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欣读
《道德经》圣凡有别

《道德经》圣凡有别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8:43 被阅读0次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若在一个永远向前推进的时空,我该如何以自处呢?众人汲汲于名利,有所收获就沾沾自喜,似是享用了太牢那样的祭品,似是陪伴帝王登上了春台观看景致。这些愚蠢的人们啊,尽管时时在遭受剥削和压迫,反而醉生梦死,不知何为幸福,何为自由。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追逐身外之名利,而我独守内心的平静。混沌如初生婴儿般天真质朴。遨游于太虚之境,像是找不到归宿。儽儽,在道境中飘浮不定的感觉。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众人都欢乐有余,只有我像是被世人遗忘,独自享受心灵的宁静。世上的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像是被世界所遗忘。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看上去是多么昏昧呀,不忘和“道”混为一体,不敢有一点私心杂念。人生,快乐之中也许暗藏隐忧。所以,我不同于众人,如一潭清水,保持平常心境。

老子所谓的愚人,是一种与世俗之人不同的至高之人,淳朴、自然,看似敦朴木讷,实则洞悉世事、通达人情,对人生的理解远远高于一般人,所以这是大智若愚的“愚”,是智者返朴归真的“愚”。这是老子理想中的人格。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昭昭,高明的样子。世人都以为自己明白一切,只有我以昏昧处世,不计得失,因此被看成傻子。“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大家对任何事都精打细算,我却混混沌沌,少私寡欲,好像什么都不在乎。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圣凡有别

    圣凡有别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唯诺诺和大声呵斥,相差能有多少呢?“唯”是应诺之声,“阿”是被大声呵斥。 “善...

  • 《道德经》圣凡有别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若在一个永远向前推进的时空,我该如何以自处呢?众人汲汲于名利,有所收获就沾沾自喜...

  • 欲之有别 【原文】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为狂。(清.金缨《格言联璧》)【大意】没有欲望的是圣人...

  • 《心灯录》凡情易遣圣解难移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大道只贵仍旧。凡情固非,圣解亦非,世人莫不重圣解而轻凡情。然凡情易遣,圣解难...

  • 人这一生,一定要学习的经典著作易经  道德经  黄帝内经 传习录

    人这一生,一定要学习的经典著作 易经 道德经 黄帝内经 传习录 论语 大学之道 了凡四训 金刚经 心经 用心学习圣...

  • 《心灯录》凡情圣解一切皆空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吾人常住真心,于本来时,并无凡情,亦无圣解。后来攀缘凡情者为凡众,攀缘圣解者为...

  • 《道德经》20章

    修道之人要内心淡泊,做到“如婴儿之未孩”圣凡之分,在于行道的功夫。在老子的心目中,圣凡是一同的,叫做圣凡同。怎么理...

  • 18章 圣凡有别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唯”和“阿”,都是表示应答的词语...

  • 脱凡入圣

    明朝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这样写道:“放得下功名富贵,便可脱凡;放得下道德仁义,才可入圣。”这句话曾经困...

  • 2018-08-02

    致良知-立志篇心得 凡立志为贤则贤矣,凡立志为圣则圣矣,立志是多么重要,结合工作生活,树立目标,坚定脚步,跟着汇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圣凡有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sk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