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挣扎着做一件事时,都会很无奈的问自己,是否下一秒的到来,非得用这样的仪式欢迎不可。
答案是:是。
有时想,如若自己是个无欲无求的性子,那该多好,不纠结,不痛苦,不对比,不慌张。
但认真的在心底模拟,并成功摒弃了所有眼下的“想要”之后发现,无欲无求,只是自己于自己的仁慈,更是自己对自己的自私。
想象一下,真是什么都不想要了,这生活该怎么继续呢。吃饭,睡觉,睁着眼,接着,又是吃饭,睡觉,睁着眼。
然后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消耗者。物极必反,若是真拥有了这样的生活,怕是最终会在空虚里恐慌焦虑难以逃脱。
是以,想要有活性的存在,就得依赖些会让你痛苦的东西。目标可大可小,但要能激起动力,即便不能如此,至少也该能锻炼你的意志力。
一直认为,怂字是最能解释本性的字。从心为怂,只是很实在的说明了,人终究是最会自怜的动物。谁都想安逸,谁都会下意识的逃避,如若心没被装饰过,渲染过,只是本能的顺从最安逸的感受,那便是怂了。
会和自己最想要的舒适对着干,必是因为心被某些东西触动过。或是品尝过痛苦过后的回甘,或是知道挣扎着的生活最有嚼劲,又或许仅仅因为支撑着我们站立的东西叫做“反骨”。
所有可以被称为努力的状态,都是对生命心甘情愿的赠与,因为需要努力才能拿到的东西,本身就是种听天由命。谁也不能保证努力过就会得到想要的。
奔着目标去的路上,往往血是热的,心是慌的。但生命的本身就是如此嘛,这一秒不知道下一秒的结局,这一年预料不了下一年的剧情。唯有此刻的状态,是自己可掌握可创造的。所以,鼓励自己说,状态是有惯性的,这一秒有了,下一秒便能继续。
于是,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规律,眼下认定什么就朝着什么走,不犹豫,不蹉跎。流年蜿蜒,谁知道最终流转到眼前的是什么。
“只要认定值得,就应义无反顾,无惧磋磨”。爱人,做事,寻梦,皆当如此。
再难的现实都很平淡,惊天动地的往往是回忆。看嘛,眼前的自己,从来都感动不了自己。所以,还好。还好。
2017.8.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