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难免忍不住要向临终者传教,或者把自己的修行方式告诉他,但是请绝对避免这样做,尤其当你怀疑这可能不是临终者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希望被他人的信仰拯救,你的工作不是要任何人改变信仰,而是要帮助眼前的人接触他自己的力量,信心信仰和精神。如果那个人确实能够开放的面对修行,也确实想知道你对修行的看法,就不要保留!
不要对自己期望太大,也不要期望你的帮助会在临终者身上产生神奇的效果或拯救他,否则你必然会失望,人们以自己的方式过活,怎么活就怎么死?为了建立真正的沟通,你必须努力的与它自己的生活,性格背景和历史看待那个人,并毫无保留的接受他。
不要搬弄学问,不要总想寻找高深的话说,不必做或说什么都可以改善情况,只要陪着临终者就够了,如果你很焦虑和恐惧,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向临终者坦诚寻求他的帮助,这种坦白会把你和他拉得更近,有助于打开较为自由的沟通,需要知道如何引出他们的智慧,让他们说出所知道的。
和临终者在一起,我们并不是唯一的给予者,所有照顾临终者的人,迟早都会知道他们收到的,比他们给予的还要多,因为他们会碰到许多忍耐,勇气,习性,幽默,我们需要告诉临终者我们知道他们有勇气,常常可以启发他们。
在较深的精神层次里,不论临终者是否知道,记住,他们也有佛性和完全觉悟的潜能,这种想法对我的帮助很大,当人更接近死亡时,从许多方面来说,证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他们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尊敬。
有时候临终者会比医生越骑多活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今念到深刻的肉体痛苦这样的人要放下,而安详的去世,必须从他所爱的人口中听到两个明确的保证,第一,允许他去死,第二,保证在他死后生者会过得很好,自己没有必要担心
如何让亲人轻松放下往生,以最深切诚恳的柔和说:我就在这里陪你,我爱你,你将要去世,死亡是正常的事情,我希望你可以留下来陪我,但我不要你再受更多苦,我们相处的日子我已很满足,我将会永远的珍惜,现在请不要再执着,放下生命,我无比诚恳的允许你往生,你并不孤独,现在乃至永远,你拥有我全部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