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六下午,我带着儿子去做陶艺。儿子在店员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我就坐在他身旁看,突然一阵尖锐的哭声打破了店内的平静。
我抬头一看,旁边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正抱着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的腿,一边大声哭一边喊:“我就要!我就要!”
原来小男孩看中了店里的一款乐高玩具,女子问店员说要两百多块钱,立马就说不买,小男孩就开始哭闹起来,整个店里都充斥着哭声。
女子一把推开小男孩,坐到小凳子上,拿着手机开始找角度自拍,理一理披肩长发,头在不停地转动,脸上的表情也在不停地变换。
就在她沉浸在自拍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小男孩抽泣着想伸手拿柜子里的一个汽车模型,却一个不小心拽到地上散了架。
店员赶紧过来查看情况,女子也收起手机,走过去拽着小男孩的耳朵大声训斥:“叫你别动人家东西,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你赔得起吗?”
惊恐的小男孩又开始大声哭起来,跺着脚喊:“我就要小汽车!我现在就要!”女子伸手就在小男孩后背上拍了几下,小男孩哭得更凶了。
旁边有人跟女子说:“你不要打孩子,好好跟孩子说,你看孩子吓成什么样子了?”女子白了人家一眼,大声说:“要你管!多管闲事!”
她说着就拽着小男孩的衣领,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走了。这个小男孩真是很可怜,想要个玩具要不到也就算了,至于被亲妈这么蹂躏吗?
很多人生了个孩子就做了父母,但是他们只是孩子生理上的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并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甚至好好的孩子都被养得不成样子。
【2】
一对年轻人结了婚,很自然地就会生孩子,这是人类繁衍的本能,但是养出的孩子有的很有出息,有的却很不成器,原因就出在父母身上。
我姑姑家有两个儿子,我大表哥和二表哥都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他们两家各有一个男孩,但是这两个年龄差距只有一岁的男孩现在人生差距却很大。
大表哥家的儿子叫强强,二表哥家的儿子叫亮亮,前年高考强强考上了一家985重本的热门专业,去年高考亮亮只考了一点分数,连三本都没得上。
大表哥和二表哥两人都是初中毕业,两对夫妻都是在外面打工,强强和亮亮都是我姑姑姑父带着长大的。
本来两个孩子的条件基本相同,但是大表哥夫妻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他们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跟孩子沟通,隔两个月就回来一趟看看孩子。
每次回来,大表哥总要跟强强多说说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犯了错误,会严肃指出来,当然孩子做得好,大表哥也会表扬并且适当奖励。
二表哥夫妻却觉得孩子有爷爷奶奶带着很放心,自己没有时间管孩子,有那时间还不如多挣点钱,将来好给孩子买套房呢。
他们两口子都是过年前才回来,给亮亮带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觉得一年没有见到孩子了,当然要把好东西都给孩子,这样自己心里才不会愧疚。
强强和亮亮渐渐长大,亲戚们却发现,原本差不多调皮捣蛋的两个孩子,强强却越发表现突出,不仅成绩好,品行和性格都很好。
亮亮不爱学习,上初中更是迷上了电子游戏,勉强上了高中,更是整天游戏不离手,二表哥两口子心里着急,却除了骂亮亮,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一次高考让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凸显出来,二表哥才后悔地说:“我一直以为孩子大了就知道学习了,没有想到越不管孩子越不让管,怪我没有教育好孩子啊!”
孩子总会一天一天长大,但是有没有经过父母的经心教育,长大成人的孩子之间必然是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跟同样的两棵小树苗一样,一棵经过园丁的认真培育,该浇水就浇水,该修剪就修剪,另一棵却让他野蛮生长,结果肯定大不相同。
【3】
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有人可能会说,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也没有经验啊!但是更有很多年轻的父母,即使知道自己没有经验,还是不愿意学习养孩子的方法。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与时俱进应该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当父母更是应该如此,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转变旧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那么乖那么听话了,他们有很强的自我观念,要想让孩子信服你,父母必须有对付得了他们的正确方法。
不要以为很多年轻的父母观念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其实有很多人抱着旧观念不放,比如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陈腐观念。
父母们必须转变旧有的观念,愿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当你能够明白很多关于教育的新理念以后,你才能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
多途径学习,掌握更多教育方法。
有父母抱怨说工作太忙,哪有时间再去学习,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学习的途径很多,比如关注教育类的公号,多浏览教育论坛,加几个家长交流群。
只要你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跟教育专家交流,而跟同龄孩子的家长多沟通,可以让你明白很多孩子的共性问题,这样跟孩子交流起来才不会有障碍。
尊重孩子的个性,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切身感受孩子的情绪,这些教育方法都应该是家长掌握的,而只有多途径学习你才会明白这些道理。
善于观察分析,寻找适合你家孩子的教育途径。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和人格,父母们在掌握普遍适用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要慢慢摸索到适合你家孩子的教育途径。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要善于观察分析,观察你家孩子的个性气质,分析孩子的性格特征,外向内向,或者活泼文静,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性。
对于外向活泼型的孩子,父母应该以严格要求为主鼓励为辅;对于内向文静型的孩子,父母应该以鼓励支持为主严厉为辅。
【4】
有人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教育的过程。
父母的自我教育不仅是言传身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更应该是多关注教育动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学习教育方法。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如果说,孩子是天使,那么父母不是上帝,而只是天使的守护者。
父母作为孩子的守护者,更是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我们的职责不是把孩子养大就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成为真正的人。
而要想把孩子培养好,就需要父母能够保持学习的状态,愿意多学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