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刷微博,总能看到关注的某大V因为有孩子之后,因为带娃而被摧残到生不如死。
微信截图_20180520223859.png 微信截图_20180520223839.png 微信截图_20180520223748.png一方面觉得很搞笑,一方面当然也徒生某种对未来的恐惧……
最近半年身边也陆续有同龄的亲人、朋友怀孕,即将踏上这漫漫征程。祝福他们一路走好的同时,翻了翻读书笔记里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素材,觉得可以凑一篇文,送给他们,也给未来鼓点劲。
话说回来,心理学是本人以前很喜欢看的一类书,总幻想着就像看《迷男方法》一样,指望能学到点有实用性的,搞定别人的技巧。后来发现还是太天真。但是放下执念,往另一个叫教育的角度研究一番,发现还是有蛮多收获的。
最早看的跟教育心理相关的书,是高中时候从邻居家借来的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一对家长的完美计划,坚实贯彻了18年,不管是大到挑专业、选学校这样的人生决定,还是小至每天和孩子沟通的行为和话语,都严格按计划进行,居然就真的把自己的女孩教进了世界名校。当时看到真是羡慕之至,嫌弃自家爸妈为什么没有如此远见。
1.jpg这种幼稚的想法一直持续到到前几年看《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第一次知道了“斯金纳的箱子”。斯金纳,美国学者,一个号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实也就是刘亦婷父母的理论奠基人,把程序化的、理性优先于感性的教育方式贯彻到极致。
3.jpg他曾征召(主要是花钱)很多志愿者的婴儿,放进自己精心打造的“育婴箱”里,跟对待小白鼠一样,做奖赏或者惩罚的强化实验。甚至直接把自己年幼的女儿放上试验台。
还曾放出豪言: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特殊环境,我可以保证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
但他最终并没有把自己的几个孩子塑造成成功人士,相反倒是让自己臭名昭著。
关于教育的第三本书,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和儿子郑亚旗“合著”的一本《郑氏父子对话录》。
2.jpg郑渊洁也是个神人,独自撑起了《童话大王》月刊,20年如一日,已经让人啧啧称奇了。又让儿子小学退学,在家开“私塾”,自己编教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讲道理),一教又是十余年。
虽然都说郑亚旗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成功”。但我一直忘不了书里面的一个情节:
郑渊洁说,在1986年,他托关系买了一台直角平面电视。他带着儿子郑亚旗借朋友的车去拉彩电,郑亚旗问他:爸爸,咱这是往哪儿开啊?郑渊洁说:电视要拉到爷爷奶奶家看。他说,当时他说不出更高级的电视名字,就跟儿子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咱们将来还有看原子弹电视的机会。”过了几天,他去市场买了对虾,跟郑亚旗说自己吃虾过敏,为的是让儿子多吃点。郑亚旗就说:“郑渊洁,你吃吧,我将来吃原子弹虾的机会都有!”
教育是个极其复杂又极其有影响效果的话题。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倒不是在看上述那些书的时候,而是在进社会之后,亲眼见到或亲耳听到城里年轻一代家长教出来的孩子,和我回家在乡下遇到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也就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对比出来的差距。
前者带出来的孩子。普遍“更会讲话”,不管是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还是在跟人沟通时候的应变能力。或许很多家长觉得,在公共场合(电梯中,地铁上,公交车里)对让座的老阿姨说一声谢谢,跟不小心碰到的怪蜀黍说一声对不起就是会说话了。
但我碰到的“会讲话”的小孩,是真正能很清晰地跟陌生人表达需求的:“叔叔可以帮我把树枝上的气球够下来吗”,在提要求时,不卑不吭,有礼有节。或者就算是要求被最亲密的爸爸妈妈拒绝,也是不哭不闹。相反的另一种小孩,此刻已经在地上打滚了。
我知道有更可爱的,想要一个小猪佩奇的玩偶,会默默提三次:麻麻,可以买一个玩偶吗。在三番两次被拒绝后,依然不死心,试着换一个思路,提条件:上个星期幼儿园的老师表扬我了,妈妈你可以奖励我一个玩偶吗?
城里碰到的孩子,普遍更有“大人感”。也就是一举一动相比小朋友倒更像个成年人。其实这点跟会说话的原因类似:大人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不是拿权威去斥导他,也不是监护人的权利去控制他。而是待他如朋友,每一件事同他商量,问他的意见,搞清楚他的需求,跟他提前说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对了有什么奖励,做错了又会有什么惩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吃饭。孩子当然没有爱吃饭的天性,上一辈的爷爷奶奶总是宠溺孩子,于是一顿饭慢慢哄,一吃就是个把小时,饭后还辅以零嘴、甜食,孩子吃了零食更不会饿,想吃饭就更难了。
年轻的父母终于学乖了,兴起一种新的做法:定时定点上桌吃饭,不吃饭可以,饿肚子,零食也是没有的。几次三番下来,不吃也得吃。规矩执行好了,习惯自然养成。
也许小时候的教育并不一定像刘亦婷那样指向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一个有教养有素质的幼年人格,肯定会远离困苦、邪恶乃至黑暗。
以下是读书笔记:
关于沟通
给给你们孩子自己做选择, 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说了算 比起直接告诉他们做什么,给他们一个有相同结果导向的选择题是个更好的办法。比如说,与其 命令他们穿上鞋子,问他们“你要穿星际大战球 鞋还是鲨鱼球鞋?”更有效果。
孩子为了玩IPAD而哭,实际上只是一种感情敲诈,如果你给他了,就宣告他敲诈成功,处理感情敲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置之不理,久了他就会感到自讨没趣,让他意识到感情敲诈对你失效了,
蹲下对孩子说话比站着说效果更好,近距离比远距离更好,有肢体接触比无肢体接触更好。
关于教导
经验告诉我,教导孩子也要因时制宜。在关系和气氛紧张的时候,教导会被视为一种评判与否定;关系融洽的时候,在私下里对孩子循循善诱效果会加倍。
落实到育儿这件事上,最有把握的教条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必须保障孩子的生理需求,不能虐待(注意是虐待而不是惩罚),不能抛弃,这些都与常识无异。
关于夸奖
比如,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妨碍自尊!
在前面的儿童研究中,还有一半的结果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另一些因为努力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一些研究者把两者的差异解释为:努力可控,而聪明不可控。但我还有另一个解释:努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充满了开放的可能性。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见了,而且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关于奖赏与惩罚
用大量奖励来激励小孩做事情,不如用微小奖励来激励小孩做事情。用大量奖励,小孩子会觉得:“我是为了奖励才做这件事!”而用微量奖励,小孩子会觉得:“我这样做是因为这件事是正确的,才不是为了奖励呢!”而教育,长远的目标是让孩子修身明理,学会自制,而不是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躲。因此,微小奖励的效果更好。
惩罚之前,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规则,并且确保孩子已经知道这条规则; 2. 接受惩罚,仅仅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违反了规则,
到底什么是懂事?
小孩的沉默,隐忍,恐惧,以及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教会分享
一旦孩子体会到了真正拥有的感觉,自然会乐于与他人分享。
是树立权威,还是沟通与尊重?
因为在小孩小的时候,大人自己没有成为小孩尊重对方,倾听对方的学习榜样,这种“谁强听谁的”的教育观,导致的就是孩子懂事后,不会尊重对方,不会沟通,只会用脾气和音量来让对方听自己的。
因为大人不会倾听孩子的需求,只顾自己要孩子认错,写检讨,不许关门这样的要求,孩子自然也会学到,我可以不顾别人的需求,只顾自己的。
最后是马薇薇的那句名言:
“我做儿女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儿女,我做父母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所以我绝不在自己做儿女的时候期待父母为我做什么……当然也不会期待自己在做父母的时候非要把孩子塑造得多么成功。(后半句是自己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