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这个人
孩子开学四天了,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坦然面对中午回家这件事,开学前和孩子商量,天气炎热,妈妈这段时间也有点累,身体不太舒服,你先在学校吃午饭吧,半个月后中午再回家吃饭,这是开学前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孩子同意了。开学第一天孩子中午,晚上都在学校吃的。晚上回家,孩子大汗淋淋的给我说:
妈,明天我想回家吃饭,外面太热了,中午,晚上都在家吃。
啊,那,那好吧!我做什么菜呢?真不知道做什么菜!天太热不知道该吃什么!(没有拒绝孩子,只是表达我的真实想法,天热,不知道做什么吃)
吃什么都可以,妈,主要回家吃饭凉快些,学校太热了。(进一步确认学校吃饭的环境炎热)
也真的是天气太热了,好的,孩子那咱们就回家吃饭。(感受到孩子说的炎热,很肯定地同意他回家吃饭)
那我明天中午,晚上都回家吃呀!(孩子拍着手说的,孩子看着好开心)
嗯嗯。(微笑)
……
这是前几天孩子和我聊天的情况。想想这个过程中,我做到了什么呢,没有否定他,弱弱地同意,也试着感受孩子在校吃饭那种炎热、汗流浃背的感受,或许还有相信,相信孩子不是怕吃苦,相信孩子他辛苦学习几个小时,他真的累,真的需要一个舒服的吃饭环境,所以,所以我选择了同意,允许孩子回家吃饭。
再想想这个过程中孩子做到了什么呢,或许有尝试,有商量,有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孩子的希望,听到妈妈同意的声音,他的表情动作是那么轻松,那么愉快,那么开心。原来孩子这么容易满足。
那再想想是什么让孩子愿意和妈妈商量这件事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首先是这件事情我和孩子商量在前,暑假期间,我告诉他,天气炎热,自己不知道做什么饭,也不想做饭,希望等天气稍微凉快一点再做饭,他再回家吃饭。我当时是尊重他,相信他也会理解妈妈,相信他看到妈妈的辛苦,累,相信他看到妈妈对做饭这件事情暂时的不接纳,所以也就尝试着和孩子商量,沟通,得到了孩子的肯定回答。我的尝试,商量,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沟通,或许也传递给了孩子,所以,所以孩子开学后,自己尝试在学校吃饭,确实好热,确实吃饭前后是汗流浃背,所以,他也尝试和妈妈商量,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沟通,所以就有开始的对话。这好像是一个良性循环,我的尝试,尊重,商量,真实感受表达,到孩子的尝试,尊重,商量,真实感受表达,形成了一个闭循环,或许我教会他怎么和妈妈沟通,怎么商量,怎么提出来自己的要求,所以这个循环过程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尊重,所以我们的选择答案都是肯定的,所以我们都很舒服,都是稳稳的。
再想想,这些尊重,尝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商量,相信,感受孩子的感受,或许这也是关注人,这个过程中我关注的是孩子这个人,是发自内心的关注他的感受,好像这种关注孩子感受到了,所以他回应妈妈的也是温暖的,尝试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所以建立了我们母子的良性互动。有效继续,无效改变,这种良性的互动已经建立,接下来继续关注孩子这个人,而不是他的问题或者困惑,让他感受到妈妈对他这个人的关注,相信他自己会迸发更多的力量,相信他会更明确自己的目标。
感谢自己学习了焦点,悟出来关注人的重要性,关注人是他迸发力量的开始或者源泉,接下来继续我的焦点学习,相信实践是我成长的阶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