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吼声,虽然看了《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但情绪来了,怎么也控制不住,心里明明知道这样地暴怒只会打击孩子的自尊水平,但此时此刻完全失控了,看着儿子惊恐委屈的表情,心里的一丝丝理智使出书中教的一招,先远离现场,告诉孩子我很生气,先去冷静一下。脑子里一旦想着儿子的行为就觉得自己的付出白费了,只得转移思维,“想想为什么会生气?作为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我到底是为这件事生气还是为自己想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而生气?”这样才好过了一点。
事情很简单,因为孩子四年级了,很多字还不会写,所以要求他每天抄一页书,结果是平时把字用最细的笔把字写得不用放大镜都看不清的情况一下子变成了字奇大无比,字里行间还要加空格,中间还夹杂着为数不少的错别字,别提有多让人崩溃了。当看着原设想的效果和现实差了十万八千里,再加上眼睛都快贴到纸上的写字姿势,想着一个高度近视又不识字的未来,抓起本子就扔了出去,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冷静过后一想,我是为什么愤怒呢?是因为孩子写字难看还是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达到而生气呢?是因为觉得孩子失败还是自己失败而生气呢?是因为浪费了孩子时间还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生气呢?答案显而易见,我的愤怒更多的来自于自己的挫败感,产生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的自我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还会叠加生活和工作上的不如意,觉得都这样了你还不能让我省心,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另一方面,在亲子关系中孩子相对还是弱势一方,人往往会向弱势的一方宣泄情绪,何况还有子不教父之过的大义,孩子不好好学习往往就成为了情绪爆发的触发器。
再想想儿子让我生气的是没好好写,而不是不写,换句话说就是他不愿写但迫于父母的压力而写。不愿做的事谁也做不好,乱写偷懒也是人性弱点的体现,问题的本质是他没认识到让他抄书的目的,或者说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只有明白了学习的意义才能去克服学习的困难,才能感受到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快乐。想到这里,反问一下自己,用英语为例,我知道学了有用,但能坚持多久呢?自己都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何况孩子。
电影台词说得好,一生中谁都是第一次做父亲,第一次做孩子,所以不会很正常,原谅自己也原谅孩子,一起去感受这场人生的旅行,把时间拉长,或许当下的火冒三丈是多么的无足轻重,又充满戏剧性。写下来或许就记了下来,不写估计很快就忘记了。
文字真是件充满理性的东西,把整件事一写就明白了一些道理,如果生气时不能用言语表达,只能文字书写,把发怒的难度提高,人可能就不会选择发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