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作者: bodhi1984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2:42 被阅读0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三十而立,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四十而不惑,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六十而耳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如字。从,随也。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盖心即体,欲即用,体即道,用即义,声为律而身为度矣。”又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𣹢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愚谓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是为则而自勉,非心实自圣而姑为是退托也。后凡言谦辞之属,意皆放此。

相关文章

  • 三十岁的自己&梦想清单

    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 每日古语

    今日古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 什么是三十而立……

    什么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四十而不感(原创)

    四十而不惑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 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鲍鹏山《孔子传》感悟(五)

    智者不惑,以直报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 而立之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

  • 人过三十,该如何取悦自己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 2019-03-17

    四十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mk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