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挖教材资源,助力学生学习——《福建教育》学习感悟

深挖教材资源,助力学生学习——《福建教育》学习感悟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12-12 20:16 被阅读0次

    文/陈秀玉

    《福建教育》是老师们的良师益友,所选文章都很有分享价值,深受一线教师喜爱。不少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是一本有高度又接地气的杂志。

    今天我读到第9期的一篇文章《小学数学深度解读教材策略的实践研究》有点想法,记录下来与老师们一同交流。

    说到数学,很多时候给人以枯燥感。似乎就是计算,似乎就是解题,有点干干巴巴。老师教学,也很容易讲一讲,然后以练题为主。这样下来学生越发没有兴趣。

    我曾听老教师们讲过一个故事,更是把数学教学,高度简单化。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退伍军人,退伍后被安排当教师,教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导主任问他会教吗?他拿到数学书时,觉得数学太容易了,很爽快的应答,小菜一碟。没想到,这位退伍军人第3天就找到教导主任,跟他要新的教学材料。为什么呢?原来那本书的内容两天就被他教完了。他不知道一学期那么长,还能教什么?

    现在教学的老师一般都不会做这么极端的事,但是把数学教学简单化,倒是大有人在。老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学的昏昏欲睡。为了成绩,不停地练,不断地刷题,数学思维没发展,连数学兴趣也整没了。

    今天读到王增荣老师写的《小学数学深度解读教材策略的实践研究》,我觉得它里面提供的三个策略非常好。很符合《教育的目的》中提到的浪漫、精确、综合三个学习阶段。

    转译策略:把静态的教材转译成动态的活动。

    变静为动,教材就活了。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跟着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逐渐抽象出数学问题,进入到问题的核心。通过这样的处理,还原了问题的情境,通过活动动态的发展,抽象出数学问题,聚焦到数学思考。经历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让学生对信息,对条件,对问题不断地再加工。把怀特海所提倡的浪漫阶段充分地展示。

    演绎策略:把隐性的思想演绎成显示的思考。

    通过把生活情景演绎成数学情境,帮学生从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走进数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将特殊的问题演绎成一般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推理和建模的过程。最后再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应用和拓展过程,在新的情境中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老师还给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与分析:"教师在处理教材这个环节时,要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决。如此演绎教材,教材中隐藏的数学基本思想,得以显现,脉络清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这样的抽象与模型化,可以算是精确阶段了。

    丰实策略:把单一的结论丰实成多元的表征。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表征形式是有所不同的。教师通过预设呈现、沟通、分析各种表征信息的方法,将教材单一的表征设计成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生成多元表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依据生成的表征进行沟通、交流、比较、分析,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关注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的思维层次掌握解题方法。

    这算是综合阶段吧。

    这三个策略,各自独立又融会贯通,让数学更有趣更丰富,也让学生学得更舒服,更精准。策略肯定不止这三个,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老师用心的去体会,去思考,去创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挖教材资源,助力学生学习——《福建教育》学习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qd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