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妆容,优雅且精致的服饰,宗教气息浓重的头饰,这一切组合在一起惊人的和谐,图片中少女好像是从一张油画中走出来的,梦幻又带着点点圣洁。
这一套服装出现在让-保罗•高缇耶2007年春夏季的高定秀场,美,梦幻,震撼都不足以描述它。
这件衣服,这场秀也被永远镌刻在时装史上,默默影响着时装设计这条路上的后来者。
让-保罗•高缇耶,他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作为一个高定设计师,他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所以我在介绍他之前想先寻找一下他和我们的关联。
2000年,世纪之交,体育场座无虚席,荧光棒划出一道道光的轨迹。
这时聚光灯打在了舞台上,张国荣身着一身纯白色羽毛西服和裙裤出现在大众面前,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次演出的名字叫《热•情》,高缇耶应约为张国荣以“从天使到魔鬼”设计了六套演出服。
大师与大师之间碰撞出了火花,这是张国荣最后一次巡演,因为他的着装,这是他最具争议的一次巡演,同样也是因为他的着装,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视觉盛宴。
央视音乐频道评价到:张国荣的热情演唱会从表演形态,艺术理念,服装道具,观众反响都代表着中国演唱会的最高水准,至今无人超越。
除此之外,高缇耶在2012年为李宇春设计了演唱会的服饰, 2019年和国产羽绒服品牌波司登进行了合作,重塑了羽绒服,这些都获得了外界相当高的评价。
但是在此之后高缇耶这个名字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因为老爷子在1月18日宣布退休,告别了时装界。
说了这么多的关联,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对于高缇耶产生一个模糊的印象,在此之后我们就要好好聊聊这位法国殿堂级设计大师让-保罗•高缇耶了。
让-保罗•高缇耶,1952年出生在巴黎附近的小镇Arcueil,高缇耶的祖母就是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高缇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时尚界也是早早产生了憧憬,而后再看他50年的时装生涯所缔造的一些经典都与他的童年不无关系。
大师的引路人也同样是大师,18岁那年高缇耶就成了设计大师皮尔•卡丹的助理,他的传奇之路就此开始。
1976年24岁的高缇耶首次举办了时装秀,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他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到时装界的边边角角,2003年他加入了爱马仕,成为了爱马仕的创意总监,他在任的那几年爱马仕的股价翻了一番。
你可以叫他坏小子,也可以叫他老顽童,高缇耶的设计从不拘泥于传统,他觉得什么东西他都可以设计,除了沉闷的正规衣服。
他的设计古灵精怪,每一场秀都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你永远不会猜到他下一件会出场的是什么,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他走到了时尚这座金字塔的塔尖上,成了别人口中殿堂级大师。
谈到大师,我们总会好奇他创造过什么经典,在高缇耶50年的生涯之中创造了太多经典,其中贯穿始终的我觉得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尖锥形bra,另一个是水手条纹。
尖锥形bra,可以说是高缇耶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麦当娜在演出的时候穿上了高缇耶的尖锥形bra,这一设计从此走向了世界。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bra作为内衣以独立的形式成为搭配的一部分,是性解放的一个标志,再者尖锥形和铠甲的相似程度很高,所以这样的设计展现的是一种力量感。
水手条纹是大师的另一重要标志,水手服本来是男性船员在航海的时候要穿的,高缇耶却把它改造成了女性的服装,这里我认为要体现的一种性别模糊的主题,这个在后面会好好讲。
设计层出不穷,主题千变万化,但我觉得有一个深层次的理念一直影响着高缇耶的创作,就是性别,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题目里提到的性别固化认知。
从生理角度来说,性别只有两个,男或女。性别的差异带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差异,体格上的差异,思考方式的差异,认知上的差异,甚至是寿命上的差异,长此以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性别的固化认知。
举几个例子,在我们送小朋友礼物的时候,小男孩一般都是送篮球、模型枪、游戏机。小女孩则是送芭比娃娃、模拟厨房、八音盒。
出席正式活动,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男性要穿西服,而女性要穿长裙。蓝色黑色更适合男性,而粉色更适合女性。诸如此类,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其实就是性别固化认知。
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会有些疑问了,就算这是什么固化认知,又有什么问题吗,这种符合大众认知的东西有什么不好?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追根溯源的找一下这种认知的源头在哪,其实就是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演化出的诸多差异在时间的流动下在人心中越发根深蒂固,进而发展成了一种固化的认知,与其说是一种固化认知不如说是长此以往形成的一种习惯。
没错,从宏观角度来讲确实没有什么不好,这些认知只不过是我们根据男女不同性别所总结出的一些习惯和规律,不同性别之下体格的差异就是告诉我们女人比男人更适合穿裙子。
但是,这样的认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个人的差异,只是单单粗暴的按照不同的性别为每个不同的人贴上了相同的标签。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更有着不同的性格,对于同一世界以及自身的认知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人类群体内部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
男人可以柔软,而女人也同样可以坚硬,当我们消除了固化认知,再重新审视每一个不同的人,男孩为什么不可以喜欢芭比娃娃,女孩又为什么不可以钟爱模型枪,男人为什么不可以身着裙装,而女人又为什么不可以深爱雪茄?
我们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性别的固化认知其实禁锢的是每一个人的自由。不用有色眼镜看别人,也不要用有色眼镜看自己。
一个人应该学会的是做自己,而非别人眼中的自己,因为性别就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道德绑架,更是一种对于个人的伤害。
高缇耶的设计就是对性别固化认知的一种反击,在设计中他有意模糊了性别,男装的元素出现在了女装上面,女装上的元素也同样转化到了男装之上,在他的秀场上,女人可以身着铠甲,男人可以身着高跟鞋,小丝巾,没有因为他是男或者是女而进行区别对待。
高缇耶的设计尊重差异,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他设计的出发点是人,而最终的时装更是回归于人。
除此之外,他拒绝歧视,他的模特可以是肥胖者也可以是患有白癜风的少女,他选人的标准没有局限在好看这个框架之内。
他的部分设计灵感来源于朋克,促进了亚文化的发展,他用剩下的布料设计衣服,抨击时装界的浪费行为,在诸如此类的事件之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来自设计的温度。
高缇耶成为一代大师,既是天赋与机遇带来偶然,更是来自人性的温度带来的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