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时期,有许许多多的诗人词人。最有名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苏轼。
1,
初中时,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阙词是在中秋夜,作者对弟弟思念之情。那时候只是背,还没有完全理解其情感,但很喜欢这种意境,特别是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后来读了他更多的作品,如《定风波》,读懂了作者的那份淡然,对失意苦闷,对一切无奈后,他还是那么超然,从容。就象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是那么悲壮,那么豪迈,那么有气势。胸怀的宽广让人钦佩。
《临江仙》中“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渲染作者的醉意,借酒解愁后的思想活动。“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道出了作者被摒后的失意,心中的淡然和意向,江海寄余生。
欣赏苏东坡的很多很多的作品,我们陶醉其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2,
苏东坡是幸运的,他这一生中有三位女子对他的爱,对他的真心。
在18岁那年,苏东坡奉父母之命与16岁的王弗结婚。两个人虽然是父母做主结的婚,但婚后两个人恩恩爱爱,吟诗作对,举案齐眉。十年后,王弗去世。所以有了后来的那篇有名的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作者是那么直白,率真。一般人写给妻子,情人,红颜,都会写有多爱有多思念对方,没想到作者写给原配时,来一句“不思量”。初读时有不解,后来长大,逐渐理解作者这份感情。不思量,自难忘。使我想起陈奕迅,王菲两个人合唱的《因为爱情》中唱的:突然忘了,我还在爱着你。
如果没有爱得那么深那么切,就不能理解这是一份爱到骨子里的爱。它是无时无刻,时时刻刻在爱。用“不思量,自难忘”来写,就是如此恰当。
这也是一直以来别人写给情人写给红颜知己,而这是唯一写给原配的诗。
苏东坡第二任爱人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和苏东坡生活了25年,也是最幸福的25年。她陪他经历了几次被摒官又升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那次,苏东坡被陷害入狱,她因为担心丈夫,什么诗篇什么功名利禄,都不要,只要丈夫好好的。所以她含泪烧掉了苏东坡三份之二的诗稿。最后,她还是等回了平冤出狱的丈夫。她与苏东坡相伴25年,后先苏东坡而去。
第三任妻子是王朝云,她小他26岁。有一次苏东坡到歌妓馆听歌,遇到了12岁的朝云。那时的妓馆是纯粹的唱歌弹奏的地方,是很多文人墨客经常去的场所,那里没有一点性方面的行为。苏东坡被朝云的才情吸引。
苏东坡问朝云:你几岁来这里?
朝云说:八岁。
苏东坡问:你快乐吗?
朝云撇着嘴,没有回答。
苏东坡又问:你愿不愿意跟我走?
朝云听了,点点头。
就这样,他们在一起了,朝云是他的妻子又是他的知已。
有一次,苏东坡挺着肚子问朋友:你们说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
朋友都说:是动人诗篇是美妙的词句。
苏东坡问朝云,朝云说:是满腹牢骚。
苏东坡听后哈哈大笑,说:知我朝云亦。
后来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却在被召回京城的颠簸的路上夭折了,朝云也因此悲痛欲绝,一病不起,最后也先苏东坡走了。
一生中有三位这么爱他,全心全意爱他的女人,是何其幸运阿!
3,
苏东坡他不但文学著作到了巅峰,而且他的功职造福人民更是举不胜举。
在杭州,他清理运河的淤泥,新建新水库,清理西湖,建苏堤,兴建三潭印月,赈济灾民,建医院等。
在广东惠州,他又兴修水利,兴办教育。
来到儋州,他把自己活成儋州人,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赏尽海南的奇异风光,深爱上这片南荒之土。他还办学堂,介学风,成为这里的文化开拓者,播种人。于是儋州有一种村叫东坡村;有一种井叫东坡井;有一种田叫东坡田;有一种帽叫东坡帽;有一种语言叫东坡话……
在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他失意苦闷,却活得轻松潇洒;他经济拮据,却过得有滋有味。在这里,他成就了文学巅峰,塑造了伟大的人格,达到了超然的人生境界。
我喜欢苏东坡的诗词,更喜欢他的那份淡然,从容,超然。还喜欢他在逆境中仍保持对大自然那份天真的童趣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