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老师一个视频:输了就会死。
看完,很受触动。也算化解了心中一个困惑:为什么自己如此喜欢赢?哪怕死在爬山的路上,也要登上山峰。
曾老师给予精神分析的解读就是输了就会死的人,童年受过某种创伤,心中感觉很苦,缺爱。赢让她感觉自己会被爱。
这个解读,我的心房被击中了。
没有学心理之前的我就是标准的A型人格,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做事就要做到最好。
如果延续到现在,我估计不是高血压就是心脏病患者。
内心的情绪太激荡了,就像大河大江一一样,汹涌澎湃奔腾。
记得初级班时,李老师让我们一天三次记录自己的情绪值。90天坚持下来,我开始的曲线那简直就跟翻山车一样激烈。
年纪上升了,身体体能下降了,有多少体能,心力可以承受如此起伏的情绪波涛。
就如这次国庆出游,从西藏游变成川藏游。
闺女同学的爸爸妈妈觉得从四川慢慢进西藏比较靠谱,她们的邻居退休老师也是这样安排的。她们还说,西藏去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我也不知道以后的身体还能不能多次进西藏。但出游就是为了高兴,从四川进去就四川吧。
珠穆朗玛峰不去了,可以;
冈仁波齐转山不去,可以;
墨脱也去不了,可以。
我们可以从林芝到拉萨,一路舒适游,可以。
我接受可以远远的观赏覆盖白雪的山峰了。
什么登山,转山,一切随意。
这样挺好的,没有太高的期望值。
就是舒舒服服地体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舒展一下忙碌大半年的身体,放飞下心灵。
不找苦吃,也不找罪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