眼看得见的很小很小的小生物。除了这些小生物,因为池塘几乎多年不干,池塘里还有鱼,青蛙,蝌蚪,蜻蜓,蟹子等水生生物及池塘引来的水鸟,池塘周边种了白杨树,柳树围绕着她,是个快乐的大家庭。     

    池塘就在我们小学门口,中间隔一条村子东西贯通的土路,是我们平时和上体育课最爱的地方,但是大人们和老师都不让到那儿玩,怕我们掉进去,可是一有机会我们就偷偷去玩,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发生过事故。     

    池塘里面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是小伙伴们当年最大的游乐场,池塘如我们最好的朋友伴我们度过了小学的每个春鞋秋冬。夏天里,每逢周末都会带着自制的鱼竿偷偷跑到池塘钓鱼,因为池塘很大很深,父母怕我们掉进去都不让去,平时上学我们每到中午放学就匆匆跑回家吃完饭就溜到池塘抓蝌蚪,抓蜻蜓,抓蟹子,打蛤蟆。一中午爬池塘玩,直到学校上课。玩泥巴玩水的乐园。冬天里池塘池塘一结冰,就成了我们的滑冰场。父亲还给我们做过滑冰板,结冰了,下雪了就玩这些。打土牛,我们自己搞的玩具,在冰上打了有几年。对了,还有池塘边的大柳树,应该长了几十年了,我们小时候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起来,那时候我觉得罗大佑的《童年》就是为我们唱的,歌词就是按我们学校写的,歌里面的内容在我们学校都有。后来好像是上高中时候池塘被填了,大柳树被砍的时候村上的老人都不同意,说这是神树,不能砍。后来还是砍了,池塘也填了,我初次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有点难过,从那时起,我觉得我的童年随着大柳树的消失没了,心里失落了好久。     

    小伙伴们,你们还可曾记得我们的涝坝,我们的大柳树和被我们打死的那些蛤蟆,逮着的蜻蜓,钓起的鱼儿,我经常会回去这片记忆里躺一躺,休息一下,可是每次都是泪眼朦胧,无比怀念。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我的小学老师》     

    在多年的时光流逝之后,我记忆那些小学老师有很多已经叫不出他们的全名,我记得有徐作财,张录寿,赵多年,姚志洪,李校长,张浩山夫妇,中腰的赵老师,赵可竹等等。     

    徐作财,是我印象里的第一位老师,教我们学拼音,识字,和蔼可亲,瘦瘦高高的个子,洪亮的嗓音教会了我们最初的拼音和汉字。       

    张录寿老师是当时新调来的年轻老师,小风头,瘦瘦的,喜欢把自己的小玩意拿出来让我们看,影响最深的就是他钥匙上吊着个炮的模型吊饰,很精致和真的一样,男同学都好奇的围着看。还有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我们被乘法口诀,背不会的就拿竹条打手掌,当时是在冬天,把我们班一个叫赵青燕的女生手都给打破了,当时有好多小伙伴都挨过他的打,我也挨过,那棍子打在冬天里冻得发僵的手上,又疼又木啊。也许只是为了让大家好好学习吧。不知何故,张老师没待多久调走了。     

    赵多年老师,在我们三四年级的时候,国家要解聘民办教师,这意味着有一大批民办教师要下岗,我记得当时祖国各地民办老师和政府这一政策冲突比较大,年龄大一点的民教都下岗了,我们小学也一样,几位老师在不经意间离开了学校。赵老师也是被退的民教中的一位,因为不愿就这样离开学校,赵老师最终饮药去世了,学校组织我们去吊唁了这位慈爱的语文老师。在当时,国家这样的政策下听到过很多这样令人心痛的事。     

    张浩山夫妇,张老师一调过来的时候,就是和妻子一起过来的。他们都是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两位老师都是当时我们喜欢的老师,心地善良,不打人,都爱上他们的课。夫妇二人在我们学校教了两年后听说调回离他们家较近的小学去了。     

    赵可竹,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记忆里,他只在我们小学待了一学期。但这一学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方式就如同暴政,不学习,按要求完不成作业就是打啊。现在想起来,一上他的课,大家都浑身发抖啊。铃声一响,端个腐败的白瓷茶杯,拿个教鞭(木棍)就来了,教室一片安静。我记得当时我们的同学达永全挨的打最多了,直接被撩起衣服后背上打啊,打的达永全又跳又叫的,当时的班长李春花同学也没少揍他啊。现在想起来又愤慨又觉得好笑。对了,这老师在那年的“六一儿童节”上找了我们五个同学表演了一个节目,节目名字叫手工比赛,就是让我们五个站台上脱衣服比赛,脱得剩下个小裤衩了再穿好。最后因为我过于规矩,成了最后一名,演完还发了个大的作文本。我们的脱衣比赛也成了村上那届六一儿童节最搞笑的节目。       

    李校长,六年级的时候教我们数学,大风头,高大的体格,上课叼个自己卷的大烟棒,吧嗒吧嗒抽不停。呵呵,这是唯一的影响了。       

    姚志洪,我们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慈善而且严厉,但是我们都很喜欢姚老师。我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小伙伴被选去参加学区的语文竞赛,每次参加完回来,姚老师都会问我们比赛的情况,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的答题了,但是竞赛却没获过奖,有点辜负姚老师的厚望。       

    老师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在脑海里萦绕,过去了快二十年了,再没看到过他们。衷心的希望老师们现在一切安好。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农活》       

    很多年再没能感受到在庄稼地里大汗淋漓收庄稼的酣畅了,偶尔会冒出能回到庄稼地里汗流浃背的干一番农活的想法,就连那炎热的太阳都值得怀念。     

    小时候总是怕干农活,但是身在农村的孩子从小都是干农活的能手。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没错,小小年纪,割麦子,喂牲口,做饭,打场,开农用车下地,收庄稼都不在话下。那时候一说干活就从心底不愿意,但是还是会努力的去干,我还记得当时心里的那种感觉。记得从五年级开始,每到暑假我们帮父母收家里的麦子。那时候收麦子农村还没有收割机,拿镰刀一把一把的把成熟的的小麦割成一捆一捆的麦捆,再用车子拉到打麦场上,用毛驴,骡子拉着石头滚子一圈一圈的碾麦子,大中午最热的时候也是打场时间最好的时候。那时候打麦场是生产队的,每家都要用,所以父亲带着草帽拉着牲口不停的碾麦子,中午不休息赶时间,汗滴滋润着饱满的麦粒,也滋养着我们一家。那时候,我和弟弟能做的就是中午给爷爷父亲送饭,送水,那烈日下打麦子的情景和父亲身上汗水的味道还感受的到。       

    每次麦子下来都是下午夕阳斜照,霞光铺满西边天,我们光着脚丫踩在平坦的打麦场上被麦粒搁脚的那种冰冰凉凉还带点疼的感觉清晰如初。       

    1995年家里买了一辆东方红125的四轮车,碾麦子用四轮车带碾子在麦场上跑,打麦子的速度快多了,四轮车还能带风扇,去除麦子的壳儿快,早早就能收完一打麦场的小麦。初中的时候,父亲也教我开四轮车打麦子,那场景现在依然清晰。再到后来,外地来了大型收割机,不用再打场了,麦子在地里就直接被收好拉回家了,我们也看到了现代化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和变革。         

    到国庆节时节放假,我们多希望待家里好好看看动画片,看看电视,可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忙碌紧张,只能帮父母到地里掰玉米。这是我认为最痛苦的事情,大太阳照在身上满身的汗,干扎的玉米叶子再刮在被汗浸湿的脸上,又疼又痒,在密集的玉米地里一个一个掰玉米,又热又渴,当时觉得这是最痛苦的工作了。现在想起来,比到现在累心伤身的工作上,那是多么简单的体力劳动啊。但秋收的忙碌还是会带走其他多余的思绪。         

    收完自己家的玉米,我们和小伙伴们就跟着村里的大人们骑着自行车到农场去掰玉米,摘红花,摘金盏花挣钱。中午带着母亲炒好的洋芋菜,茄子,还有馍馍。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香。         

    为了能多挣点钱,中午大家吃完饭就又顶着大太阳干活了,我们也就跟着大人们继续。似乎人多了干活,时间过得很快,那时候没有mp3,手机这些可以用来用来边工作边听音乐消遣的设备,专心干活,很快就夕阳西下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骑着自行车回家吃饭休息,第二天大清早起来继续赶路,去干活挣钱。这样的暑期生活和假期记不清过了多久,没再继续。               

    自从上了高中,基本上就没机会再帮父母干活了,每周回家只是待着休息放松一天就回学校了。父母也舍不得让多干活,一看到我和弟弟干活又怕又累,总会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坐办公室就舒服了,就不会像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受这份苦了,一年到头来还挣不了几个钱。     

    一直以来都没能明白父母常说的话,终于在高三的某一天突然顿悟了,在高二时会考,理化生无情被挂,怕父母伤心没告诉他们,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值得别人理解的。我就怀疑我当时的智商咋那么低呢,连个理化生都能挂科,高三那年独自偷偷攒了补考费和车费去市里补考。补考安排在周末,没有在周五晚上回家,告诉父母有事情周天下午才能回去,糊里糊涂考了一天半考完回到家。当时是春天种玉米的时候,回到家父母已经下地了,妈妈做的饭放在炉子上温着,我端起饭盆大口吃饭的时候,想到辛苦劳作的父母,终于满心的愧疚无法压抑,一个人在家里大哭起来,我觉得我长这么大,那是我哭的最痛快的一次,从那以后我似乎突然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突然不再紧张老师课堂上的的提问,不再过分腼腆。       

    因为父母的疼爱,我们没干多少累活,比小伙伴们幸福很多,现在再想陪父母在地里干活,却因为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再去感受那份酣畅淋漓的累,只能怀念那份幸福的流汗的感觉。终于体会到珍惜拥有是多么的重要,错过了就只能怀念,感叹……             

    记忆里似乎对夏收和秋收是最难以忘怀的,也赋予了那个时代很多值得怀念的东西。  为了生活,我离开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但她教会了我做人,教会了我树高千尺不忘根,教会了我像白杨树一样,不管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依然昂首向上不改初衷的生长!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致已经逝去的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是童年时代我们每年都在盼望的节日,自己喜欢学习用品。每到六一,我们要演节目,扭秧歌,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除此我们在六一父母能给些零花钱买好多好吃头,方便面,金鸽瓜子,冰棍,冰袋,小玩具,唐僧肉等等,我当时记得最喜欢买各种各样漂亮形状,各种味道的橡皮擦,还有各种当时流行的自动铅笔,彩色的多头圆珠笔等等。呵呵,这些东西也就花两三块钱,但足够我们开心快乐很长一段时间了。       

    我们过六一都是统一的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如果父母有时间还会为我们做件蓝色的小马夹,再把干净平整漂亮的红领巾戴起来,穿起来既统一又精神。     

    也许那时我们听到看到的英雄故事,革命英雄的事迹比较多的缘故,学校还有严格的要求,我们很爱护红领巾,每天都会保持红领巾干净平整,折好后用曲别针别好,每早戴好去上学,很好看,和领带一样好看。现在的六一似乎大人们已顾不了太多孩子,学校也没有那时候重视这个美好的节日了,让六一儿童节变得忙碌而流程化。     

    我记得童年时我从来没被选上扭过秧歌,不是打旗,就是打鼓,抬鼓,走方阵,一阵没想通为什么不选我,虽然当时太腼腆,但是内心强烈的渴望和其他同学一起扭秧歌,毕竟抬鼓,打鼓没啥意思啊。在五年级的时候,被赵可柱老师搞了个手工比赛(脱掉衣服再穿上比谁快)的六一节目,因为当时太傻,穿的最整齐,但是最慢,但逗乐了前来看节目的家长们和所有小伙伴,最后给我发了两个大语文练习本,当时算不错的奖品了(一个要三角)!说到奖品,那时候最贵重的算是铅笔盒了,二三块钱一个,是我们都羡慕渴望得到的。       

    对了,当时盼着过六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每年过六一时候,六年级毕业的大哥哥姐姐们都会给低年级的小伙伴们赠送铅笔(一角一只),本子(2-3角,大本子3角,小的2角),在本子的扉页上写上祝福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的寄语。当时觉得好珍贵的礼物啊,呵呵,每年盼着学姐学哥们赠东西。

    终于有一年我们要小学毕业了,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了,当时的音乐老师张老师选我加入了当年最流行的《野人舞》的六一舞蹈演出,那也是我童年唯一跳过的一个舞蹈。那时候每天放学,周末大家都约在一起练习舞蹈,相互帮助,不断联系,多么美好的记忆啊。呵呵,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我们在学校花坛前摆姿势拍照的场景。现在想起来,有点傻,呵呵……   

    美好的童年被人生历程中疾驰而过的岁月列车瞬间带走,我们也从生命懵懂的孩子不觉间为人父母。现在每年六一都回去看看那些孩子,只觉得已经难懂他们的世界,不时老泪纵横,为自己遗失的童真感到难过。多想再想像孩子一样肆无忌惮,什么都不用想,不用考虑,随心所欲的玩乐。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完了就可以玩耍,看动画片。

    我想我还有机会,再过两年,我能努力放松身心,陪着儿子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学习,一起过六一。

    那段承载了我们梦想,初懂人生的岁月像我踟蹰学步的儿子一样,伸着小手期待着我常去拥抱他,拥抱这份最美的记忆。我似乎也放不下这教我成长的时光,在无意间情不自禁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汽车到站的通知会猛然间将我拉回现实,恍如隔世。瞬间需要保持微笑的面孔去面对生活,然心间却是疲惫万分。我愿常用童心看世界,换来片刻天真纯洁心。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在梦里,我总会回到小时候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回到我的村庄,回到我的童年,偶尔,也会因一首歌,一阵风,一阵乡土的气息泪流满面。

    唉……,罢了,我想在有生之年,再也不会有这儿时般清澈的生命与记忆。

    纪念我失去的童年。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大漠郎哥童年记

相关文章

  • 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致逝去的童年》 我想在有生之年,趁我的思想没被岁月的流逝带走的时候,把我记忆里残存的人生一点一滴记...

  • 即将忘却的记忆——致逝去的童年

    《致逝去的童年》 我想在有生之年,趁我的思想没被岁月的流逝带走的时候,把我记忆里残存的人生一点一滴记...

  • 致即将失去青春的我们-随笔感慨!

    ______致即将逝去青春的我们 2017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六一儿童节, 勾起了我们儿时记忆的画面。 可还记得: 那时是谁喊的起立, 那时是谁擦的黑板! 那时我们无忧无虑的笑...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什么时候我们还能一起好好玩耍?像小时候,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童年永远是这样,只有在我们长大后才显得弥足珍贵,只...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前的自己从未想过会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但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巧合,自己迈入了这一行业,去接触单...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01 今天早上刷朋友圈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小时候,年是爸爸买回来的肉,是妈妈为我买的新衣裳,是揣在兜里...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就如一首老歌,无论什么时候听起来,都那么的亲切,也那么的伤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逝去的童年——致我们即将忘却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oc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