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是否忽略了孩子平时的一些表现:
孩子在家能够谈笑风生,侃侃而谈,一到课堂上或遇上人多的场合就胆怯,不敢表现或总是表达失误;
孩子平时回答问题或表述时词不达意,吞吞吐吐,缺失逻辑,章法混乱;
孩子在与人沟通时会出现认知失误、理解错位的现象,导致误会产生;
孩子从来不社交或社交能力不足,不愿意参与群体活动,跟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僵硬;
孩子平时从不主动参加班级评先活动,也不肯争先,优柔寡断,责任感不强,缺少担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42b6280364c17fec.jpeg)
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认为,以上问题是孩子表现力、理解力、思辨力、社交力、领导力五种能力缺失的表现,这五种能力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促进、联动,形成了儿童的核心竞争力,这五力也正是一个成人在幼年时代就需重点培养的综合能力。
童说家五力模型阐释
儿童演说核心素养:表现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400884feff341014.jpeg)
2018-2019年度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联合入驻校区进行专项调研,通过抽样统计数据发现,来自童说家小主播活动课堂100位家长的问卷中,高达99%的家长反馈:孩子自信心得以增强。
另一项来自入驻校方的校本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师评、自评、家长评等综合考量和课堂评价,97%的孩子在表现力方面的成绩和自信指数远胜于未参与小主播课堂的其他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73bf388ea2bc9e77.jpeg)
在2018-2019年度小主播实践课堂(校方)评价方案中,来自童说家入驻的12个校区、16周的成长表单显示,通过成果对比,有近91%的孩子从第一次登台的胆怯、手脚无处放、语无伦次等局促表现,到台风自然,表达流畅仅用了4个课时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2ee6a9508954a52e.jpeg)
童说家团队在初期会对孩子进行统一语言能力测试,对孩子的学习程度进行了解并对共性、个性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对于多数孩子呈现出来的胆怯紧张这一问题,研发人员鼓励第一阶段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放松,和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打开内心,激发学习兴趣。
经过大规模应用实践,2019年度(抽样)校本评价显示:78%的孩子学习兴趣被深度挖掘,高达91%表现力优秀的孩子从中脱颖而出。93%的学员在第一阶段课堂学习结束后即可表现自如,且表达意愿强烈。他们积极程度极高,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甚至偶尔还会爆出金句,妙语连珠。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6df59a93d72b483b.jpeg)
综上,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认为:让孩子打开内心,通过语言这一重要沟通工具,敢于表述内心真实的想法,敢于表露真实意愿,让孩子释放天性,这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关键,而孩子的表现力与胆识,与自信心紧密相关,这是“童说家五力模型”塑造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童说家五力模型阐释
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理解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2b1b213a449242fc.jpeg)
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在调研时发现,家长在孩子第一次接触童说家课堂时会有一个顾虑,近77%的家长认为少儿播音主持相对专业和复杂,对于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来说可能达不到完全理解,家长们不确定孩子是否能真正读懂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db36074c74c0b490.jpeg)
童说家研发团队曾对此进行论证分析和应用总结,首先是区分孩子年龄层次和理解程度,分别设计课堂内容,其次是在结合兴趣诉求的前提下,加深对作品背景的理解,因而第二阶段理解力训练成为核心。
比如在进行作品演绎时,一边让孩子掌握发音技巧,一边逐字逐句对作品进行讲解,让孩子充分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引发思考,加深记忆,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完成训练目的。
我们对一部分程度好的孩子,会量身打造作品,以使其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高度。在童说家课堂,至少两名以上的助教和老师相互配合,共同针对孩子理解力不足所进行的专项训练已成为常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114484bce285774e.jpeg)
诗歌朗诵的真情实感、童话剧背后的人生真理、相声小品里的笑点和包袱……都是小主播课堂专项训练的重点,目的是为了避免孩子东施效颦、刻意模仿,更多的引导孩子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让每个孩子的表演都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充分展示人物特征,多角度进行立体呈现。
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欣喜,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小朋友会对节目剧本进行大胆的再创造,并且效果很出彩。比如相声表演,孩子们加入了只有小朋友们才懂的新潮梗,每次练习都能博得众人一笑;诗朗诵加入了感恩父母的内心独白,不亚于一枚重磅催泪弹;童话剧加入了一些独创的标志性动作,瞬间惊艳四座……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109ae40f89333927.jpeg)
童说家研发团队经过对体系的反复论证、应用,通过大量的演说训练,大规模的角色实践,加深儿童对人物关系的了解,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加强思绪的主动性,加强和语言能力的结合,深度开发大脑,让孩子不仅了解“是什么” ,还要促进其思考“为什么”,这是“童说家五力模型”塑造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的第二步。
童说家五力模型阐释
儿童演说核心素养:思辩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53cd497dcede818f.jpeg)
在2018-2019年度进行的一组家长测试数据反馈:86%的家长抱怨孩子回家后喜欢分享他一整天的经历,孩子说的尽兴又卖力,但家长却听不太明白;孩子在叙述一件事时,大量的“呃、啊、嗯”停顿贯穿全程,不能有条理地描述事实;大量的“然后”开篇,完全缺失逻辑的词语及重复的“废话”语句描述等……
即兴演说时语言词量单薄与逻辑混乱是孩子们普遍面临的问题,缺乏章法,主次不分,表意不明等成为儿童乃至成人世界中的部分个体思辨能力脆弱的标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ef9c78de61fe1faa.jpeg)
就如何塑造儿童高级思维能力,提升孩子思维水平这一难题,童说家研发团队在理解力开发的基础上,针对孩子思辨力训练进行分层体系设计。在训练中加深理解环节,提升认知水平,诱发思索,让孩子通过内在认知、外在语言及行为表现去演绎作品,促进孩子语言组织水平提高。
比如在课堂上,让孩子脱稿讲故事,讲笑话,每一次讲述后老师都会帮孩子梳理其内在逻辑存在的错误,纠正孩子不正常的卡顿,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积极进行思维创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6143b114a13cc4d4.jpeg)
除了大课堂上进行的引导训练,在辩论小课堂上,童说家团队会有意识调动正反双方的情绪,设置障碍,强化训练,让孩子们通过实践课堂充分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导向,什么是错误的论断,更加清晰地明辨是非,学会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力量去参与竞争。
据童说家校区2018期中成果评价结果显示,学员在接受8个课时的训练后,思辨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多维度反馈孩子语言表述更有逻辑,表意更清晰明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有理有节,是思辨力的主要特征,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着力培养儿童高级思维能力,在演说类训练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进行思维深化,让孩子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促使孩子提升遣词造句的结构化和逻辑性,这是“童说家五力模型”塑造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的第三步。
童说家五力模型阐释
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社交力
在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组织的关于“孩子最欠缺、最想要提升的能力”多选问卷调查中,只有37%的家长选择了“孩子的社交能力”。童说家团队认为,被多数父母无视的儿童社交力反而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童说家认为社交力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交朋友的能力,它是儿童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智慧。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对你的演绎产生的“眼缘、观众缘”;合群与不合群;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是否能和谐相处等,都受到社交力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fe40109cefd2586c.jpeg)
孩子社交力训练在童说家的研发体系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童说家研发团队从孩子的仪容仪表、眼神的细微交流等彰显修养的小细节等多方面入手,结合空乘专业的规范化指导,分层分龄设置训练方案,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通过课堂专项训练提升儿童社交力,达到待人接物更有礼节,举手投足更显分寸,舞台表演更流畅自然的目的。
童说家为此加大形体课、礼仪课的在训练体系中的权重,加强专项训练环节,自2018-2019学期在20个入驻班级推行后,不仅得到孩子的喜欢,甚至有许多家长也被吸引,强烈要求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a99e738ba4718170.jpeg)
童说家认为社交力并不能理解为交朋友的能力,它是儿童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智慧,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隐性竞争力。拥有社交力可以让孩子多一点机遇,多一种可能,多一份自我主导,这是“童说家五力模型”塑造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的第四步。
童说家五力模型阐释
儿童演说核心素养:领导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d53555c90c8c2db8.jpeg)
在关于“孩子最欠缺,最想要提升的能力”的多选问卷调查,98%的家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孩子的领导能力”。
在课堂的后期,童说家课堂会将小学生打乱分成若干小组,为汇报演出做准备,每到这时,各团队中总会涌现出一些“领导者”,他们或有条理地为大家分配节目,或积极配合助教完成集体任务。不论是“领导者”还是“辛勤主事者”,都在充分发挥领导力之后在团队中获得一席之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624fd981f958201c.jpeg)
在小主播活动课堂上,童说家团队会引导大家多多进行团队活动,在协调与配合中挖掘孩子的领袖潜质。孩子们渐渐成长为意见领袖,他们在讲台上从容不迫,有理有据,滔滔不绝,凭借出色的演说表现成为老师的宠儿和同学们热议的焦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d3935e30b699a674.jpeg)
童说家素质研究中心认为,领导力是一种个人之于团队的影响力,决定了作为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让孩子通过语言及行为影响力对他人和世界产生作用,从而成为主导者和意见领袖。这是“童说家五力模型”塑造儿童演说核心素养的第五步。
童说家“五力模型”的训练彼此并不孤立,根据对课堂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显示,”五力“相互促进和影响,形成闭环效应,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3902/baaca600ed18649f.jpeg)
在调研的最后环节,一组数据表明,95%的家长对童说家“五力”训练的成果表示满意,89%的家长表示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正面改变,86%的小朋友在参加班级的活动及校、区、市级评选中获得荣誉。
统筹:童说家新闻学院
编辑:殷婷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