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自卑与超越》随笔

读《自卑与超越》随笔

作者: JackChen2017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22:33 被阅读0次

2017.2.23

今日开始阅读阿德勒的留世名著《自卑与超越》。先对作者做个简单的介绍,他出生于1870年,逝世于1937年,杰出的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小时候比较坎坷,童年患过佝偻病,身材矮小,长相不好,经常被同伴嘲笑欺负,后来又患了重度肺炎,差点失去性命,但是这些经历并没有将他打垮,反而磨砺了他顽强的个性。从小学开始学业一直很好,25岁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了一位名医。后来对性格心理特征感兴趣,进去了精神病和神经病学领域。30多岁时因为认同《梦的解析》一书中的观点结识了弗洛伊德,并与之成为好友,加入了心理分析社团,参与了编辑《心理分析学报》,但是之后由于与弗洛伊德看法发生分歧分道扬镳。 一战期间,当过奥军的军医;后来开始游历各国,发表演讲,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又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937年,应邀到欧洲演讲,由于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一生还著有《器官缺陷及心理补偿的研究》《生活的科学》等作品,强调人尊严和人格的平等性,其理念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自卑与超越》全书一共12章节,依次是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与超越、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与预防、职业、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可以看出基本按照人的成长历程来安排每个章节。

生活的意义一章,

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都有不同的看法,没有绝对正确的人生意义,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人生意义,但有普遍的标准和参考。

人生面临的三个问题,与人类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与爱人的关系,任何人生意义都必将关系到这三个问题。

社会情感,正确的人生观应该是贡献他人与社会的,每个人都无法离开他人单独存在,孤立地生活对己对人都是毫无益处的,人生的价值也是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的得以体现,没有他人的认可和赞同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童年对人生意义的建立很重要,三类儿童的很有可能偏离正轨,有缺陷的儿童,过分溺爱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有缺陷的儿童因为怕被别人嘲笑和同情,所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变得内向,不愿与人相处;被过分溺爱的人容易或许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平静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合作,如果没有得到纠正会比较危险,容易产生仇恨妒忌心理;被忽略的孩子由于感受不到关爱和帮助,会比较不懂的关心帮助他人,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认为世界本就如此冷漠。

早期的某段记忆可能会对人的人生意义的建立产生影响。人在梦境中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性格是最真实的,因为没有任何压力,但是梦境一般无法记住。

与人合作很重要,只有与人合作才能完成更伟大的事情;与人合作的能力需要逐渐培养。

相关文章

  • 读《自卑与超越》随笔

    2017.2.23 今日开始阅读阿德勒的留世名著《自卑与超越》。先对作者做个简单的介绍,他出生于1870年,逝世于...

  • 《自卑与超越》随笔

    《自卑与超越》是少数我拥有的实体书, 当从APP中听到樊登老师解读过一本书的精华后,我会根据自己对这本书的听解感受...

  • 读书:《儿童的人格教育》

    昨天,读了《自卑与超越》,顺藤摸瓜,今天接着读阿德勒的另外一篇名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内容在于《自卑与超越》...

  • 读《自卑与超越》

    曾经有位姐姐告诉我,千万不要去想“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因为她有个要好的弟弟突然钻入这个问题难以自拔而变得有...

  • 读《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先生,作者在这本书中从同的方面来分析了一个人心理问题形成的可能的原因,主要...

  • 读《自卑与超越》

    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是我一直慕名想读的书,从一开始的好奇到中间的晦涩再到结尾的平静,虽然于我是心理学的...

  • 读《自卑与超越》

    作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另外两个是弗洛伊德和荣格),阿德勒最著名的作品无疑是《自卑与超越》。 在谈此书之前,...

  • 读《自卑与超越》

    最后合上这本书,我脑海呈现两个字——合作。 ——人生的三大任务 在这里,是我上大学后,第一次关注到“社会感”。在我...

  • 读《自卑与超越》

    仿佛还是脱离不了“苦海”,认为自己还是受着高中的阴影困扰,从而再度选择看一些心理学的书求自我的救赎之路。可是这次却...

  • 读《自卑与超越》

    学习 自卑与超越(阿德勒) 一,阿德勒生平:阿德勒是家中的小子,从小患病,又矮又丑,所以对自卑感有很深的体验。与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自卑与超越》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hi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