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陉山夜话》胡长喜随笔集读书散文
《陉山夜话》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陉山夜话》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作者: 胡长溪 | 来源:发表于2017-07-11 21:52 被阅读396次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说书不说书,先学习毛主席语录”……

    《陉山夜话》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村中心,马灯下,一群穿着破旧衣服的男女老少农民,和一群孩子,围着一两个说书艺人。

    《陉山夜话》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说书的大部分是为糊口的盲人,一手扶着弦子的弦,一手打着简板拉着弦子的弓,抽空还打鼓,一支脚踩打着锣,一个人就是小型乐队。沧桑沙哑浑厚的老男人的声音,伴着悠扬略显悲壮的弦子声,唱一段,说一段,把不识几个字的农民带到遥远的宋朝岳飞抗金战场。杨家将,岳家军,一个个保家卫国,忠臣孝子。《包公案》、《狄公案》曲折扣人心弦。《三国演义》、《三侠五义》、《隋唐演义》英雄辈出,气荡山河。

    《陉山夜话》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夜已深了,说书人多次加演后,不说了。路上我一直在想:展昭深夜潜入皇宫,有御林军过来,会发生什么?他能盗走宝物吗?……

            在收音机、电影、电视没有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说书艺人的口口相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鸿篇大作都是许许多多说书艺人不断改编加工后的结晶。

            关于许昌杜寨书会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东汉前,外戚王莽篡权,追杀汉室刘秀。正月十三,撵刘秀至许昌杜寨村北河边,经说书艺人指引躲入芦苇荡,把追兵引走。刘秀称帝后,降旨全国说书艺人正月十三在许昌杜寨亮书,暗中寻找救命恩人。虽然没有找到救命恩人,正月十三杜寨亮书就成了传统。

          说书的艺术形式不断发展,才有了各种戏曲。许昌是戏曲之乡,越调、梆子、坠子,附近的道情、四平调都是说书形式的发展。

            我的一点点文学爱好就在昏暗的马灯下生了根发了芽。

          许多年后,如果遇到拉弦子的艺人,我都会给他几块钱,听听遥远的天籁之音,我的心顿时就静了下来。

          农历正月十三,许昌杜寨书会,基本上每年都会去听。前年约几个朋友专门去宝丰马街听书。

            老家有庙会,我和同村同学邀请了两班说书艺人助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歌舞或者《大话西游》、《传奇》等网络游戏,老人们忙着做饭,可惜,听的人很少。

            新的娱乐项目不断冲击着古老的民间艺术,悠扬略显沧桑悲壮荡气回肠的弦子声还能听到吗?

            我坚信,在乡村,在田野边,有一群民间艺人,在坚守着心中的艺术,传播着忠臣孝子,传播着仁义礼智信,传播着真善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胡长溪:杜寨书会是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 李彩虹_bf69: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儿时的我很喜欢听书,说书的啥时候散场我啥时候走人。现在再也没有听过,挺怀念过去。同学,啥时候再听书,邀上一块儿去?😄
        胡长溪: @李彩虹_bf69

        刚刚修改一次,增加了一些东西。请指正。
        胡长溪: @李彩虹_bf69
        好的,每年正月十三,苏桥杜寨
      • 王了一一:现在这样的说书人难得一见了!

      本文标题:《陉山夜话》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fv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