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浅谈徐杰老师和肖培东老师的《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思考

浅谈徐杰老师和肖培东老师的《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思考

作者: 傻大妮的精神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16:17 被阅读0次

    浅谈肖培东老师和徐杰老师的《论语十二章》 今年教《论语十二章》,感觉像遇到了一位陌生的故人——虽见过几次,却 不了解它,于是,又浑浑噩噩地再次擦肩。前段时间徐杰老师发了《论语十二章》的课堂实录,我眼前一亮,接连看了好几遍,写了一篇思考的文章,受到了一些启发,觉得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让我意外的是,前几天肖培东老师也发了自己上的《论语十二章》的课堂实录,我的研究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把两位大咖的课堂实录结合起来“研究”一下,岂不是更有意思。 先说一下肖老师的课堂思路。主要有五个环节:第一,课文中哪个字最容易读错?第二,课文中哪个字最容易写错?第三,课文中哪个字最容易解释错?第四,课文中的哪个字你最受用?第五,你觉得哪一章,哪一句话最适合做你的座右铭? 看肖老师的这五个课堂环节,在先“读”后“思”的基础上,先纠正字的读音,当然在整个正音的过程中也渗透着字意的理解;再写写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通过对某个字的偏旁的使用,字意的多重理解等方式,既扎实掌握了字的写法,又深入地理解了字的意思。再次又说说哪个字最容易解释错,这是对课文重点词语和困难词语的理解,在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逐步推进当中扎扎实实进行了文言词语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课文内容的理解。润物无声,深入浅出,简约但不简单,清清浅浅、一目了然、犹如素衣的女子,不饰粉黛,却格外动人,我想这是肖老师“浅浅教语文”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吧。第四和第五个环节,是在前三个环节学生掌握了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活动。这个过程体现了肖老师的另一个思想:“一篇文章,除了读懂写了什么,怎么写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外,还要读出自己。”什么是“读出自己”,“哪个字你最受用““那句话适合做自己的座右铭”(你对文章这个字的深层的理解,对文章精神的把握,对学习、处事、做人的理解和感悟)”这两个学习活动,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需要,选出自己最受用的字,和最适合自己的座右铭,这就是读出自己。 统观肖老师的课,有两大特点: 第一,”不蔓不枝,亭亭净植“。课堂一条主线下来,思路一清如水,干干净净,清澈见底。主问题设计紧抓”哪个字“,”那句话“,没有复杂的问题,语言非常简练,但是言简义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最简单最明晰的问题中,自由行走,逐渐走进文本深处,不得不佩服肖老师的以简驭繁的功力。真真的是简约不简单。另外,肖老师不引资料,不讲背景,上课开门见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语言的学习、理解和应用上,不蔓不枝,亭亭净植。肖老师这种步步走在语文的路上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第二,清清浅浅,大道至简。肖老师的课堂就是仅仅抓住了语言,抓住了语文的根本,掌握字的读音、写法、意思和理解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文化熏陶和情感教育。肖老师不故作高深,不随意拓展,不炫技,不花哨,就是紧紧贴着学生,紧紧抓住语言,在语言的学习、理解和应用中,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思想启迪。 再来看徐老师的主问题和课堂环节: 第一, 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解释“论语”书名和“语录体”。 第二, 轮读课文,一人读一章,顺势讲解重点词语。 第三, 自读课文,说说你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第四, 选取成语,让学生解释意思,不懂的师生交流,达到充分理解意思之后,让学生创设语境,用上所学的成语。 第五, 想象孔子师徒对话的情景,补充对话。 看徐老师这五个主要的课堂环节,第一个环节就小有惊喜,让学生先观察、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在旧有认知的基础上再获得新知。这个环节妙就妙在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结果。第二个环节,徐老师就文章当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名词进行了讲解。讲解方法多样、新颖,尤其像“罔”这样易错又难理解的字,从字源上来讲,真是新颖有趣,又让人过目难忘,还理解到位。第三个环节,也是解释词语,但还是跟第二个环节有所不同,第二个环节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第三个环节是个别性的问题,是针对具体的学生的,是对二个环节的补充。在这两个环节的互相补充、充分理解文章字句的基础上,再选出重中之重——成语,来重点进行语言的学用,这就是第四和第五个环节。然而,第四个环节,较之第五个环节,学习的难度还是要略低一点,因为成语理解意思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回顾或者创造生活情景来应用,这是“小作文”式的语言学用,让人拍手称快。从课文中提取出成语,已经让人很惊喜了,这也应该属于课文的“聚焦”,又让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应用上这些成语,不得不说徐老师真是一个字——绝。不把语言学习透彻,达到学以致用,徐老师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后一个环节,徐老师在课堂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花之后,仍不满意,还要再惊艳——还原对话的情景。这个较之第四个环节的创设情景更进了一步,因为学生会试着运用带有文言气息的词语,这会让学生的“作文”更文气,更典雅。另外还有学生的想象力的锻炼,由“回答”想象“问话”,学生会根据“回答”的关键词语去猜测,去想象,这里面本身就有观察、思考、想象等等思维的训练。好的语文课真的是百花齐放,万木成林的。真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原谅我的笔力不足,只能传达一二。 看过好多徐老师的课堂实录,总的来说,感觉徐老师的课也有几大特点。 第一, 精心、精致、精炼。徐老师的课真的是“精致语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徐老师都精心设计,力求天衣无缝。总感觉徐老师的每一堂精彩的课堂实录,背后都是“捻断数茎须”的呕心沥血,绝不凑合,绝不敷衍,精益求精,追求的是大国工匠的精神。让人佩服。徐老师呈现的课就像一个艺术品,很难改动,在他自己的构思上做到了无可挑剔。这种精神太值得学习了! 第二, 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不得不说,徐老师的课是扎实的,扎扎实实地积累语言素材,让学生把课文吃透。但是徐老师不会就此止步,他总是能突发奇招,让学生攀登更高的语言高峰,获得更高的能力。在语言的灵活运用,在学生的思维提高方面,徐老师是不遗余力的。 第三, 课堂活动,灵活生动。徐老师上课,对课堂的重难点,从不硬上,而是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有秩序的,由浅入深的,且环环相扣,逐步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来突破课堂的重难点,或者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学用。这一点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徐老师和肖老师的课若细细来说恐怕不是几篇文章能说完的,我只是大体谈谈这一堂课带给我的感受,也可以约略感受一下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不能比较高下,我只是觉得徐老师的课对学生来说,要求更高一些,尤其最后一个环节,如此训练下来的学生,语文水平肯定了不得。至于自己要选用哪个老师的课堂设计,或者借鉴哪个环节,全看老师自己的掌控力和对自己学生学情的把握。 后记:本人凡如尘埃,上出的好课,更是寥若晨星,有不当之处,还请两位大师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学习的路上,希望听见更多的声音,有更多的同行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徐杰老师和肖培东老师的《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fi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