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示三遍
本段大意:
“尘”无自性,依靠“真”得以成立,“真”无边“尘”亦无边,即“一尘普周法界遍”。一微尘法总包一切法,一切法通过一微尘法体现,举一法而全收法界,即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遍是“理法界”。
“尘”无自体,依靠“真”得以成立,“真”具恒沙无量功德,“尘”亦有千差万别,即“一尘出生无尽遍”。此遍是“事法界”。
“尘无自性”为空,“幻相宛然”为有,在“一尘”内包含了“空有”的道理,即“一尘含容空有遍”。“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空”、“有”相即相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此义。
“尘”即“事”,“真”即“理”。“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却立足于现实尘法世界。说明的是“理事无碍”的道理。
在《高僧传》卷二-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传中,鸠摩罗什与佛驮跋陀罗(觉贤)的论法问答中有关于“尘”、“真”的类似表述:“什问曰。法云何空。答曰。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虽色常空。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复云何破微。答曰。群师或破析一微。我意谓不尔。又问。微是常耶。答曰。以一微故众微空。以众微故一微空。时宝云译出此语不解其意。道俗咸谓贤之所计微尘是常。余日长安学僧复请更释。贤曰。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缘一微故有众微。微无自性则为空矣。宁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此是问答之大意也。”
【示三遍者。谓依前二用。一一用中普周法界。故云遍也。】
译文:
所谓示三遍,就是依凭前面海印森罗常住用和法界圆明自在用两个作用,每一个作用中都普示周遍法界,所以称做周遍。
注释:
【言三遍者。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谓尘无自性。揽真①成立。真既无边。尘亦随尔。】
译文:
三种周遍中,第一个是一尘普周法界遍。一粒微尘没有自性,从真如自性里变现,真如自性没有边际,一粒微尘也没有边际。
注释:
①揽真:依持真如自性。
类解:
清凉澄观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说:“一尘普周法界遍。即经充满法界无穷尽。”
【经云。华藏世界①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准此义故。当知一尘普周法界也。】
译文:
《华严经》说:在华藏世界里的所有微尘,每一个微尘中都显现一个法界,(法界)宝光里显现无量诸佛,这就是诸佛刹土自在变化不可思议的境界。根据这个道理,应当知道一粒微尘能够普示周遍法界。
注释:
①华藏世界:释迦如来真身毗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此世界总共有二十层,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的中间。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谓尘无自体。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众德。依真起用亦复万差。】
译文:
(三种周遍中),第二个是一尘出生无尽遍。微尘没有自性本体,生起必然依凭真如。而真如既然具备恒河沙一样多的德行,依凭真如本性生起的作用也是千差万别的。
注释:
类解:
清凉澄观大师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六中说:“出现无尽。若高山之出云。”
【起信论云。真如者。自体有常乐我净义故。清凉①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恒沙功德。乃至无有所少义。】
译文:
《大乘起信论》说:真如本体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具有清凉不变、自在的本性真如本体充满了上述这些德性,其数量之多,胜於恒河沙数。以至於它能满足一切,无少欠缺。
注释:
①清凉:与热恼相对。形容真如理体,超脱烦恼的一种清净状态。
【故经云。如此华藏世界海中。无问若山若河乃至树林尘毛等处。一一无不皆是称真如法界具无边德。】
译文:
所以《华严经》说:在这个华藏世界海中,不论高山、河流以至树木森林微尘毫毛等一切处所,每一个都是相当于真如,好象法界一样具足无量德行。
注释:
【依此义故。当知一尘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净。即因即果。即同即异。即一即多。即广即狭。即情即非情。既三身①即十身②。】
译文:
根据这个道理,应当知道一粒微尘既是理体,也是事相,既是能证之众生,也是所证之佛法,既是涅槃彼岸,又是生死此岸,既是依报净秽国土,又是正报凡圣之身,既是烦恼染法,又是菩提净法,既是原因,又是结果,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既是不变,又是随缘,既能容纳十方刹土而无有界限,又能以不坏一尘而不失其本位,既是有情众生,又是草木土石等无情识者,既是法、报、化三身(同教一乘),又是解境十佛(别教一乘)。
注释:
①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②十身:即十地中第八不动地菩萨所知的十种类别。即指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又称解境十佛。
【何以故。理事无碍①。事事无碍②。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③之境界也。】
译文:
为什么?因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缘故。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因为十身相互作用,显现出大自在,这是普眼的境界。
注释:
①理事无碍: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间之相。差别之事物,与平等之理体,一体不二。事揽理成故,即理是事。理由事显故,即事是理。如是理事互相交络,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理如水,事如波,即于平等之理而有万差之事,即于万差之事而有平等之理。平等之理性与差别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圆融无碍。
②事事无碍:一切分齐之事法,一一称性融通,各各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关系,即万差诸法,皆真如法性理故,一尘一毛,亦悉具足真如法性理,更无欠缺。万法与真如无碍故,从真如起之此法与彼法亦无碍。火从理起,水亦从理起。所起之水火似异,而从能起之真如观之,水火二法亦无碍。如是万法互相摄尽,事事互相融即,重重无尽,无碍自在。现象界事事物物之关联至为密切而交融无碍,具有一多相即、大小相融之殊妙义。此外,华严宗初祖杜顺尊者所立‘三重观门’之第三重‘周遍含容观’,即相当于事事无碍法界,乃谓:观事事物物悉大小相融,一多相即,遍摄无碍,交参自在。
③普眼:宋晋水净源大师在其《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中这样解释:“法普则眼普。义通则见通。体之自隐隐。照之遂重重。其唯普眼之境界乎。”《法藏大师在《华严策林》中说:“问眼色相依。应有其事。根尘和合。其旨非无。缘会现时。云何得不缘境。云何方名普眼。私答曰。五缘为因。称眼为果。若缘发现。即以缘名为眼。若以因没果中。缘皆号眼。然则全色为眼。恒见而无缘。全眼为色。恒称见而非我。非我离于情想。无缘绝于贪求。收万象于目前。全十方于眼际。是以缘义无尽。随见见而不究。物性叵思。应法法而难准。十法则眼普义通。乃见通体久自隐。隐照之遂重重。然究十方于眼际。镜空有而皎明。收万象以成身。现理事而通彻。”
【如上事相之中。一一更互相容相摄。各具重重无尽①境界也。】
译文:
在以上事相之中,彼此之间都相互容纳相互摄受,具有重重无尽的境界。
注释:
①重重无尽:表示华严宗缘起说特色之用语。以喻各种现象之存在皆具有无限之关系,互相融摄,互相作用。法藏大师在《华严经义海百门》中说:“或一现一。或一现一切。或一切现一。或一切现一切。四句同时。一际显然。重重无尽。自在现也。如帝释殿珠网。重重互现无尽。”
【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如是法性佛所说。智眼能明此方便。】
译文:
《华严经》说:八万四千法门中的每个法门中,又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重重无尽,这无量无边法门又摄为一法门。这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法性是佛宣说的,普智眼天王能明白这种方便解脱法门。
注释:
【问。据其所说则一尘之上。理无不显。事无不融。文无不释。义无不通。今时修学之徒。云何晓悟达于尘处。顿决群疑。且于一尘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净。何者为真。何者称俗。何者名生死①。何者名涅槃②。云何名烦恼③。云何名菩提④。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请垂开决闻所未闻。】
译文:
问:根据佛宣说的法性,在一粒微尘上,理性无不显现,事相无不融摄,文句无不释明,义理无不通达。现在修行学习的人,怎样领悟微尘中的一切,顿悟所有疑惑?而且在一粒微尘上,什么是杂染?什么是清净?什么是真谛?什么是俗谛?什么叫做生死?什么叫做涅槃?什么叫做烦恼?什么叫做菩提?什么叫做小乘法?什么叫做大乘法?敬请垂悯开示决疑这罕有的义理。
注释:
①生死:依业因而于六道迷界中轮回相续,永无休止。与“涅槃”相对。大乘佛教认为,迷界的生死与悟境的涅槃并无差别,究竟同一,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从生死之外另求涅槃。这是从诸法理性平等说,不是从事相差别说的。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中说:“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别有。无所有故。妄计未来诸根境灭以为涅槃。不知证自智境界转所依藏识为大涅槃。”南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中说:“生死即涅槃。二无此彼故。是故于生死。非舍非非舍。于涅槃亦尔。无得无不得。”
②涅槃: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
③烦恼: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若谛观诸法,证得缘起与无自性之空理,以无上之智慧照见贪嗔痴等烦恼时,则知全体皆是法性;离却法性,别无诸法存在,故云烦恼即菩提。法藏大师在《入楞伽心玄义》中说:“见有惑可断。是惑而非智。若见惑性空是智而非惑。是则见有惑之智。此智亦须断。诸惑之性空。此惑不须断。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又云。烦恼即菩提等。此并就智见惑性相尽无断。方为实断也。”
④菩提: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法藏大师在《入楞伽心玄义》中说:“诸惑就实无非称理。如云烦恼即菩提等。善亦准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布施不到彼岸。惑亦准此。思益云。如来或说净法为垢。惑法为净。谓贪着净法为垢。见垢法实性为净。”
【答。大智圆明。睹纤毫而周性海①。真源朗现。处一尘而耀全身。万法起必同时。一际理无前后。何以故。由此一尘虚相能翳于真。即是染也。由此尘相空无所有。即是净也。由此尘性本体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尘相缘生②幻有③。即是俗也。由于尘相念念迁变。即是生死。由观尘相生灭相尽空无有实。即是涅槃。由尘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别。即是烦恼。由尘相体本空寂④缘虑⑤自尽。即是菩提。由尘相体无遍计⑥。即是小乘法也。由尘性无生无灭依他⑦似有。即是大乘法也。】
译文:
答:大智慧圆满光明,看到一细微之处就可以周遍真性之海,真如本源在一粒微尘之处清晰显现就可以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尘之中,宇宙万法一时顿现。为什么?微尘的虚妄之相遮蔽了真如之性,就是杂染,微尘之相非真,自性本空,就是清净。微尘本性即是真如,就是真谛,微尘相状由众缘和合而生假有,就是俗谛。微尘相状刹那生灭变迁而不停住,就是生死,观察到微尘相状缘生缘灭的真相空寂而无自体,就是涅槃。微尘相状的大小都是虚妄之心分别作用,就是烦恼,微尘相状的体性本来空寂,缘虑自然灭尽,就是菩提。微尘相状本体没有虚妄分别,就是小乘法。微尘体性没有生灭之相,依他之因缘而起而有,有假有似有之自性,就是大乘法。
注释:
①性海: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故云性海。如来法身之境也。
②缘生:众缘和合而生,指一切之有为法而言。与缘起同,但缘起者为由其因而立之名,缘生者为由其果而立之名。
③幻有:佛典对于一切现象的描述。亦即以假幻无实比喻诸法。谓诸法虽存,但并无实有之体性,犹如幻化之物,虽无实性却现有诸相。
④空寂: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
⑤缘虑:攀缘境界,思虑事物。
⑥遍计:遍计所执性的简称,为三性之一。凡夫之妄情,遍计度诸法也。《显扬圣教论》(无著菩萨著 玄奘大师译)卷六中这样解释:“遍计所执自性者,谓依名言,假立自性。为欲随顺世间言说故”。
⑦依他:依他起性的简称,为三性之一。非自然之法,而为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卷八中这样解释:“心、心所及所表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它起性”。
【如是略说。若具言之。假使一切众生怀疑各异。一时同问如来。如来唯以一尘字而为解释。宜深思之。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一言演说尽无余。依此义故。名一尘出生无尽遍。】
译文:
这是简略说明,如果具体而言,假如一切有情众生(对诸法)怀疑各不相同,在某时同时向佛请问,佛就用一个“尘”字来解释,这有必要深入思考。《华严经》说:无量无边、重重无尽的法门,一句话就可以完全将义理宣讲清楚。根据这个道理,叫做一尘出生无尽遍。
注释:
类解:
法藏大师在《华严经义海百门》中说:“辄于一尘之上。显其实德。穷兹性海。览彼行林。总举十门。别开百义。”
【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谓尘无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无体必不异空。真空具德彻于有表。】
译文:
(三种周遍中),第三个是一尘含容空有遍。微尘没有自性就是空,由因缘和合而形成具体的虚幻相状就是有。因为虚幻的色法没有实体必然是空,真空具备德行能够通过幻有显现。
注释:
类解:僧肇法师在其《肇论.不真空论》中解释了空有的道理:“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称异。其致一也。”
【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无二。悲智①不殊。方为真实②也。】
译文:
能够观照到色法中的空性,则智慧现前,不住凡夫生死之相;能够观照到自性能生万法,则悲心广大,不住小乘涅槃之相。只有(观照到)空色没有差别,慈悲与智慧没有不同,这才是真实。
注释:
①悲智: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指救度众生之慈悲与求菩提之智慧。佛菩萨具此二种功德,合称为悲智二门。
②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
【宝性论云。道前菩萨。于此真空妙有①犹有三疑。一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
译文:
《宝性论》说:地前菩萨,对于真空妙有的道理还有三个怀疑。第一,怀疑色灭掉才有空,执取断灭之空;第二,怀疑空色相异,执取色外有空;第三,怀疑空也是物质,执取空为有。
注释:
①真空妙有: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谓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有之故,因果之万法一如也。即唯识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故知真空与妙有非有别异,一切存在(五蕴)均由各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故无实体(空),而为假有之存在(有),此均系以世间之观念而承认其存在者。
类解:
法藏大师在《般若心经略疏》中说:“依宝性论云。空乱意菩萨有三种疑。一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今明色不异空。以断彼疑。二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今明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以断彼疑。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明空即色。不可以空取空。以断彼疑。”
【今此释云。色是幻色。必不碍空。空是真空。必不碍色。若碍于色即是断空。若碍于空即是实色。】
译文:
现在在这里解释:色是虚幻假有的,不与空对立;空是非空之空,不与色对立。空若与色对立即是断灭之空,色若与空对立即是真实之色。
注释:
类解:法藏大师在《般若心经略疏》中说:“谓以色是幻色。必不碍空。以空是真空。必不妨幻色。若碍于色即是断空。非真空故。若碍于空即是实色。非幻色故。”
【如一尘既具如上真空妙有。当知一一尘等亦尔。若证此理。即得尘含十方①。无亏大小。念包九世②。延促同时。】
译文:
一粒微尘既然具备以上真空妙有的(性德),就应当知道每一微尘都是如此。如果证悟这个道理,就可以明白一粒微尘包含十方法界,没有大小之异,一念里包含过、现、未九世,没有先后之别。
注释:
①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宋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中说:“如入宗镜。一一附于自心。则毛吞巨浸。尘含十方。岂非深广乎。”
②九世: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具三世,合为九世。即过去之过去、过去之未来、过去之现在、未来之过去、未来之未来、未来之现在、现在之过去、现在之未来、现在之现在等。华严之教义以此九世相即相入,总为一念,总别合之而为十世。法藏大师在《华严金师子章》中说:“剎那之间,分为三际,为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
【故得殊胜①微言。纤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②。轻埃现于全躯。迥超言虑之端。透出筌罤(tí)之表。】
译文:
所以可以知道,殊胜的微言大义只要很小的部分可以说尽无量无边的佛法,诸佛如来在微尘上可以现出全身。(法无名相),远超出言语思想的界限,破出经教的表诠。
注释:
①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
②圣众:指佛、菩萨、缘觉、声闻等圣者人众。
类解:
法藏大师在《华严经义海百门》中说:“殊胜微言。轻毫彰于圆教。奇特圣众。纤埃现以全身。迥超情虑之端。透出名言之表。”
【经云。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亦然。有一聪慧人。净眼①普明见。破尘出经卷。广饶益众生等。】
译文:
《华严经》说:好象有一部很大的经卷,数量有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能够放置在一粒微尘之内,所有的微尘都有这样一部很大的经卷。有个聪明有智慧的人,得清净法眼能够看清一切事物,用方便法破析微尘,取出大经卷,普遍饶益一切众生。
注释:
①净眼:清净之法眼。《华严经 世主妙严品卷二》中说:“佛不思议离分别。了相十方无所有。为世广开清净道。如是净眼能观见。”“诸佛所行无上道。一切众生莫能测。示以种种方便门。净眼谛观能悉了。”“众生盲暗愚痴苦。佛欲令其生净眼。是故为然智慧灯。善目于此深观察。”
【若据理而言。即尘众生妄计经卷。即大智①圆明。智体既其无边。故曰量等三千界。依此义故。名一尘含容空有遍也。】
译文:
如果根据真如理体来说,即是微尘众生虚妄分别执着存在如是经卷。开悟般若智慧后,自性广大没有边际,所以称数量有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根据这个道理,叫做一尘含容空有遍。
注释:
①大智:广大之佛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妙法莲华经》序品中说:“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