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校?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什么把基础教育锁定在18岁结束?你的思维有没有为这个问题做过些许停留?
说实在,我没有,直到看到李希贵校长的书------《学校如何运转》中的第二章“教育教学一线”中的提问。我对教育没有研究,但被书中非常平和而又充满人性光辉的观点所打动。
李校长在书中说,基础教育阶段把孩子送到学校,根本原因是要把孩子尚不成熟的时间留在学校了,交给老师们陪伴和引导。在这段成长期里,孩子的情商,智商错综发展,动力系统、制衡系统错位生成,稍不留意,就会掉入陷阱,跌入沟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是孩子犯错误的地方,在这里,犯错误的成本最低。
而现实的学校模式,校园内的过度管理和“好孩子”的模式,让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减少了,或者说,学校里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把犯错误当成“洪水猛兽”,致使学生在老师人前身后的表现不一。当孩子以表演的姿态出现在老师面前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发现真实的学生,而错过很多让孩子内心主动接受“规则意识”教育的时机,“小心翼翼型”和“反叛不羁型”其实都是过度管理的产物。在过度管理的环境中,成长很容易窒息。
李校长还说,在传统的校园里,学生没有公共空间,每个空间都是有功能性的,都有明确地规定动作,学生们缺少一些可以挥洒自我,暴露自我和有自选动作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个性是受压抑的。
允许犯错,允许出问题,才是教育的开始。
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犯错的机会太少,一直以“好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总是迎合别人的需要,忽视了许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点燃。那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未来,个性化教学需求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