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时间管理术,掌控人生
——读《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2020.9.7
8月26号和27号,读完了这本蓝色小书:《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作者桦树泽紫苑,日本神经科名医,时间管理,教练,作家。
时间就是人生的财富,如果把时间利用好了,人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能够掌控时间管理术的人,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就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能构建幸福的家庭。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把这个时间用于自我投资,让自己不断成长能力进一步提升结果,在收获成功的同时还能创造出更多的时间,这便是人生的良性循环。
这本书介绍的就是将大脑技能发挥到极致的时间管理术,构建让工作加倍进行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作者曾是差点被精神压力打垮,被工作忙杀的神经科医生,在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后,发现了将大脑机能发挥到极致的时间管理术,实现了一天之中完成4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还拥有一般人二倍以上的自由时间,书中分享的时间管理术,并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成功经验,还加入了新晋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作者,用两年时间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体系化,形成了他的“神之时间管理术”。
书中首先介绍了时间管理的四原则:第一原则:以“专注力”为中心对时间分配进行思考,即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做最适合的工作,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更高;第二原则:重启专注力,创造出时间,即在感到疲劳之前及时休息,就可以提高专注力,从而使“专注力*时间”所获得的“专注时间”面积不断扩大,用“有氧运动”将疲惫的头脑重启;第三原则:掌握美国式的工作效率,即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第四原则:要花时间进行自我投资,自由时间要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巧,帮我们实现“自我成长的上升循环”。
那么,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哪些时间管理术呢?
第一,作者认为,提高专注力,可以让我们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增加,也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还相当于“缩短了时间”,这就是作者所创造的“神之时间管理术”。具体方法:运用“15·45·90法则”,有效分配注意力;运用杂念排除法,比如整理外物、列清单等;运用时间限制工作术,也能让人高效完成工作。
第二,充分利用早上的大好时光,因为那是大脑的黄金时间。具体方法:活用大脑的黄金时间,早上的黄金时间适合做那些需要高度关注的工作,比如创作高质量的文章,理论性强的工作,学习外语,编辑整理难度高的文件等,这类工作是专注性工作,而专注性工作只能在中午之前做;上班后最初的30分钟最为重要。作者还介绍了几个超级轻松起床术:冲个澡;开着窗帘睡觉;不动明王起床术(佛教中有个叫不动明王的菩萨,双目圆睁一脸愤怒的表情。早上用力睁开双眼,起床气就会消失,这种方法叫不动动明王起床术);有节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上楼梯,大声朗读发声练习唱歌等;细嚼慢咽吃早餐。
早晨最高效的工作方法:提前工作起床术,早上提前两个小时起床。上班第一件事儿对一天的工作时间进行规划,制作 To do清单(制作时不仅按照重要性紧迫性安排先后顺序,还要考虑专注度因素)。
第三,把白天时间利用到极致的午后重启术。如外出吃午餐重启术;让大脑重启的小睡技巧。最佳午睡时间为20~30分钟;下午的重启工作术。下班之前的冲刺。具体方法:①运动重启术。②更换场所术。③穿插重启术。把不重要的工作安排在下午穿插与主要工作之间,可帮我们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④小憩重启术。工作45分钟左右就主动休息5分钟。最不好的休息方法:手机游戏让大脑兴奋,根本得不到休息,反而会更加疲惫。让脑力得到恢复的终极休息法:不用视觉转而刺激,其他感觉能够使人感到放松,也就使大脑得到休息。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阻断视觉信息的输入,让大脑进入休息模式。下午的高效工作方法:①确定离开公司的时间;②战略性后有约定工作术。
第四,把夜晚时间利用到极致的运动,睡眠重启术。具体方法:
1.运动重启术。是将一天时间变成二倍的方法。运动之后就是大脑的第2个黄金时间。重脑力劳动者更不可缺少运动。运动过度反而会降低专注力。
什么时间运动最好?下午4点体温较高,一天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做运动减肥效果最佳,接近傍晚的时候是理想的运动时间。睡觉前三个小时就要结束运动。
2.不让压力和疲惫过夜。让一天24个小时的收支保持平衡:工作和休息的平衡;与人交流是最好的治愈方法;把握好轻重缓急的节奏;离开公司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情。
3.对睡眠极好的生活习惯。
睡前二小时决定人生。千万不能做的事情:吃东西饮酒剧烈运动,看手机看电视。可以做的:听音乐聊天读书。夜晚从交感神经的主导切换到副交感神经的同志需要一段冷却时间。睡前二小时的放松时间应该得到优先保障。睡前吃东西破坏您的睡眠。
4.把睡前的15分钟运用好。睡前15分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睡前15分钟的记忆,是一天中最牢固的记忆。睡前15分钟,不要再向大脑输入多余的信息。将今天发生的趣事记录到社交平台上,可以在睡觉前想一个今天发生的趣事。
5.周末不用刻意补充睡眠。
第五,把工作时间利用到极致的创造时间工作术
1. For you工作术。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工作方法:珍惜别人的时间;提前30分钟行动;严格守时。
2.趁现在工作术。有①二分钟判断术。②30秒决断术。③暂时无法决断的事情,就把它判断为未决,留给日后决断。④不是到什么时间为止,而是什么时间做。⑤立刻就预约工作术。⑥和善于把握现在的人一起工作。⑦人生也要把握现在。
3.并行工作术。不要再一边做这个,一边做那个。不要一边一边而是并行工作。就是其中一件事情非常简单,机械。比如乘地铁泡脚,散步等非常简单机械的动作,就可以同时进行学习工作或思考。
第六,把自由时间利用到极致的自我投资及自我更新术。作者认为自由时间不要用于工作,而是投资自己即投资自己的主要专长。利用时间管理书创造出来的自由时间,用来投资自己,提高工作能力,让自己成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这样我们的人生便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梳理完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这样三点:
一.以专注力为中心分配时间。
作者认为灵活运用大脑的黄金时间,可将效率提高四倍。根据脑科学的理论,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做最适合的工作,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两倍,甚至更高。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专注性工作应该放在上午做,在大脑专注度高的时间段里完成;非专注性工作应该放在大脑专注力下降的时间段里做。
但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因为个人健身习惯,工作环境尤其是工作制度,形成的生物钟不一样,专注力最高段时间也不一样。比如我,习惯早上跑步,那么上午因为身体疲劳,再加上上午要上课和坐班,时间比较零碎,专注度就不高;而下午因为经过一个中午的午睡休息,精力已经恢复,加上不需要坐班,拥有一个较长的工作时间段,所以比较烧脑的工作放在下午做,效率更高。
二.时间限制工作术。
书中的第一章介绍了时间限制工作术,看到这一方法不由会心一笑:现在接到一个通知,我最先关注的是截止日期。为什么学生的暑假作业一天就可以完成?人在紧急情况下,脑内会分泌一种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能提升学习能力,使头脑变得清醒,由此,大脑就能发挥出最高机能。
所以,为工作设定一个最后的期限,就可以让人以高度的专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比如秒表工作法,用秒表设定时间限制;而时间限制一旦确定,就会给我们带来两波工作高峰,初始努力和最终努力,就是在最初和最后两个时间段里,人的专注力是最高的。第二个时间限制工作术是“后有约定”,即在工作开始前,就在工作的截止时间之后约定下一项任务。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为自己安排好下一个时间段任务,那么在当前这个时间段里,就会全身心投入,保证按时完成工作,即使不能全部完成,也会完成一大部分。
我觉得“后有约定”也可以是跟自己约定,完成任务后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读某本书买一件心仪的物品等,这也是一种激励和督促的好方式。我就经常跟自己约定,完成某项工作可以看一部电影,或者买一件种草几天的衣服,大部分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
三.自我更新术,投资自己的专长。
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提出,自由时间不要用于工作。这和我们平时的观念不太一样——加班不是爱岗敬业的表现吗?加班工作不是能创造更多价值吗?但作者给出的理由能驳倒传统认识:工作不追求量而应该提高质。没有轻重缓急的生活,最终等待我们的只有生病。如果把自由时间也投入工作的话,那工作时间就会无限增加。
那么自由时间做什么呢?投资自己,投资自己的主要专长,这里的专长是指工作中需要的主要能力。
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我觉得自由时间应该用于阅读:阅读本专业的本体性知识类书籍,教育学心理学类书籍,人文社科类书籍。大量阅读,有质量地阅读,能让我们的学科知识背景越来越广阔,课堂教学会越来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自由时间也应该用于写作:课程记录,课堂反思,案例研究,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甚至专家化。
一本书,如果能为我们贡献一两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激起你的共鸣或震撼,这就是一本好书了。以这个标准来看,这本书真的值得推荐。掌握了时间管理术,我们就能克服焦虑,走向从容,掌控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