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 [美]奈德·约翰逊
22个笔记
第2章 “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顾问型父母
>> 第2章
“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顾问型父母
>> 今天班儿上得如何?你手上那个项目还顺利吗?你要知道,认真对待工作特重要,对吧?我的意思是,我知道工作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有趣,但你真的应该考虑更上一层楼,这样你将来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我看你好像一直都没尽全力。我感觉你也许该再努努力。
>> 这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你自己的生活,而你自己现在的付出,决定了你自己的将来。
>> “家庭作业之战”
>> “为作业而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三个主要原因来加以解释:
>> 首先,你可能会发现,在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上,你甚至在逼着孩子执行一些连你自己都未必认同的规则与态度。
>> 更基本的目标:培养一个有好奇心、能自主学习的人。
>> 其次,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倘若父母比他们的孩子还要用劲,那他们的孩子只会每况愈下,而非逐渐变强。
>> (1)你不能让你的孩子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2)你不能让你的孩子想要他们本不想要的东西。
(3)你不能让你的孩子不想要他们本想要的东西。
(4)让他们想要他们想要的东西,不想要他们不想要的东西,至少在当下没什么不好。
>> 有时候,我们通过那些实打实的限制,或者告之以严重后果之类的手段,来阻止青少年做一些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我们甚至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比如将他们连骂带打地强行带去看牙医;除此之外,我们有时会重新拟定个“协议”,给哪些行为扣上一个帽子,以努力争取孩子的合作;我们甚至还曾经尝试在威逼之外,通过种种利诱来驱使他们。但事实是,你并不能真正做到强人所难。
>> 这就像恐惧感对人产生影响的机制——因恐惧而来的短期动机的确会让你跑得快,但又有谁能在这种长期的负面影响下好好生活呢?
>> 他们的这个问题反映了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家长倾向于认为只有两种方式来对待孩子:要么专制,要么宽容。专制的父母强调孩子的顺从,宽容的父母则认可孩子自身幸福的重要性,力求满足孩子的愿望,来让他们快乐。
>> 她愿意尽自己所能来提供帮助,她也会为此留出专门的时间。她确保孩子能有个安静的房间,以便不受打扰地学习。
>> 为什么大脑喜欢顾问模型
>> 阶段1:无意识地无能。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我挺不错的。我不需要学习数学,我本来就会。”但实际来看,他并不会。作为顾问,这可是最容易“越轨”的时候。你已经可以猜到他肯定会考砸,而你同时还想帮助他免于失败。但是,在他已经明确表示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你就算提供了帮助,其实也无法启发或开导他,事实上,你压根也不应该这样做。说白了,这个孩子终归还是会“爆炸”的……但接下来,他就会继续前进,只要你能帮他弄明白一个道理: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失败,而教训则拥有长远的价值。
阶段2:有意识地无能。这时候,孩子会这么想:“哇!好吧,这事比我想象的要更难,看来我得用点功夫来学习数学了。”他就算还没有采取什么实际举措,也已经打心眼儿里知道这一点。为此,他通常会采取下一步行动,如你所知,那就是去学习。
阶段3:有意识地胜任。孩子在这时候开始认为:“我真的花心思学习过了,我知道我的数学考试肯定成绩不错。”说得没错,当我们的孩子到这个阶段时,我们通常都非常高兴。不过,各位,这都是理想状态。
阶段4:不自觉地胜任。让我们把时间快进20年,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成了家长。他的数学学了很久,甚至已经运用自如,都不需要怎么多费脑子,于是他开始搞不懂,为什么自家女儿对那些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东西都搞不定。(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大一点的孩子经常比父母更适合当家教。他们在不久前自己刚学完,所以他们记住了那些知识真正完成内化的所有过程。)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能在某些地方“不自觉地胜任”(比如阅读或系鞋带),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必太担心阶段4的事儿。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值得担心的,那就是请注意,你自己在哪里正在“不自觉地胜任”,进而可能影响孩子。
>> 教师可以教导孩子,教练可以训练孩子,辅导员可以跟孩子强调毕业有要求,但是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归宿。对于在学校或生活中其他地方遭遇压力的儿童,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他们即便身处困境之中,也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
>> 想想孩子在玩抓人游戏的时候,会大喊“我到家了”,靠这个来证明他们进入了安全区,可以安心休养,重整旗鼓。当家庭是安全的基地时,青少年和儿童就能更自由地探索,探究外面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而且还伴以健康的方式。
>> “但是……”家长作为顾问的挑战
>> 实话实说,很多孩子都喜欢演奏乐器,也喜欢自己练练,并且在学校里组个小乐队或参加个管弦乐队来玩玩,这本来应该是他们生活中最愉快的事情。至于其他的孩子,即使他们没那么喜欢,其实也并不排斥跟着稍微练练
>> 提供支持感以帮助孩子应对那些失败,并且帮助他把失败看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个无法挽回的终点。
>> 总结
>> 今晚怎么做
• 可以试着问问这些问题:“谁要对此负责?”“这是谁的问题?”
• 想想你家算不算是个“安全港湾”。你们一家人是否经常为吃什么或看什么电视节目而吵架?全家人的情绪温度又是多少?如果你对你的孩子感到沮丧,他自己其实很可能也处于沮丧之中。所以,要问问他的感受和想法。
• 如果一个孩子讨厌、拒绝做功课,你可以提议让孩子在学校一起写作业,找年龄较大的孩子和他一起做作业,或者与孩子的老师聊聊,看能不能减少点强制性作业。如果你的孩子对家庭作业有过于强烈的消极反应,请好好评估一下他的情况,以排除学习障碍等问题。
• 帮助你的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必要时,帮他建立起自己的奖励模式,这样有助于他完成定下的目标。如果他没有达到目标,就以同情的态度回应:“好可惜啊,今晚你没达成目标呢。”但不要发火,或是威胁说要罚他之类的话。你的目的是要帮助他培养出自我激励的能力。
• 表达出你对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