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69584/13fabf25501c194a.jpg)
楞 严 经 讲 记
净界法师
第二十一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三面,癸六、约周遍显见性非物。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开始从事佛法的修学,在整个修学当中有二种力量来改变我们:一个是能念的心,心力不可思议;一个是所念的法,法门不可思议。
从修学的道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是先注重法门的力量,以法门来转变我们的心。所以刚开始我们透过拜忏、诵经、念佛、持咒,透过这些法力的不可思议,来灭除我们的罪障,来栽培我们的善根。所以我们刚开始心跟法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没有什么力量的,由法来引导我们,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安乐道,会从生命当中产生安乐的果报,因为它帮我们消业障,增长我们的福报,所以会从痛苦转成安乐。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开始修习大乘经典《楞严经》、《法华经》,我们除在做功课的时候安住法门以外,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会生起一种微密的智慧观照,起心动念我们开始观照我们的念头,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从这个地方开始去返妄归真。所以到第二个阶段我们开始用心灵的力量来主导法门,以心力来主导法力,因为这时候他在做功课以外多了一分的观照力。
过去我们佛学院有一个老和尚叫达空长老,他有一天跟信徒聊天的时候,信徒跟老和尚开玩笑说:师父!还是你们出家好,你们出家众都很清闲的,我们一天要忙东忙西的。
老和尚说:出家比在家还忙,你们在家的工作八个小时就没事了,平常我的日常生活,我的念头遇境逢缘,起心动念,我每一个念头都要观照的,非常忙碌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念念都是要观照自己的念头。
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始生起微密观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首楞严王三昧》,而不只是在做功课的时候。离开了佛堂,你日常生活当中,在六根门头当中你开始要生起观照,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开始弃生灭守真常。
这时我们在修学佛法就不只是安乐而已,开始趋向于解脱道,开始在对治生死的业力了,因为你念头开始改变了,你的生命开始变化了。当然我们今天微密念头要生起观照之前,必须要有大乘的正见,你要了解什么是你真实的本来面目?什么是我们真实的心性?
本经当中对于我们真实的心性提出二个重点:
一、它具足不变性。整个外境的因缘变化当中,我们的心产生喜怒哀乐的变化,但是那个不变的是谁?它不随外境的因缘而变化的,这种离相清净的一个体性。
二、它有随缘的作用。它不但是有它的不变性,它随顺迷悟的因缘能够显现十法界的因果,有这种妙用。
当我们开始了解不变跟随缘,随缘跟不变的观念的时候,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能够真实的生起《首楞严王三昧》,就能够销我亿劫颠倒想,乃至于成就诸佛的功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