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使徒约翰
二、成书时间:A.D.85-90
A.D.85-90,在那个时期,经过了尼禄皇帝的逼迫,彼得保罗已经殉道,也经过了A.D.70提多将军攻打耶路撒冷,将圣殿尽然摧毁,正如耶稣所预言的,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此时,正是罗马皇帝多米田的统治时期。
这又是一个堪比尼禄的残暴君王,多米田大肆兴搞皇帝崇拜,以皇帝为神,或为神的儿子,甚至将皇帝的男宠封为神,也让百姓崇拜,若不向他们下拜,那将付上生命的代价。在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时期当中,基督徒行在满是逼迫的日子中,这样的逼迫实际在罗马帝国持续了200年左右。信徒如同行在黑暗当中,不知这苦难何时才是尽头。
所以,当读者在开篇就读到“光照在黑暗中,黑暗不能胜过光”(新译本1:5)时,光的得胜是对于当时处境中的信徒是极大的安慰。
三、写作地点:以弗所
四、写作目的:
(20:31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 ,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言明他记载这卷书的目的是为了叫人对耶稣有正确的认知,并信入他的生命中,得着他的生命。
所以,在《约翰福音》记载的7个神迹,都有明确的指向,都是指向那行神迹的耶稣的身份,通过神迹让读者认识耶稣,信入耶稣,得生命。
同时,本书也有耶稣7个关于“我是”的宣告,都是关于耶稣神性的宣告
出3:14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
“我是自有永有的”:原文“我是”,所以,耶稣的每一次“我是”的宣告,都是对于他神性的宣告。
耶稣在当时行这些神迹和宣告的目的是为当时的人信,而约翰记载这一切的目的是为读者信。
五、结构分析和内容简要:
1、双序言:1章
序言一: 1:1-18——道
文学结构
A、道与神、与创造、与人的关系 1:1-5
B、论施洗约翰的话 1:6-8
C、对道成肉身的排斥 1:9-11
D、信他名的人 1:12-13
C'、对道成肉身的接纳 1:14
B'、施洗约翰的见证 1:15
A'、道与神、与创造、与人的关系 1:16-18
(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住”:原文中“支搭帐幕”之意,这与旧约的会幕有紧密的关联
旧约的会幕、圣殿是神荣耀的临在
会幕(出40:34-38 有荣光)——约柜(撒上4:2 荣光离开)——所罗门第一圣殿(王上8:10-11荣光回来)——BC.586圣殿被巴比伦毁(结10:3-4、18-19 荣光离开)——B.C.516所罗巴伯第二圣殿(拉3:10-13、哈2:7-9 无荣光先知期盼荣光回来)——B.C.128安提阿古四世污秽圣殿、B.C.庞贝将军进入至圣所——希律殿(拆毁原圣殿根基建造A.D.64完工,犹太人不承认这是第三圣殿)——A.D.70提多将军拆毁希律殿——基督(约1:14、2:19-21 有荣光)
序言二:1:19-51——施洗约翰的见证和耶稣首召门徒
2、神迹篇:2-12章
其中多次提到”时候未到”这时候是指,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十字架。(12:23)
2-4章——迦拿的循环 ——耶稣的替代
2:1-12 ——水变酒——耶稣替代律法
6节中,旧约的洁净之礼的“六口缸”代表着不完全。7节,耶稣完全了旧约的洁净之礼
作者言明此神迹的目的:2:11——“显出他的荣耀”和“信”
2:13-25——洁净圣殿——耶稣替代圣殿
21节:但耶稣说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成书时耶路撒冷的圣殿已被毁,所以”耶稣乃是圣殿的本身“这个消息,对于读者是极大的安慰。
3章——与尼哥底母的谈论——属灵的生命替代属肉体的生命
尼哥底母是2:23-25中看神迹而信的人中的一位代表,耶稣与他的讲论是关于“信”并非是看到神迹,而是重生的生命。
面对这位持有神恩独宠论的法利赛人,犹太人的官,耶稣也许到“神爱世人”(3:16)“世人”:原文“世界”,指整个世界的范围,救恩并非只面对犹太民族而是万国(创17:4-7、22:17-18)。
4:1-45——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论——属灵的需求替代肉体的需求/敬拜地点被耶稣基督替代
14节: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因肉体饥渴出来打水的妇人得着灵里的饱足。
21节: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乃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敬拜。(2:21)
4:46-54——医治大臣的儿子——活了的生命替代死去的生命
事件中三次提到大臣的儿子“活了”(4:50、51、53)
5-12章——关于节期的记载
5章——将近犹太人的一个节期
耶稣从安息日的医治(毕士大池边38年的病人)宣告他与父同等权柄。
17节: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
并举出四方见证
6章——将近逾越节
“五千人吃饱的”——耶稣是摩西所指向的那一位(5:14、申18:18),耶稣更超越摩西。因为:
“海面行走”——耶稣是“我是”
犹太人认为是摩西赐吗哪,可那吗哪是神所赐,耶稣才是那旧约吗哪所预表的真正实体,所以耶稣在此宣告“我是生命的粮”(5:48)
7:1-10:21——将近住棚节
针对住棚节打水的仪式耶稣宣告“人若喝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7:37-38)
针对住棚节点灯的仪式耶稣宣告”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8:12)
对于这生命的光,9章以治好生来瞎眼的神迹生动的告诉我们这光是怎样的光,在这事件的过程中,法利赛人本应是百姓牧者的身份,却表现出很不堪的一面,所以
10:1-21耶稣针对法利赛人的行为,耶稣宣告”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8:11)同时也宣告”我是羊的门“(8:7)耶稣是进入生命的唯一合法通道。
10:22-42——将近修殿节
修殿节:在圣经当中并没有关于修殿节的由来,因为这是发生在两约之间沉默的400年期间发生的事。B.C330开始巴勒斯坦地区是由希腊帝国统治,当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帝国分裂为四。而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北部西流古与南部多利买的中间部分,就成了争夺之地。当北部西流古强盛时期,巴勒斯坦就成了北部叙利亚的统治范围。B.C189西流古王朝安提阿古四世——依比芬尼即位,他热爱希腊文化,所以在他统治下的本是希伯来文化,信仰耶和华的巴勒斯坦地区就成为他逼迫的对像。他混乱犹太的祭司系统,推本不是撒督后裔的曼尼佬为大祭司,引起犹太人的不满,有一次与南部多利买交战,他亲自率兵攻打埃及,误传其战死沙场,犹太人借机将曼尼佬拉下大祭司之位,可伊比芬尼并没有真的战死,只是误传。当他班师回朝之时,发现犹太人的举动,很是愤怒,便亲自率兵攻打耶路撒冷,践踏圣殿。他将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神像立于圣殿之中,强迫犹太人在圣殿以本被犹太人视为不洁净的猪向宙斯献祭并敬拜,并将猪血洒在圣殿的墙上,这个时期是犹太人最痛苦的时期。BC.164有一位耶路撒冷退休了的祭司——马他提亚发起起义,很多的犹太人追随他,他死后他的儿子马加比继续带领起义,洁净圣殿与祭坛,马加比死后由其五弟约拿坦继任,约拿坦死后由其二哥西门接任,将犹太发展的及其兴盛,这个时期被称之为马加比王朝。犹太人的修殿节,就是为了纪念马加比起义带领犹太人民脱离伊比芬尼的黑暗统治并洁净圣殿和祭坛而定的节期。
在这样的一个节期当中,犹太人不单会纪念马加比的起义,由于犹太人的弥赛亚观念,他们更是盼望一位像马加比一样的军事性弥赛亚的到来,带领百姓推翻罗马帝国的统治,建立大卫的王朝,可是耶稣这样一位弥赛亚自然不符合他们的期盼。
所以在这样一个节期当中,约翰记载了,耶稣宣告”我与父原为一“犹太人却是弃绝这位与父原为一的神的儿子
11-12章——将近逾越节
将近最后一个逾越节,11章,耶稣行了最后一件神迹——使拉撒路复活
在此神迹中,耶稣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新译本:我是复活和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11:25-26)
作者言明事件的原因——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11:4)也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信(11:15);耶稣的祷告也是这样的目的——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11:42)从而显明耶稣从神而来的身份,他就是复活和生命本身,信他的因着他而得生命。
12章,这得生命是耶稣将付上舍命的代价——马利亚膏主,是为耶稣的死作预备。
当耶稣进耶路撒冷,他将被举起,当人子从地上被举起来,就吸上万人归向他。
3、时候篇(荣耀篇):13:1-20:29
13:1开始时,作者便讲:耶稣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
13章——与最后的晚餐相关的对话式的陈述
为门徒洗脚乃是为门徒作出服侍的榜样,也叫他们彼此洗脚(13:14-15)
当卖主的犹大离开后,对于真门徒耶稣赐了一条新命令——彼此相爱
这命令对比“爱人如已”(利19:18)
爱人如已——爱的对照“如已”
彼此相爱——爱的对照“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13:34)
并预言彼得三次不认主。
14-16章——安慰的讲论
14:1“不要忧愁”——16:33“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这世界”耶稣对他的门徒的安慰。
其中,耶稣做出最后两个“我是的宣告: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14:6)
这宣告似乎和10章“我是羊的门”以及11章“我是复活和生命”的宣告有所重复,可是宣告的对象与处境都不同,此处是单独对门徒,针对耶稣即将到父那里去,而多马提出的疑问,耶稣作出的宣告——耶稣到父那里去,门徒也要去,而门徒到父那里去的前提是通过耶稣。耶稣到父那里去是与我们有益处的,对门徒宣告赐下圣灵的应许。
耶稣又宣告”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15:5)以应对接下来门徒将要遇见的境况(15:18-16:4)这艰难的境况中,同样也有圣灵的同在。
所以,面对耶稣这离世归父的时候,门徒不要忧愁,当喜乐,因为耶稣已得胜。(16:16-33)
这也是耶稣对门徒最后的讲道。
17章——大祭司的祷告
耶稣为三方祷告:
A、为自己祷告 1-5——父与子一同的荣耀
B、为门徒祷告 6-19——合一(11节)、成圣(17节)
C、为教会祷告 20-26——合一(21节)、同在荣耀里(24节)
18:1-20:29——受难、复活的叙事
A、被捕与受审 18:1-19:16
耶稣的受审中体现:大祭司关心宗教的问题(18:19-24),彼拉多关心政治的问题(18:28-38)
B、受死与埋葬 19:17-42
耶稣的受难从”园子“(18:3)到”园子“(19:41)的记载
C、复活与显现 20:1-29
耶稣复活的显现,消除了:马利亚的忧愁(20:11-18);门徒的惧怕(20:19-23);多马的疑惑(20:24-29)
4、加训:21:1-23
彼得和众门徒的境况如同耶稣呼召他们时候的场景(1-14),离开了基督,门徒什么都不能,如同耶稣在15:5所说。门徒的境况就像没有呼召时似的。
耶稣三问彼得”你爱我吗?“(15-19)对应着彼得三次不认主的往事(18:15-18、25-27)耶稣对曾经失败的彼得委以重任——牧养教会。主耶稣亲自重建彼得的信心,使他有能力面对,接下来《使徒行者》将要面对的一切。
5、双结语:20:30-31、21:24-25
结语一:20:30-31
本书的写作目的: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结语二:21:24-25
记载的乃是,作者的真实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