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秀之处,高明的父母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的,并会毫不吝啬的赞美孩子,激励孩子越变越好。

从前有个老财主,但他觉得他三个儿子都很笨。老财主每天唉声叹气,担心家产会败在他们手里。
于是,他决定请当地很有名的老秀才来教导他的儿子们。
但是老秀才说:“我不会随便收学生,他们要通过我的考试。”
老财主本想用高价打消老秀才的念头,但老秀才表示不考试就不收学生。老财主招来儿子们先是严厉的训斥了一番,让他们端正态度,认真起来,然后才让他们接受考试。
考试的内容是对对联,第一个上场的是大儿子。上联是:“东边一棵树。”然而大儿子因为父亲刚刚的训斥紧张的不行,急得头上冒出了汗,也想不出下联。
嘴里一个劲念叨:“东边一棵树,东边一棵树……”老财主在一旁怒目圆睁,正想要开口大骂,老秀才却说话了:“这孩子记性不错,我只说了一句,他就记住了,可教也,我收下。”
第二个接受考试的是二儿子。还是那道题:“东边一棵树。”二儿子刚刚已经看到了大哥的窘态,张口就对:“西边一棵树。”
如此没有文化的对联,让老财主气得差点背过气。老秀才却说:“此子改了方向,以西对东,对得贴切,可教也,收了。”

最后到了小儿子。仍然是那道题:“东边一棵树。”小儿子刚刚看老财主对二哥的对子很生气,也不敢随意说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好的下联来,不由得大哭起来。
老财主觉得他太丢人了,又要训斥他时,老秀才说道:“此子有羞耻心,可教也,收了。”
老秀才收下了老财主的三个儿子,日后,他们都变成了优秀的商人,把家里的产业越做越大。
故事中的老秀才就是发现了三个孩子的不同优点,并赞美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最终他们培养成才。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特别的长处和优点,孩子们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成绩自然也有高有低,所以,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用片面的标准去评价。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会过度地美化和夸张别人的孩子。
父母这样做的出发点毋庸置疑是好的,是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可事实上却会让孩子认为父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是不被父母爱着的。
对于孩子来说,失去父母的爱是巨大创伤,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经常能在父母的眼中看到欣赏,看到赞美,他也会体会到父母的爱,亲子之间的情感顺畅流动,此时,教育也会变得简单和轻松许多。
真正高明的家长,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赞美孩子身上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优点。当孩子写作业时,父母认真地夸一句“你的字比昨天端正许多”,愉快的心情会让孩子接下来的作业都用无比认真地态度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