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星火B班4组组长王焕,坐标烟台,三个标签:教育从业者,3岁女宝宝妈,时间管理践行、传播者。
在《幸福的方法》前言中,我明确了本书的主旨:介绍积极心理学,即连接“象牙塔”和“主干道”的桥梁,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与精准性,同时也具备激励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兴趣。作者同时倡议,“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是一本练习册,练习内容包括反思和行动”
第1章 关于幸福的疑问
本章作者回忆了自己成长历程中对幸福问题的追问和思索,提出了令人深思的观点: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不掺杂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此处对于作者提出的“你会如何定义幸福?”我的答案是:幸福就是出门做自己喜欢的事,回家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当然做喜欢的事会有困难和不快,和喜欢的人相处也可能会有矛盾,但这不影响我对幸福的定义。
作者还提出了问“怎样才能更幸福”远比“我幸福吗?”更有意义,因为前者表明了幸福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而非后者认为的一个可以终结的据点。这种观点给我很大启发:原来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追求幸福把“让自己更幸福”作为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
本章的随堂练习告诉我们好习惯(如每日感恩)养成的必要性:如果我们不把一些活动变成习惯和规律,结果往往不是自然而为,而是让我们被动生活,只有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我们才会对生活获得掌控。
第2章 解读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
《幸福的方法》第1-3章读后感作者形象地介绍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忙碌奔波型”“及时行乐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
前三种人生模式都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忙碌奔波型”只追求未来的成功,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是未来的奴隶;“及时行乐型”则只注重当时的享乐,忽视了未来的目标,是现在的奴隶;“虚无主义型”最可悲,他们中沉迷于过去,而对现在和未来不抱任何期望,是过去的奴隶。
而作者倡导的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的努力与奋斗,这就是“感悟幸福型”,既有未来的目标,又享受当下奋斗的过程。
自己曾经经常处于“忙碌奔波型”与“虚无主义型”之间,有时为了能完成一个目标而累的半死,但当遇到困难时,又因为想太多,把困难想的太难而心绝望的痛苦,看什么都烦,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好在现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改变思维方式,自己现在越来越向“感悟幸福型”的人生而努力!
本章随堂练习建议写“四个象限的特别日志”,我决定从今晚的晨间日记就开始做这个练习;后面还提到了冥想练习,但自己总是静不下心来,晚上睡前尝试做下。
第三章:幸福的意义
作者提出“为什么要追求幸福”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
本章作者在上一章“感悟幸福型”人生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先说快乐,快乐其实是一种情感。而情感引发行动,它赋予我们行为上的动机。也就是幸福是离不开情感的,但是幸福更需要的是积极地情感或情绪,因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先决条件。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他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不必强求自己时时刻刻必须处于快乐的状态,其实快乐是常态,而痛苦只是小插曲。只感到快乐就一定幸福吗?做着同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像吸毒等行为只是短暂的幸福假象。
于是作者又谈到了意义,幸福不止是快感,我们更需要这种愉悦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生活不仅是设定目标,我们更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不为满足社会标准或他人期望而设定目标,而是听到了自己“真我的呼唤”,因此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人生五万米高空”中的“使命感”。
最后作者还强调,就算是有意义和快乐的事,也不能不停的做,所以选择正确的活动并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大大提高生活的质量。而增强幸福感的最好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感受。这也许就是我们强调的反思与写晨间日记的意义所在吧,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程序和自己对话,问问自己最近过得好不好,及时调整,这样就可以不断增强幸福感。
本章随堂练习提到的“人生地图”和“城市的镜子”都是在强调之前提过的“记录时间”来看自己把时间用在哪了,以此来反思自己的行动,从明天的晨间日记开始练习,加油!
最后借用本书中弗兰克尔的话与大家共勉:“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的世界,而是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烦,而是能够发挥出我们真正的潜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