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袭击、性骚扰、虐待、意外事故、侵入性医疗手段、自然灾难、亲人丧失。
有机体面对上述震感事件能够改变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平衡性。使得对这类特殊事件的记忆占统治地位,破坏对其他经历的记忆,也破坏对当下时刻的感知和感受。过去的暴行产生的结果是干扰了人们对新的或熟悉情景的注意力。
我们的主观体验中总是包含躯体感受的部分,就是躯体体验包含着心灵感受的部分。
大脑程序由内心体验所编制,内心体验由躯体表现出来。例如愤怒时我们握拳、咬牙切齿;恐惧时呼吸变浅、肌肉紧绷。
人的思维和情感总会随肌肉紧张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改变习惯的模式,必须改变身体的循环,这种循环联结着感觉、思想、记忆和行为。
心理创伤的痕迹不是被储存为过去发生的坏事情的描述,而是被体验为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身体感觉,这种威胁会被感知为发生在此时此刻。
一.创伤和记忆
1.1、记忆概述
亚里士多德:我们都是一系列记忆烙下的产物。用我的话说:人是记忆的连续体。
记忆形成了自我认同的基础,帮助我们定义什么对于人类是有意义的。记忆就像指南针指引我们走过新的旅程,在新的体验来临时,记忆提供一个背景环境。例如学习新的舞蹈,和陌生人建立关系,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时,我们一方面利用过往记忆中的经验,一方面组织新的信息。
记忆最显著特点是,会被身体感觉和情绪所渲染。记忆中的情绪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开始和增强的动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模式,情感、行为、知觉的输入,以及从过往经验中建构、满足当前需要的记忆痕迹。
补充:三位一体脑的概念
简而言之:记忆把握的未来受到我们过去历史的影响。乡村歌手基尔曾这样唱到:“没有不存在于过去的未来”
1.1.1记忆的概念
神经学家这样来描述记忆的神经机制:细胞串联在一起,缠绕在一起,每一个记忆都起源于脑细胞之间联结的变化。
记忆传递是通过神经元的突触之间的化学递质将电信号传递给下一个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接收器)。
1.1.2记忆的分类

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前者是意识中,后者在无意识中,但意识到潜意识这个区分,也不是截然一分为二的,它是个连续轴。
1.1.1外显记忆
1】陈述性记忆
我们脑海中详细信息的分类目录。让我们有意识的记住事物,概念。让我们有条理的回顾一个有开端、有过程和结果的故事。
总体作用是和他人交流互不关联的信息流。可以说是一种语义符号学上的交流,这样的语义的记忆是客观的,没有感受和情绪掺杂其中。
例如:火车、电脑、自行车这些概念。没有陈述性记忆,我们就无法掌握火的使用方法。技能也就无法传播。
陈述性记忆是相对有序且整齐的,主要由大脑皮层负责,是陈述性记忆的操作系统,是载体。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说利用陈述性记忆最多。但以深层次探索为目的的心理动力学来说,就意义很小。
陈述性记忆也可以说是冰冷的。
2】情境记忆 (自传体记忆)
可以说是温暖,触摸起来有温度的。因为情境记忆通常会融入情绪基调和活力。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它将理性(外显/陈述性记忆)和非理性(内隐/情绪记忆)动态的联结起来。这种联结促成了条理清晰的个人故事。
原始的情绪,微妙的感受、事实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从创伤转化为一种建立在新的体验,信息和可能性上开放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情境记忆不是主动唤起的,某种程度上它是自发出现的,就像生活中的小插曲。一般它会传递一些模糊的情感基调,朦胧如梦幻。
情境记忆比陈述性记忆更加自动化,更引人注目和让人愉快。
例如有一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突然有人拍了你的肩膀一样,你转头一看,第一眼你觉得你不认识,然后你再一看,是你多年之前的某个朋友。 也许在那一刻过去的经历很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也许你无法回忆起某个时期的全部内容,但是你和这位老友之间的一些轶事你感觉历历在目的感觉。
情境记忆帮助我们定位时间和空间。从过去经历中挑选突出而有利的结果进入到未来。动物中也有很多表现。例如老马识途,采蜂蜜的工蜂,能记得花在哪里,能采取最近的路线。
人们普遍相信我们最早的情境记忆可以追溯到3岁左右。此时人类的海马体开始发挥作用。
1.1.2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热烈的,是难以抗拒的。这种记忆无法有意识的唤起,无法像梦境一般地回放。
它是由一系列的感觉、情绪、行为拼接起来的。它总是偷偷出现又消失,很难被我们意识到。可能是一种程序,或者叫行为模式,即身体自动产生的行为。
情绪和程序性记忆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尽管情绪记忆对我们的行为有很大影响,但程序性记忆对我们的生活轨迹有更深层的影响
1】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的功能是为一些重要的经历贴上标签,进行编码,从而为日后能够立刻和有效的提取提供线索。就像书签一样,情绪就是一个信号,帮我们选择和提取某种书本之外的记忆。
当然情绪会和程序性记忆(身体记忆)进行交流,情绪会提供与生存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信息,帮助我们在特定情境中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
情绪记忆通常由当下的情境特征引发,在这个情境中有相似的情绪类型和感受强度。这些情绪在过去曾经由程序性记忆引发。
例如猛冲过来的汽车,我们会紧张,然后跳开。这无疑是为了生存的恰当的行为反应。但一旦创伤事件来临时,反应可能失败。
有研究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共享的积极情绪有很重要的意义。
基于社会基础的情绪发挥着两个首要功能:A)向他人传递信号,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感受B)向自我传递信号,让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这两个功能让两个人互相参与到彼此的感受中,亲密的分享内在世界被称为“主体间性”。情绪让我们分享彼此的感受,感知对方的需要,指导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例如宝宝哭,你就去抱起TA,给TA喂奶。
情绪是一种精确的关系交换,社会情绪的核心作用促进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成为相互合作和传递社会规范的方式。
情绪还可以将我们自我深处的部分连接起来,它作为一种内在线索的一部分。连接了我们的内在感知,以及内在的声音和直觉的一部分,连接着真实的自我。
令人最为烦恼的是一种心理困扰 述情障碍 情感隔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无法对自己的情绪命名,无法用情绪进行交流。这类情况常和心理创伤有关。
2】程序性记忆【身体记忆】
心中已经遗忘的事情,身体从未忘记。---弗洛伊德
如果情绪记忆比喻为旗帜,身体记忆就是冲动和身体内部感觉,它能告诉我们如何做出各种动作和完成各项技能,例如冲锋还是躲藏。
程序性记忆分为3个大类
A)习得的动作
骑自行车,性交、通过练习这些行为模式被大脑的高级区域不断修正。
这些技能的学习经历了大量的尝试和犯错。它不需要我们掌握物理和数学的外显知识。很多电影总是上演失忆后仍能用刀或开枪等桥段。
B)与强大的应激反应相关
当我们在面对威胁时唤醒基本的生存本能,例如战斗、逃跑、僵直;收缩退缩,以及设立和维护自己的领土边界。
这些强烈的本能反应在创伤记忆的形成和解决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趋近和回避
吸引和排斥,我们可能趋近促进我们成长的东西,回避带来伤害的东西。
趋近机制包括:伸展、靠近;这个模式包括靠近与我们亲密的人获得生命中想要得到的东西
回避机制包括僵硬、退缩。也是一种排斥,包括避免品尝不对劲食物,回避对我们情绪上有敌意的人。
趋近和回避的行为模式形成了我们生命中基本的原始动力,它是生命有机体的行动蓝图。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指南针。它的功能就像红绿灯。
很简单的例子,有时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我们自然身体有时会产生一个反应,或者是恐惧,或者是恐慌。或者我们遇到某一个领导,我们会紧张。如果是一个童年时期的熟人,也许你想不起来对方是谁,但一开始你可能也有明显的反应,能够分辨出对方是敌是友。直到你能回忆起一些过去,这部分程序性记忆转为情境记忆,进而你能描述,转为外显陈述性记忆。
著名的神经病学顾问安东尼奥设计了一个实验---“好警察、坏警察”。
几组护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一个叫大卫的人, 例如一组是友好的,乐于助人的。 一组是不友好的,第三组是中立的,不冷不热的
注:大卫是一个大脑边缘系统受损的人,日常行为都正常,认知能力也是正常的。但当事情涉及情绪和体验时,大卫就出现一些反应,例如遇到不友好的人,身体开始发抖,甚至僵直。
然后大卫被邀请做一个指认活动。观看4组照片。 分别是上面三组人 加了一组从未出现的人。
结果:大卫身体趋向和选择动作都靠近友好的人-认做好警察,回避不友好的人-当做坏警察。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对过去遇到的人,我们有很好的程序性记忆。
大脑颞叶严重损伤的一个结果就是大卫失去了我们记录情感和关系的部分。这部分对应的大脑部位是杏仁核和海马体。这部分涉及情绪、短时记忆和学习技能。但大卫能作出趋近或回避的行为,这说明这部分能力未受损,这部分推理发生在脑干中,包括丘脑、小脑、非自主椎体外动力系统。
从内隐记忆转化为外显记忆的能力,从较少的觉知到更多的觉察能力,是整合创伤经历的一个重大议题。
1.2、内隐记忆和创伤的结构
1.2.1内隐记忆
在所有的记忆子系统中,内隐记忆,尤其是其中的程序性记忆,本能的生存反应是最深层次,无法阻挡的。在面对威胁和压力时,它会先于其他内隐和外显记忆作出反应。
例子1:
当我们在学骑自行车过程中如果不幸压到石头而跌倒,可能我们的平衡受到干扰,下次也许我们会恐惧。如果我们基于本能反应去回避,不在练习,或者作出过度反应。这都不是最好的。这也是程序性记忆带来的糟糕状况的例子, 我学开车都延迟了很多年,因为我小时候学开摩托差点出事。拖延症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创伤记忆。
持续存在的非适应性程序和情绪记忆是所有创伤形成的核心机制,也是许多社会和关系问题的形成原因。
例子2:
安娜童年时遭到继父性侵,在她成年后当丈夫爱抚她时,她感觉到身体是僵硬的,退缩的,并最终在恐惧和厌恶中奔溃了。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由于本能带来的偏差会把表面的相似性看做是危险的象征。
情绪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信号的作用,会提醒我们危险的来临。情绪并不都是坏的。但当极高的激活水平和强烈的情绪接管了大脑,他们就会扭开开关。将我们的模式调整到程序性的生存模式下。战斗或逃跑模式启动,或者让我们陷入羞耻、恐慌、绝望的深渊里。
程序性记忆是保护我们生存,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作出迅速的反应。但是有时候可能也会出现偏差。例如狼来了的故事。同时还会出现漏报,
就是事实上是有危险,但我们当做没事发生。可能也会让我们遭遇致命的危险,甚至死亡。不过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从进化优势的角度看,第一时间自动化的假定是致命威胁依然是更好的。
所以需要我们主动的将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到放松而警觉的流动状态中。如果我们能够后退一步,观察并减轻这些情绪的紧张度,我们就存在选择和修正生存反应本身的可能性。
没有现在和未来,只有过去,一遍又一遍上演。---尤金-奥尼尔
创伤记忆是固定和静止的,这些深刻的记忆痕迹镌刻在受害者的大脑、身体和心灵上。
通过研究发现 普通记忆和创伤记忆之间的差异是负责建立"自传体记忆"的大脑系统损坏的结果。
我们需要明白记忆以多种形式存在,不同的记忆系统必须共同合作才能产生有效的功能运转。
通过大脑扫描,我们从躯体自我部分观察到单独的神经束:PTSD患者在负责自我觉知(内侧前额叶)和身体觉知(脑岛)的大脑区域会出现面积缩减--身心灵学会自我关闭,这种关闭承担巨大代价,传递痛苦和焦虑的大脑区域同时也负责传递快乐、意志力的感受和相关的情绪联结。
创伤记忆是一种内隐的,由身体和大脑共同运载的,感觉、情绪和行为的混合物。不像故事记忆,而是像躯体自动化运行那样,一种心理自动化的机制。
创伤记忆常以片段式的记忆碎片形式出现,例如难以整合的感觉、情绪、影像、气味、味道、想法等。例如一次重大事故幸存者,在加油站闻到汽油味道时,心跳加速和恐慌感包围。
创伤记忆可能会表现为无意识的行为,例如反复经历意外事故,无意识的让自己暴露于危险的境地。
很多童年期受过性侵的儿童,成年后做了妓女。一些战争老兵退役后,立刻申请加入反恐队,他们沉溺于兴奋与危险中
人与人之间都可能受彼此内隐的情绪性记忆影响而神奇的吸引或排斥。这些程序性记忆可能来自和早期的父母依恋关系,肯能来自童年或青少年期的发展性创伤的烙印或痕迹。治疗师总是能在临床上观察到这种移情混乱。我们每个人都携带了我们由过去经历组成的人生脚本,我们可能选择和父母很像的人做伴侣。
有时候因为我们缺乏自我认识,我们从他人的反映中寻找自我认同,就像过去我们从父母那里寻求认同一样。我们带着渴望,带着锯齿状的伤口,沉溺于安全的港湾和臂弯,而对方可能也在我们身上寻求同样的安慰。这种向他人投射不是一个适应的策略,最终可能在失望和互相指责中分崩离析。我们应该学会看到对方本来的样子。
1.2.2、创伤结构

1)引起注意并有所戒备 与好奇心有关
2)变的紧张并定位方向,与聚焦注意力、产生兴趣和准备状态有关
3)评估,与强烈的兴趣、冲动有关。我们基因里的记忆库和个人经历为评估提供信息
4)趋近或回避,与愉快和不愉快的感觉有关,在更强烈的刺激下,出现不可阻挡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恐惧,进而爆发出全部力量的反应,僵直或崩溃。
5)战斗或逃跑 害怕的体验。肾上腺素会激发能量去应对紧急情况。
6)僵直,当上一个反应带给我们挫败感时,就呆住了,与恐惧的感受有关
7)蜷缩和情绪崩溃 ,与令人惊恐的无助感和绝望感有关。这时我们的躯体和心灵彻底崩溃,新陈代谢停止。这种停止状态会通过原始的(无髓鞘的)副交感神经经过迷走神经传达。这种状态下,油门和刹车同时踩了下去。我们处在过度唤起和无法唤起状态中,不知所措,处于爆发阶段时,就陷入了创伤的深渊里。
如果治疗师没有很好的掌握创伤记忆的多维结构,就像它存储在大脑中也发生在躯体内,治疗师就容易陷入模糊和不确定的沼泽中挣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