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走来

作者: 梁空空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4:59 被阅读0次

这个专题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说我挺适合写一写一些关于医生这方面的东西,我也有空,那就写一写吧。

1

我毕业于岭南一所医学院,校名很长,长到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才能把校名记熟。为什么选着医学?可能是天命吧,尽管医学生不应该相信天命。最初我高考第一志愿是填了河南的一所文学院,结果没录上,被第二志愿所录取了,也就是我这名字很长的母校。我个人是很喜欢文学的,所以第一志愿是我自己填的,第二志愿是我父亲填的,父亲的理由很世俗,医生工作稳定待遇好名声好。

医学生的求学之路很是漫长,入学的时候我十九岁,毕业的时候我二十三岁,足足五年的时间,比别的专业多了一年。可能你想不到的是,医学专业的学费也比很多专业的高,因为医学生实验耗材多,尽管如此,我的父亲还是很坚定地让我选择医学。

在这五年里,我总共挂了十五门科目,朋友请你别笑我,挂那么多门科目跟我个人的学习能力的确是有很大的关系,但医学生挂科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所谓“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可见学医的艰难。好在我们学校补考是不需要补考费的,只要你考试不作弊,学校给足你机会。学校后山有一片药圃,种有很多中药,每每挂科了,需要重新复习,我就拿书本到药圃的石栏上坐着看书,很多中药都有独特的气味,风一吹过来,清新好闻,所以那一片地方是我五年里最喜欢呆的地方。

周末很少有时间出去玩,因为要去学校的附属医院里见习。很不幸的是,附属医院距离学校有十几公里远,几乎跨了半个城市。到了周末,我们早早就起来了,等第一班公车,时间是6:30,后面的公车基本上没座位,所以还是起早点为好。公车是不能直达的,还需要转地铁,那就轻松许多了,地铁很快,即便没座位也不需要站多久。到了医院,跟着带教老师出诊,对病人问诊,探讨专科疾病,学到的东西很多。

回学校的时候已是晚上,一般傍晚7点左右,就可以回学校了,因为路程远。有时候也待得很晚,我坐过南宁最后一班地铁返校,没记错的话是晚上十点,车厢的人很少,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谁也不说话,因为很累,耳机传来刚好是李健唱的《十点半的地铁》,一时间,望着地铁外的黑长隧道,说不出的孤独落寞。

2

就这么过了五年的时间,我没有留在南宁实习,去了别的城市,后来想想,不过是换了一个城市忙碌罢了。可那又怎么样,从决定穿上白大褂那一刻起,当医学生誓言的最后一个字话音落下,自己就应该去面对这些。

医学生实习没有工资,我依旧是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度日,医院不提供住所,我和两个朋友在医院附近租了房。生活过得挺苦的,不敢去KTV唱歌,不敢去烧烤摊喝啤酒,怕稍不留意,就把生活费花光了。我的房间有一个小阳台,我在上边种了一盆太阳花,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也不见开花。

在医院实习,见到的东西自然比在学校或是见习见到的多。那些经历过的“第一次”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第一次被病人骂是在普通外科,当时患者患有糖尿病足,每天都需要换药,消毒伤口,清理腐肉。那个病人是另一组的师兄负责,但那天师兄请假了,吩咐我帮他给病人换药。矛盾点在于包扎这个环节,平时师兄考虑病人走路方便,会给他包上厚厚的一层纱布,而我考虑对于糖尿病足来说,包多纱布不透气,不利于恢复。其实两种方法都有利有弊,我按我的方法就没包那么多纱布,患者以为我为医院节省材料,偷工减料,就骂了好几句难听的话,声音很大,把主任也惊动了。主任让我先道歉,我道歉了,但脑子里一片空白,主任跟患者说什么我也没在听,默默地把换药车推回了处置室。

我回到了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发呆,鼻子冒出一股酸意,但我强忍住了,毕竟我是一个男孩子,哭哭啼啼像上面样子。也没有人来安慰我,大家都挺忙的,可能这就是必须要经历的吧。

第一次上手术是在泌尿外科,做膀胱镜探查。在手术室护士的鄙视下,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手术衣穿好和把手套戴好,尽管以前在学校学过穿手术衣和戴手套,但到了真正上了手术,还是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手术进行到一半,我的额头流出了汗,很自然地低头用肩膀的位置擦了擦,这是犯了大忌,之后又在手术室护士的鄙视下,重新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第一次缝针是在上肢骨科 ,患者是一个装修工人,工作时不慎被玻璃割到腕部,直伤腕动脉。大老板(对老师的别称)缝好了血管和筋膜,之后就把缝皮留给了我,缝得不太好,参差不齐,像一只不协调的蜈蚣,过后查房的时候,患者并没说什么,还对我们表示感谢。之后给这位患者换药的时候,他直言很喜欢我,说我长得有点像他去了北方读书的儿子。

还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查房,第一次接生,第一次直面患者的死亡去心电图室拿报告,第一次跟手术到凌晨两点才下班,第一次出门诊忘了吃午饭。还有第一次被患者叫“小梁一声”,第一次收到患者的感谢信,第一次在交班的时候受到表扬……

疫情刚爆发的那段时间里,我总是收到家里人或是朋友们的一写问候短信,那些入微的叮嘱让人很暖心。

对于这次疫情,我这样的小白没能去武汉。我所在的医院不是定点检测医院,我能做的也不多,只能去车站、地铁站、学校等公共场所帮忙测体温和消毒,之后更多的时间还是待在家,不乱跑,不浪费口罩,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了。

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还请各位相信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战友。

3

我文笔不太好,平铺直叙的,只能写成这样了。最后也不知道用什么结尾。不如再来温习一遍医学生誓言吧: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相关文章

  • 医路走来

    这个专题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说我挺适合写一写一些关于医生这方面的东西,我也有空,那就写一写吧。 1 我毕业于岭南...

  • 艺路走来

    艺路走来源起小学,缘在高中,成在大学。 记忆中“美术”这两个字最开始萌芽的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学校每...

  • 疫路走来

    又一周过去了,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谷雨,是春天的末梢了。过了谷雨,就到夏天了。小时候背过二十四节气歌...

  • “疫”路走来

    今天清明,慎终追远。 儿子班级群内的消息太多,紧盯着就漏了。 一早醒来,查看消息。 ″孩子们今明两天调整。"好消息...

  • 医路

    你一定要热爱 尽可能去收集尽可能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 号召全国输血史的公民返回医院重新检测 内传 肾脏 整形 南方医...

  • 医路

    这几天被许叔微迷住了,看了他的生平,再去看他的方子和治病思路,常常愣神儿的构思宋朝时候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幼...

  • 课程表一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路走来. 一路走来越坚定自己的方向 一路走来越在意专业 一路走来越在意.凡事用心感受 一路走...

  • 走过

    一路走来,一路走过,从平原走来,走过山山水水,一路自有花开花谢! 一路走来,一路走过,从童年走来,走过风风雨雨,一...

  • 医声故事|医路

    三十寒窗 三十春秋 白衣素手 执刀握笔 暗夜滴滴 里家小里若万程 衣带渐宽永无悔 只为你 安

  • 问心

    问心一路走来你有过快乐吗?有 问心一路走来你累吗?身体还是心累 问心一路走来你有过幸福吗?有 问心一路走来你有过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路走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zu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