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先勇的《永远的十七岁》,开篇便让人阅尽了世情冷暖。
其中的金大奶奶,乍看之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纸醉金迷的风尘味儿,以及颐指气使的娇纵霸气,更像极了旧时妓院里老鸨的名字。
可是真正的金大奶奶,却是一个一生命运多舛,而又因为贸然轻信他人致使自己失去了唯一的生存保障——前夫留给她的房屋田产的女人,软弱可欺,可以说,是她身上最大的特点。
一个女人,若是没有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又加之自己性格上的软弱,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任人欺凌。白先勇和顺嫂的偷偷资助,也解不了人群中势利的风头。就像大兵笔下的那只流浪狗,因为是条流浪狗,没有依附,所以看见它的人谁都可以踹上它一脚,哪怕它谁也不去招惹,甚至只有从它身上,方可彰显出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骄傲与权威来。
或许,这就是隐藏在人性中恶的一面,只是时机不到,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已。
那些欺凌金大奶奶的人群以及大兵笔下那些追打流浪狗的人,似乎总可以在施恶的同时,给自己找到一种快感,一种作为强者的快感。
闺蜜曾说,我就是六亲无靠的命,咋算咋是。这是有一年她说起她与弟弟之间那种理不清的关系时发过的感慨。那天,同事老苗细数起自己家事来,也说,我就是六亲无靠的命,到事上家里没一个帮忙的。这些年除了必要的走动,每逢大事,看不到家里人的一个身影。
闺蜜与他的言语中,满满的宿命论,这背后,其实是更多的无奈。
有人说,怎么会?有事了还是家里人亲近。
可是,闺蜜与老苗都说,真正有事的时候,家人反倒不如旁人。
金大奶奶的结局可以让人看透一切,她的屈辱与离世,恰恰来自于她那些吃她住她剥削她的“家人”。
我想前者的话,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二是自己顺风顺水的日子没遇到过这种挫折。
宿命的东西,我从来不是特别信,但有时候又不得不去相信。
就像金大奶奶缕缕遭受的欺凌一样,就连一个小孩子都可以听信大人的传言,也是随风倒的去欺负辱骂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妇人。
这个事放在现实中,会不会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所有人都讨厌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毛病。
可是我们却忘了人性中还会隐藏着一种恶的习惯性思维,墙倒了不去推一把就会觉得自己不舒服的人可是大有人在的。很多人看人看事,都不是在用眼睛看,而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和嘴巴来完成一个人在他心里的印象与形象。
闺蜜说无数次在朋友圈中摇取灵签,每一次都是大吉,而且财运极佳,那一年那个算命先生的话也是言犹在耳,希望这一切也能成为命运中既定的轨迹,不是不想费力,而是希望守得云开终能见月明。
她说,婚姻的离散,是因为看够了计较与算计,不想浪费时间继续纠缠。原以为,看不见了,心与事从此就可以清净了。可事实上正如孩子所说,他一天不独立,自己就放不下这份纠缠,肩头的重任与心情上都不能得以放松。想想前方的路途,仍旧是任重而道远的。
生活的不容易人人有,家家有,但只希望在这不容易的背后也能时刻感知别人的不容易,而不是作为看客一样的旁观者时,还要对那个本来看上去就难上加难的事件,再来个落井下石的狠招。
有人说,好头脑与好心肠应携手合作,如果只重理智不顾感情或只重感情不顾理智,会为世间带来更多的问题与痛苦。
希望我们都能向善而生,迎善而聚, 因为,只有善良才是我们精神世界希望的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