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时候,似梦似醒的听到像是有人在小声的哼哼着哭,终于醒过来了,发现哭声竟然还在。回过头看,原来是闺女睡醒了没看到我坐在床上马上就要哭出声。赶紧一个翻身下床,半睁着眼爬到她床上搂着她躺下继续睡,生怕她哭出声来把上铺的她哥哥吵醒。迷迷糊糊的刚又要睡着,哥哥蹑手蹑脚的从床上爬下来,懂事的去客厅里自己玩,我看了看已经睡着的妹妹,下床给哥哥拿了件外套帮他穿上....... 就这样,我们的一天开始了。
每天上演“牵手杀”的兄妹俩秋天来了,早晚开始变得有点冷了。每天早上起来,两个孩子刷牙、洗脸、上厕所,我在厨房做早餐,玩一会、换衣服出门上学,简简单单的几件事,开学都一个月了,还是每天都感觉时间很紧张,没有一天是从容出门的。妹妹是刚刚开始幼儿园生活,每天早上,都要大喊着“我不想上幼儿园”,一路从家门口哭到教室门口,但即使再不愿意,在教室门口,也要边哭边和我说一句“妈妈再见”。
记得哥哥小时候,我们还都在美国生活,因为当时工作的关系,每天要把他送到一个美国奶奶家里托管。每天送进奶奶家的时候,他也是一样的要哭闹一场。美国奶奶特别友善,却也是第一次接触中国宝宝。因为美国的孩子普遍都比较独立,早早的就分床睡、上daycare,所以和家长们的分离焦虑不会太严重。哥哥那时候10个多月,每天大哭持续了将近1个月,美国奶奶有一次宽慰我说“别担心,他使劲哭只是为了让你觉得,把他一个人留在这有愧疚感而已。你一旦踏出房门,他就马上停止不哭了”。当时我还以为这只是玩笑话,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老奶奶发来的视频,我前脚走,他后脚就抹抹眼泪笑着玩去了....
现在的妹妹也是一样,每天早上的大哭,惹得全学校的老师都认识她了... 记得看过的上千万篇育儿文章里,有一句话叫做:有一种成长,叫“上幼儿园”。每天清早,妹妹就会“分离焦虑”上身,而家里的大人们,更是会被“孩子要上幼儿园”这种痛折磨。哪怕已经是二宝妈妈,”分离焦虑“来的时候,虽然精神上不太会焦虑,但孩子哭天喊地的时候,也并不轻松多少。
用自家的血泪史,给宝妈们分享一些关于入园分离焦虑的小帖士:(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1. 第一天去幼儿园不哭闹的孩子,不表示没有分离焦虑,有时候他们只是被新鲜的环境震住了,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2. 和孩子的分离一定要快速、果断、坚决、面带微笑,切忌拖泥带水。(送了就走,或者藏起来,孩子越是看着你,越是哭得凶)。
3. 给孩子一些小奖励、带一些安抚物陪伴入园,在他难过的时候,可以有他喜欢的东西转移注意力,老师也可以借助这些小东西,通过一些“小手段”哄住孩子。
4. 和同班的孩子尽快熟识,降低孩子“上学”的概念,而是“去幼儿园有好朋友在一起玩”。
5. 答应孩子早接还是晚接,尽量父母亲自接送。我的经验告诉我,孩子会特别喜欢经常接他/她放学的那个人。(之前有段时间,都是姥姥接送儿子,每一个月他就什么都是姥姥好,把亲妈抛弃了...)
6. 晚上回家、周末和节假日,也尽量坚持按照幼儿园的规则和时间安排孩子的生活,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规则和秩序,减少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区别。
7. “我不要上幼儿园”的哭闹会经常反复,生病在家几天、节假日放假后、甚至是莫名的反复都是正常的,就像大人也会经常有“特别不想去上班”的时候嘛~多和孩子沟通,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再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孩子克服。
8. 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把家长的分离焦虑传递给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切忌泪眼婆娑、恋恋不舍的看着孩子离开)
9. 分离焦虑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他们终究会跨过去的一道小坎,放轻松。
看着自家的宝贝哭的稀里哗啦的,当家长的确实难免心里难受,而且有时候... 即使你做了所有你能做的,来帮助孩子降低分离焦虑,可能最终也并没有什么效果😂.... (比如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还是那句话,该来的总会来,该过去的也总会过去,别担心、别着急、放轻松。
就像现在我们家的小不点,每天都要哭着送进幼儿园。但每天接她的时候,她都会乖巧的笑着和老师“承诺“:“明天上学不哭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