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今夜的月亮,仍如前日一样又明又亮。中秋过后又连国庆,喜是双喜,节是双节,是否收获的幸福与快乐也是叠加的?
人世万千,心怀各一,窗外十月的温风早已铺满凉意,有人觉得热,有人觉得冷,冷暖不能与共,只有自知的感觉最恰当。就像同样的幸福与快乐赋予不同的人一样,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你永远不会知道。
从古至今,吟咏月亮的诗词不下千百首,而我唯独喜欢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的开篇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眼前的卷起千重浪花的江水,其波澜壮阔的盛大场景与海的博大胸怀并无二致,一样的壮阔,一样的豪迈。万顷波涛的海水中,雪白的浪花层层卷起,头顶上天空中朗月高悬,亮如白昼,明月与潮声共度。远望壮阔无边波涛万顷的大海都能与明月竟渡,那么心中的春江潮水又怎能没有它来辐照呢。不同的故乡与他乡,头顶上高悬的却永远是同一个月亮。
窗外的车流声,爆竹声,人语声交杂相映,室内的小九哥此刻正辗转于床上与底下。门口偶尔夹杂的脚步声总会引起它的警觉,偶尔也会非常负责任的抬起头来“汪汪”叫两声。它的幸福就是有人陪,能逛街,吃美食,睡大觉。而人的幸福却纷纭不一。
就像此刻,我觉得能在月圆之夜,双节之喜的陪衬下,能有凉风越窗而过,能看到皓月当空的美景,能听到远处隐隐约约的爆竹声就是最幸福快意的事。
忽然记起早上带小九哥出去时看到的一幕,昌盛路那条主街上,往来交替的车流中,十几辆高档豪华车披红挂彩穿行而过。而就在喜庆车流的后边,哀乐声由远及近,仔细看时,一辆黑色灵车,倒车镜上却与前面婚车截然相反的披着白衣。
最近迷上了作家刘震云,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言语中的幽默,往深层次说是被他那种把任何苦难都能化于无形的旷达所感染。
有一次记者采访中他谈到:有人认为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其实我是我们村最不幽默的人。如果寻找幽默,大家可以到河南。河南自古灾难比较多,这人的态度他特别的幽默。老张要死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老李,老李三天前就饿死了,嗨我比老李多活了三天,值了。我不是潘金莲里李雪莲想去上吊,上吊的话她就到一个桃林里边,把绳子拴在桃树上,蹬了脚下的石头就吊在那,突然有人把她的腿给抱住说:“大姐,哎,咱俩也没仇啊,你不能这么害我。”“我死不死跟你有什么关系?”被强制抱下树的潘金莲气愤的说。
“关系太大了,因为这个桃林是我承包的,现在桃卖不出去都要大家来采摘,知道这有吊死鬼谁还会来呢?”那桃林主人气喘吁吁的说道。
潘金莲迷茫的问他:“那我到那去死呢?”男人指了指前方说:“去前边,那片果园,是老曹承包的,他跟我是仇人,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功夫。俗话说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个时候的李雪莲哭了,接着它又笑了,这个时候她就不上吊了。
刘震云说:“人间多少事,两三笑话,你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严肃,严肃就会变成一块铁;你用幽默的态度来对待严肃,严肃就会变成一块冰,掉到幽默的大海里它就融化了。”说到这,刘震云又用反问的语气来了句:“真正的幽默是从哪来?”“真正的幽默是用悲剧来。”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间因果轮回的常态,看淡了,看开了,无论生与死,天边高悬的明月仍旧像张若虚那首《春江花月夜》里写的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心亮了,一切都亮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