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11〉
衣者郭郭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píng) 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翻译】
①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才能;没人任用,就安静修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
子路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要找谁同去?”
孔子说:“空手打虎,徒步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那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傅佩荣《人能弘道》)
②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百度)
【解读】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子路是专门研究作战的军事家,况且孔子也说过“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因此,子路马上问:“子行三军则谁与?”想借此替自己扳回一点面子。
但孔子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子路是“暴虎冯河”,属于莽夫之勇。大国有三军,每军一万两千五百人,带领三军的统帅不能有勇无谋。这句话说明“行”也不容易。
“必也”是假设语气。孔子告诫子路,面对任务一定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尤其是作战,一旦战败,国家就会陷入危险,孔子不轻易称赞子路的原因就在以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