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联系新书出版的缘故,对写作和出书产生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写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受益的一大利器,甚至比演讲的适用范围还要广。
1
哪怕不为阅读量、涨粉,只为自己写,那也是记录人生的好习惯。一些伟人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后来成为珍贵的史料。还有清代沈复的《浮世六记》,本是作者的随笔,后来却穿越历史,至今都能给读者带来温暖和感动。
写作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考,绝大数人的大脑一刻都停不下来,胡思乱想,但是这些杂念没有什么意义,而静下来写作,就是一种高质量的思考。
很多事只是想,是想不清楚的,也想不深入、不全面,但是写作能帮助我们把内心深处的灵感和思想激发出来,有时候自己都会吓一跳,原来我还有这样的想法。
如今手机让人的时间碎片化,深入思考更加少了,普通人一年到头都不见得有过什么高质量的思考,所以用大块的时间来写作就更加有必要。
2
进一步,再功利一点,写作其实也是变现的好工具,每个人在一个或若干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写下来发在网上,就能吸引读者,进而获得流量和潜在的合作机会。
相关的文章写多了,就能集结成书,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出书比登天还难,那都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有过一点经验后,发现其实专业人士都可以出书,并不是那么难。
一本书卖出1万册,就是畅销书,但凡有点价值、适当包装和宣传,卖出1万册不会太难,每本书能给作者带来3~5元的版税收入,总共就是四五万元。这还不算出书后带来的附加效应,因为出书能给作者带来背书和名声,进而产生新的机会。
围绕一个主题写10万字就是一本书,尽量分散写,比如每天写300字,一年时间就能完成。也可以同时写多个领域的文章,几年下来,把相关的文章集结起来出版,我知道有培训师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一有写作灵感,就记下来,可以是一个词,一段话,或者一个链接,优秀的作品都是一个个灵感堆起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3
我们在人世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能留下一部作品,那该是多么欣慰的事。
萧红凭借一部《呼兰河传》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沈复的《浮世六记》让我们知道清朝中期还有这样一位普通人。几十年前朱时茂主演的电影《牧马人》,今天的我看了都感动不已,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
不管怎么样,我反正是和写作杠上了,写一辈子,每天写,一生至少出版10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