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勇气读书会 |《岁月如歌》我的日更计划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作者: 杜尔伯特095高媛媛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4:47 被阅读137次

          在东北这个寒冷的寒假中,多数人不喜欢出去游玩,我也如此。与其在冰天雪地中游玩,不如在温暖的房间里于书本对话。既然身体不能在路上,那就让心灵行走在书本那宽广的土地中。

          《岁月如歌》是我在寒假中读的第三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杨浦初级中学声誉校长、驰名语文特级老师、教育家于漪教师不断辛勤耕耘在教育园地,在语文教育、学校治理、教育变革和社会流动等多个畛域作出杰出奉献,产生严重影响,《岁月如歌》是她的从教经验、心路历程、经历成就和思维效果。

          一、作者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构成共同的教学格调。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老师。现年79岁。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迷信文明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言语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钻研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初级中学声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传授,上海市老师钻研会会长。屡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休息典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老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二、次要著述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索》、《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资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构造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三、作者语录

      1.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他人短处,一把是量本人有余,只有看到本人的有余或缺陷,本身才有驱能源。由于,“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货色”。

      3.一集体一旦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同时抉择了崇高。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气。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所有以老师人格为根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希冀、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他人的休息,只有本人的休息所得才是带着生存露水的鲜花,是你本人的心得,先生才容易和你融合。教出本人共性的时分,才是先生播种最大的时分。由于,教育事业是发明性的事业。

      7.“明天的教育就是今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先生的如今,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将来”。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四、于漪老师的生平经历

            随着“岁月如歌”这个生命故事长卷的逐层释放与展开,我不断地被触动,被震慑。如今的教育专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经历了那样的苦难:丧父之痛;病魔缠身,差一点夺走她的生命;“文革”期间,她又遭到了怎样的欺辱柱粧、一件件都没有压垮这位倔强的性。在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坚强,怎样叫师

    爱,什么是责任,她的“求知、求教、求真”之路,是追求理想之路,是探索语文教学之路,是寻求教育真谛之路。

          (一)求知一明灯伴我过午夜

            每个人的求知之路会有些许不同,那么,于老师的求知之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于漪老师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于漪老师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一共上了2000多节公开课,可自己却认为没有一节是十全十美的,虽然每次开课前都考虑周全,但每节都存有遗憾。

            也许正是由于于漪老师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虚心态度,才会有她那每节都有遗憾的说法。

            于漪老师“非科班出身",并且用自己的行动“三年磨一剑”,经常是是“明灯伴我过午夜”。正是这种付出,这种努力,这种坚定的信念,这种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精神,在鼓舞支撑着她。从教至今,于漪老师就是这样边教边学走过来的。“如果学而思,学一点,消化一点,即使时间零碎,日积月累,真才实学也必大有增进。”于漪老师还告诉我们:重要的理论反复学,紧扣一点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人非生而知之者”,没有谁天生就可以做教师,于漪老师都在“一辈子学做教师”。

            愿我们每个老师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都能够一辈子学做教师,永远在学习的道路上。

            (二)求教-梦里寻他千百回

          我们每个准教师在成为真正的教师之后,都会有一个漫长的求教之路。那么于老师的求教之路是什么样的呢?又会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呢?

          于漪老师在漫长的与语文结识的过程中,终于通过自身的体会明白了“人的语文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只能人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得来,在优秀范文的阅读中感悟、品味、思考、理解,随着所感、所悟、所得的潜移默化所生成,并具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品格以及具有自己个性的语文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

    能力的必由之路,澘移默化是语文能力生成的基本规律“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她首先自学高中语文教学涉及的各种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并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为最终目的,迅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于老师积极向实践、向同行和学生学习,用10小时、20小时准备一堂课,《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备30多个小时,反复钻研数十篇、上百篇教材,用规范的语言写成教案,把课上要讲的每句话背下来,再脱开教案讲课,课后写教学后记;再次结合自修语文的深切体验,关注当时语文教育思想的论争留意教学改革的动向,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

          名家之所以会成为名家,自然会有她的道理,于老师用她的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成就了自己在教授语文的道路上的丰碑。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三)求真-一辈子学做教师

            “做人有基本准则,贪欲最为可怕,吞噬人性,如果人德都没有,还谈什么师德?

          《苏武牧羊》“这首歌不断在我胸中激荡,构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常为书中的故事激动不已,那种对祖国的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执著、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常萦我脑际,有时难以入睡。”

          “当时我执著地想:在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学生只有一个青春,不能耽误,希望他们早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オ。"教育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让我读过之后久久不能释怀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让我读过之后久久不能释怀。儿子患败血症,天天高烧,嘴唇都发焦,头上用冰袋冰着。-天半夜,医生找我们谈话,说明病的严重性和药效的甚微。我哭了,谁没有亲子之爱?恳求医生救救孩子的命。那时,我正好教高三毕业班,复习十分紧张。孩子多次病危,我陪下半夜,早晨走

    时,孩子总哭着不让我离开.说老实话,当时思想斗争很厉害,儿子这边舍不得,要照顾,学生那边是关键时刻,耽误不起。咬咬牙还是去学校上课。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可我是教师,关键时刻不能离岗。

            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它虽无血绿关系,但它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培养他们成长面临选择,于漪老师是怎样的一种痛苦与愧疚,舍小我而就大我,如此的情怀只有一个字一真!

            岁月曾经留下的是悲歌,然而悲歌中催生了壮歌升腾的是她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贞,成就的是她对语文教学不懈追求的情怀,唱出的是激扬飞越的欢歌。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五、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

            面对责任时,于漪老师这样说道:  “当时我执著地想:在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学生只有一个青春,不能耽误,希望他们早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オ。"教育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于漪老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肩膀上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光荣使命。

          当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患败血症,天天高烧,嘴唇都发焦,头上用冰袋冰着时。医生找我们谈话,说明病的严重性和药效的甚微。我哭了,谁没有亲子之爱?恳求医生救救孩子的命。那时,我正好教高三毕业班,复习十分紧张。孩子多次病危,我陪下半夜,早晨走

    时,孩子总哭着不让我离开.说老实话,当时思想斗争很厉害,儿子这边舍不得,要照顾,学生那边是关键时刻,耽误不起。咬咬牙还是去学校上课。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可我是教师,关键时刻不能离岗。

            在面对儿子生病时,于漪老师做出了自己的表率,他选择了学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它虽无血绿关系,但它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培养他们成长面临选择,于漪老师是怎样的一种痛苦与愧疚,舍小我而就大我,如此的情怀只有一个字一真!

            岁月曾经留下的是悲歌,然而悲歌中催生了壮歌升腾的是她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贞,成就的是她对语文教学不懈追求的情怀,唱出的是激扬飞越的欢歌。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教师责任大如天”-是对于漪老师的教师生涯最好的诠释。

            一名教师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故业精神、专业能力、人格魅力足可以让学生怀念一生,追寻一生。于漪老师从自己的生活、求学经历出发,回忆了自己的老师用“心”歌唱,唤醒自己的爱国心,让一切为民族”镌刻心中,成为自己铸造师魂的基因。

          老师眼中藏着的对文学的热爱,对教材的了然通透,朗诵的入情入境,教学思路的一清水,广博、深邃、浩瀚无边的知识,口若悬河的才思敏捷,成了于老师心中永恒的怀念。

            教师精湛的专业技能,炽热的教育情怀,让一个学生多少年后都刻骨铭心,并愿以之为高标,奉之为楷模,用一生去追寻用一生去实践。

            一名好教师足以影响一个学生做人做事的风格。教师责任大如天,教师专业追求永无止境。

          六、于漪老师的职业生涯-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老师的职业生涯可以用“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来概括。我在心中有了这样的疑问:“要有怎样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追求,才能促使一个人-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老师首先苦苦寻找语文教学的大门,常为此此夙兴夜寐一灯明,寻寻觅觅。一方面广为涉猎,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管饭寻找借鉴,搜索入门之径。

            中学时代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终于让于老师顿悟:这就是语文!

            其次,思索把握教学目标。制定目标须明确,具体,切实可行,不可千篇一律,不笼而统之。教学内容不能与教学目标脱节,在教

    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不应随意改变、随意转移。教学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课文内容,有些语文知识暂时“不为”,放一放是为了更有所“为”。

          再次要锤炼课堂教学语言。一名语文老师必须锤炼教学语言,研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用语言弹奏出来的交响乐,能在知音者一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老师要要求自己“出ロ成章,下笔成文”。一方面要积极训练自己的思路,说话之前,动笔之前,都要想好先写什么,后在些

    什么,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想明白,才能说明白写明白。

            教课时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清楚明白的同时,还要做到通俗易懂。为此,须在透彻理解上下功夫,讲到精要处,说到点子上。优美生动,不枯燥干瘪,说话要节奏和谐,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依据教学內容的不同,恰当处理。

          于漪老师对专业技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神也是令我十分动容,并且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精神。

          在被评上特级教师后,于老师是那样的

    谦虚诚恳,虚心好学。于老师暗下決心努力缩短“实”与“名”的差距,为此于老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聚焦反思。反复学习重要的理论,紧扣一点深入学习,扩开视野广泛学。

          于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释了一个特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勤奤踏实在向我们身体力行地示范如何进行专业学习、专业成长。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于老师说自己也是学生。学做合格的语文老师,学做特级教师,学做校长,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于老师乐于求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真是人民教师的楷模!

          七、于漪老师的人情-教育离不开“人情”

            教育离不开一个“情”字,师生之间有情,有深厚的情意,工作必能有起色;同事之间有情义,就能出方法,出智慧,形成力,取得理想的效果。让师生心弦共鸣。为了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要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充分了解学生,从思想到学习生活,无所不谈。“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调。”拷问感情与责任。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要培育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要练就一副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与潜能,善于“长善救失”,把隐藏的种种潜能变为发展的现实。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于老师家访工作切实具体,了解问题与家长做朋友,形成教育合力。于老师拿自己的钱给学生花,甚至把连家长都放弃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耐心细致教导。正如谈家桢先生所言,“于漪老师真正做到了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教育,她堪称是人民教师的骄傲。”

          关心爱护同事。于老师对同事、下属的关心具体入微,发自内心,毫不做作,急人之所急,尽己所能帮助思想上、经济上有困难的同事。有了这一层情感的温度,方方面面的工作的开展就更容易达成共识。

          与同事达成共识。教育要形成合力,不仅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同事之间感情的交互就是“培育学生”。培育学生的目标是有魔力的,它能凝聚人心,消除不必要的沟沟坎坎。不仅工作上彼此支持,生活、健康、家庭大家也互相关心。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精心培育青年教师。于老师做校长,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每个教师的潜能。“你这样培养不怕她跑了吗?本领大了,跳出去就方便了”好心的同志提醒她。“跳就跳吧,跳来跳去都在中国。”“跳到国外呢?”“那跳来跳去都在地球上。”

            她认为,“校长对教师培养与使用,应培养重于使用,起码培养与使用并重。不积极补充营养,无新鲜血液,课越教越干瘪,无时代活水流淌。学校不但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的场所,也应是培养教师、职工成长、发展的基地。”一个胸怀坦荡,有如此格局的人,怎能不让老师心存感激,知恩奋进?

    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岁月如歌》读后感

          读过《岁月如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觉得于漪老师的岁月真的如歌一般,她对教学的孜孜以求,对学生的坚守与认真,以及她的“教师责任大如天”真的给了我们每一位教师以职业生涯的启示。优秀不是一朝一夕,于老师之所以会成为名师,与她的勤奋,认真,刻苦与钻研都是分不开的。愿我们都能够学习于老师对教学的认真,对学生的负责,愿我们都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漪老师的“岁月”才真的如歌一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k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