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写了《关于错字错句的一点反思》之后,因引用到周卫英老师的文章,遂给他看了看,没想到几句讨论他又写了篇文《小建议》,给我提出中肯的建议。在此再次感谢周老师!
前面一篇总结了些个人的体会,这一篇侧重于实战的心得,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看文中经常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在这里是给自己和文友一个警示和提醒:
【多字或者漏字】可能发生在各种情形中,但比较常见的有多“的”字,多“是”字,多“他”字,写时受口语影响感觉不到,回读一两遍就能感觉行文不利索,需要进一步删去多余的字。漏字情况少见一些,但也时有发现。
【的、地、得混用】前几日还有友友询问该如何使用这三个de,其实我也有时会用错,主要是一些词语的词性出现交叉时可能发生误判,还是提醒自己要多注意、多琢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词动词后“双人”“得”。
【标点符号有误】常见的有忘标书名号、双引号,双引号内又双引,有前双引忘记后双引,一个自然段里逗号“一逗到底”,省略号只有“三个点”,书名号或双引号之间又加标点等。
【常见的一些错字】
“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
“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部署不能做“步署”。“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窜与蹿的区别:“窜”本义指老鼠在地上乱跑,想找洞穴躲藏起来,后来引申为逃走,乱跑。如东跑西窜,抱头鼠窜。“蹿”,指向上跳。如猫蹿到树上去了。火苗蹿得老高。
“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
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也常见“一服药”。
“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罪犯、敌对势力等场合。同理,一般也不用于第一人称,如“我们两位来主持会议”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像”和“象”,“像”指用模仿、痹徽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画像”“录像”“偶像”等,“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表象”“病象”“形象”等。部分文友常把“像……一样”写成“象……一样”。
“一起”与“一齐”。作为副词用时,“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一齐到达终点”“一齐鼓掌”。
“作”和“做”。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
这里挑选几个常见的错误,和爱好文字的友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