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桥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23:43 被阅读0次

庐江县城东有一座古老的5孔青石桥,这便是史志记载的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捧檄桥。此桥始建于汉代以前、古名临仙桥,后来之所以更名为捧檄桥,是因为著名孝子毛义曾在此演绎了一则捧檄归隐的故事。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庐江人,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年少便以为他人放牧为生,箪食瓢饮,奉养其母。母病伺候汤药,曾割股疗疾。因孝行被乡里举为贤良,朝廷得知,送檄文赏封他为安阳县令为了安慰母亲,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时隔不久,母亲病逝,朝廷派员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发愿为母守孝,不再为官。毛义行孝且不贪利禄,世人称道,便改临仙桥为捧檄桥,并刻碑石记之。

毛义葬母后,隐居县城东60里处一山洞,潜心读书。其洞广9尺、深3尺余,两头有门,内有石桌、石凳,洞中有诗壁。后人为纪念毛义,便称此山为毛公山,其读书的山洞叫毛公洞。明嘉靖五年(1526年),庐江知县周良会令人在毛公洞前山的山坡上修建毛公书院,请当时有名望的塾师教授“乡之俊秀”(该书院毁于明末战乱)。明万历年间,邑人又在捧檄桥西南地建毛公祠(清初又将该祠移建于县城城北,遗址尚存),春秋奉祀。当时,庐江县城如有谁家子女不孝,其街坊邻居便将他们带到毛公祠前,先讲上一段“毛公捧檄”的故事,再将他们领到捧微桥下,令他们喝一口桥下河里的水,使他们洗净灵魂,改非悟孝

捧檄桥后因年久失修,桥身毁环。清光绪三年(1877年),著名淮军将领吴长庆(庐江具沙溪乡人),捐资将此桥重修为5孔青石桥。桥身高夫雄伟,造型朴。正桥长46米,宽6.7米,中孔度6.3米,桥面两侧为石雕栏杆,并于桥头重树“棒微桥”碑石,碑之两侧刻楹联曰:“捧出真心归大隐;来强喜慰。”

捧檄桥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庐江具人民政府公布此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选自本人主编的《巢湖人文景观》)

相关文章

  • 捧檄桥

    庐江县城东有一座古老的5孔青石桥,这便是史志记载的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捧檄桥。此桥始建于汉代以前、古名临仙桥,后来之...

  • 伟人故居

    伟人故居 (陕西)李良鹏 绿绕韶山几多重, 门前潭影似蛟龙。 注经世业出天子, 捧檄家声举世雄。

  •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

  • 李良鹏诗文选

    伟人故居 (陕西)李良鹏/文 绿绕韶山几多重, 门前潭影似蛟龙。 注经世业出天子, 捧檄家声举世雄。

  • 经典故事124捧檄毛义

    经典故事124 捧檄毛义 毛义家里很穷,但对父母非常孝顺。南阳人张奉仰慕毛义的名声,特地前去拜访。 两人刚在客厅分...

  • 《资治通鉴》327:任何时候,提高自己的本事才是立身之道(第六王

    学习内容: 【原文】 有星孛于北斗。 平昌公模遣将军宋胄趣河桥。 十一月,立节将军周权,诈被檄,自称平西将军,复立...

  • 光绪初年《介休县志》序——作者:知县卢寿昌,翻译者:太荒痴人

    丙子八月,余捧檄来摄县事,时旱灾已成,发仓赈贷矣。丁丑、戊寅旱弥甚。己卯麦熟,民始稍稍有生气,方幸得以咨访遗黎之疾...

  • 【1700】毛义:词人犹记得当年捧檄之举

    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东汉时期有诸多饱学之士,即便家境贫寒也无碍于他们磨砺出可贵的品行,时不时就会有...

  • 伐妖檄

    庐阳有妖,自号一怪。怪之能,渊深难测,海莫形其广也。盘踞简村,呼啸纵横,油勺舞处,神鬼辟易,望风而遁。偏其长袖善舞...

  • 浮生檄记

    签完字,按了红手印,用纸巾攥在手里使劲揉搓,生怕擦不净留在指尖的一点红。内心怀着踏实而又忐忑,平静而又波澜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捧檄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sm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