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四章,阅读时间122分钟。
我们终于要聊到著名的彼得大帝了,在此之前有一点需要指明一下,就是“沙皇”这个词。(不是《英雄联盟》里的沙漠皇帝昂)这个“沙”是罗马共和国后期凯撒的称号,当时的俄国自称第三罗马,那么第一和第二分别是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相对应的就是后面那个希特勒所创建的第三帝国,第一和第二分别是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19世纪被拿破仑灭掉)。看来这个历史正统性,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其重要性,唯一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外国的正统性宫殿里,有基督教的支柱。而中国没有。
今日的收获主要是北方战争,那是在十七世纪末期,俄国和瑞典打的,今天的瑞典算不上是一个大国,但在当时却是幅员辽阔,几乎“包围了”波罗的海,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打赢了,占领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大片领土,俄国的法宝很简单,就是征兵制,抓壮丁,强征入伍。不光是贫苦农民,贵族也不例外,虽然他们日后要当军官,要当将军,但是军事训练可一点都没少。
说回到今天的重点彼得大帝上,他所处的时代,法国有太阳王路易十四,清朝有著名的康熙皇帝。关于路易十四我个人不熟,所以就比较另外的两个人了,不难看出,虽然处在同时代,两人的遭遇高度相似(少年继位,除掉权臣),但是执政风格截然不同,康熙皇帝给人一种宽仁儒雅的印象,彼得则是脸上写着强权二字,动不动就颁布强制命令,关于这一点我们下边再聊。同时彼得一世还半公开地出访了西欧的各个国家,大开眼界,回国以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政、经、文、军等各个方面,还修建了著名的城市圣彼得堡,并迁都到了那里。
营造圣彼得堡的过程非常艰难,因为这是一片靠海的沼泽地,在这里建称要从各个地方运送大量的土方石料才行,为此征用了大批民工,不少人惨死。彼得修建此城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二是发展海军,这可能也是逐渐意识到随着世界的发展,海洋将承担重要作用,俄罗斯想要变成强国,必须要从海洋上下功夫。
最后一点,我们该怎样看待彼得大帝呢?或者换一种问法,什么才是好皇帝?这问题够直接吧。我的答案是,要看这个皇帝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后世的发展,所颁布的制度发令,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好的影响,皇帝个人的品行,比如说有几个妃嫔啥的,应该居于次要位置,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会越来越弱,只会提现在软宣传上面。从这个角度我们去看彼得大帝,会发现这是明显的功大于过,虽然他生前因为强制令,树敌过多,跟皇后皇子们关系不好,但的政策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今天再问俄罗斯人民,他们都会对彼得大帝充满了赞美之词。
明天,就到了另一个有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