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三章,阅读时间98分钟
今天的收获:一个是缙绅会议,这是贵族、僧侣(东正)和市民阶层共同参加的会议,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任沙皇米哈伊尔,就是通过1913年的缙绅会议选举出来的。
然后是《会议法典》,这是1649年缙绅会议所提出来的,也正是这部法典确立了著名的的农奴制。在这里还有一句话,如果你有过历史系考研的经历,看到这个词,是不是有一种莫名的懵圈?因为没有明显的标志字词,不好猜测它是那个时期,哪个国家的,是不是?
我们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点?因为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脑袋被砍了,可这跟俄国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西欧国家崛起之后,开始了向海外扩张,发展贸易的过程,其中有一些人就到了俄罗斯境内,干什么?皮毛生意。要知道西伯利亚气候寒冷,动物都带有厚厚的皮毛。这种皮毛生意是沙皇俄国重要的财政税收,在这个时候,沙皇趁着这个当口驱逐了这些英国商人,原因应该是看到了他们的野心。
你品品,是不是有点像:1792年,英国的马嘎尔尼拜见乾隆的时候,也是这个待遇,那么你说乾隆真是老糊涂了,不愿与外商合作,发展贸易?
说回到俄罗斯当中,在西欧的眼里,俄罗斯一直是落后的象征。这里面原因很多,先天的:俄罗斯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农业比较脆弱,说是农民,其实也是隔一段时间就迁到别的地方再开一块地,随便种点。人祸:13世纪,蒙古的钦察汗国统治了这里大概两百年左右,给当地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人口锐减,城市毁坏,一直过了三百多年才慢慢恢复过来。然后是制度,农奴制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更多的还得看后面的沙皇们又弄出了啥影响广泛的制度制度,所以后面就到了著名的彼得一世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