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大耳朵故事城。一个用心给孩子讲故事听的公号。
鼻涕虫是什么?我特意百度了下,它的学名叫蛞(kuò)蝓(yú),是一种软体动物,通俗点说,就像是丢失了房子的蜗牛。美国八几年拍了一部惊悚科幻片,叫《蛞蝓之灾》,昨晚我带着好奇心看了,好吧......吓死兔子了,真的很恐怖的说......
但是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既温暖又朴素的故事,非常适合和孩子窝在一起,捧着书慢慢讲给ta听。
全篇描述了小鼻涕虫为了获得妈妈的拥抱,而绞尽脑汁想办法的过程。我反复读了几遍,觉得每一遍都有些不同的理解。
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个寻找爱和自信的故事。小鼻涕虫很害羞,又小又弱,缺乏自信,尽管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小家伙,但他仍然有着大大的困惑:为什么,妈妈从来都不会拥抱我呢?
对它他而言,拥抱,代表了爱和肯定;得不到拥抱,就意味着怀疑与否定。
于是,小鼻涕虫在朋友们的指导下,先是把自己化装成毛茸茸的样子,然后又挂上一张大鸟嘴,接着安上了猪一样的蹄子和尾巴,留起了山羊胡子,插上了玫瑰花瓣做的翅膀......总之,小鼻涕虫看上去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小溪边的倒影,完全不再是他本来的样子。
“如果这样她还不拥抱你,那她就永远都不会拥抱你了。”奶牛说。
我们能想象出,小鼻涕虫的心里是多么地纠结和疑惑,他问自己:“我是不是该丢掉这个大鸟嘴?”“我是不是真想要一个拥抱?”“如果我只有一个鼻子,妈妈会不会更爱我?”
然而,他不容许自己又一点点闪失,还是带着所有的装扮披挂上阵。读到这里,我觉得很心酸,小鼻涕虫想要获得爱的愿望是那样地迫切,即使明知道自己会变成一个“四不像”,也无法动摇他的想法。
孩子不正是如此渴望着爱和关注吗?有时甚至为了服从大人的某种意志,不惜把自己变成连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
我想起小熊因为羞怯,总是不喜欢和人打招呼。过去,这在我眼里是没礼貌的表现,为这个不知说过他多少次,甚至有时会冲他发火,大声责备他。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礼貌与修养是慢慢培养的过程,很多孩子在发育过程中都存在这样一个“无礼”的阶段,我这样怪他,凶他,说白了是我自己觉得在人前有失面子,怕被人家说没教育好孩子而已。
有一次,小熊突然对着邻居爷爷说了声“爷爷好”,然后仰起头,一脸渴望地问我:“妈妈,你说我好吗?”
“好,很好。”虽然我这样说着,心里却涌上一阵酸楚:孩子的目光,明显就是在等待着我的肯定和表扬。什么时候,我变成了一个如此固执、僵化、不通人情的妈妈了?孩子少打两声招呼又能怎样呢?什么时候,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需要别人来肯定的孩子了呢?
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心理过程,我们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耐心一点,宽容一点,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爱,让他们学会不要一味用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而是发自内心喜爱自己,珍惜自己。
图画中,小鼻涕虫的嘴巴很有特点。开心时会弯成一个对勾,难过时变成一个倒挂的对勾。正是这小小的嘴巴,逗漏出小鼻涕虫忽上忽下、忽喜忽忧的情绪波动,也让整个故事显得活泼而灵动。
第二遍读,我发现了友情的可贵。小鼻涕虫的那些朋友在他需要的时候,不遗余力地给他出谋划策,甚至帮着他打扮。尽管,他们出的也许是些“馊主意”,但每一位朋友,都是在实心实意地帮助他。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朋友都为自己的特点而感到自豪,他们认为,小鼻涕虫没有得到拥抱,正是因为他缺少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就引出了我第三遍的阅读感受:爱,是需要表达的吗?
我认为,是的。
小鼻涕虫的妈妈没有手,没法给他一个拥抱。尽管她最后告诉孩子“我还是爱你本来的样子!在我眼里,你是最可爱的鼻涕虫”,然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亲吻。可是,我还是觉得,表白和亲吻,来得迟了些。
母爱是一种天性,难道小鼻涕虫妈妈不知道孩子需要她的拥抱和爱吗?如果她一直都深深爱着他,即使没有双手,不能给孩子一个梦寐以求的拥抱,那至少,请告诉他,你是爱他的啊,至少,别让孩子被黑暗、孤独和质疑的心情湮没啊!
也许她只是一时疏忽,也许她认为爱是不需要说出口的。中华民族讲究表达的含蓄,特别是在感情的方面。我们的父辈如此,我们也是如此。但是,我情愿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开始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不再吝啬于对孩子的肯定与支持。
小熊很小的时候,我会在他临睡前说一句:晚安,I Love You。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主动跑到我身边对我说:晚安,妈妈,I Love You。然后才一蹦一跳地窜上床,进入梦乡。每当那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一只温暖的小手轻轻抚摸着一样。
爱,是需要表达的,不是吗?相信我,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