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过程,是个和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一场对话,对方说的、想的有一些地方你不理解很正常,但是如果大面积读不懂、觉得读起来是种煎熬,那就先不要读了吧,可能这本书暂时不适合你读,不要强求自己看暂时读不懂的书。
读书不仅要读字面意思,还要读、思考文字背后的意思。也即,作者通过这样说究竟想表达什么。文字是作者思想的概括、凝练和升华。可能作者写出的文字就三五千,但是为了这三五千,作者写了三五万乃至更多的读书笔记、进行了长时间了思索和感悟。一位优秀的读者一定要是有这种透过文字去走进作者的意识。这就是常说的把书读厚。
读书不能为读书而读书,满足于文字的理解,而应当结合我们的人生和现实的生活感悟。这就需要知和行的统一。这这里有几个步骤:从书中知;从行中知;用书中获得的知来指导行;比较书中的知和行中获得的知;知和行的具体的统一。
光把书读厚还不行,还要学会把书读薄。这就是,在厚的基础上回归到文字本身,以作者的思维为思维,凝练、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
反刍。不断的消化、吸收、作用,牢牢地掌握知识。
在读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将新老融合、关联,形成自己的读书体系和思考体系。做到不人云亦云,而是能够保证思想的自由和独立。就算一时理解不准确,也总比毫无想法要好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