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鲍鹏山《孔子传》感悟(五)

鲍鹏山《孔子传》感悟(五)

作者: 宸宝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08:29 被阅读0次

                    智者不惑,以直报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曾用简短的38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生境界,几乎成了后来每一个中国人心向往之的完美人生。

        孔子从35岁到齐国,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时间,直到37岁之后才回到了鲁国,接下来的14年时间内,他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书育人。在这段时间内,孔子几乎成为了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他自从15岁志于学,到40岁就达到了不惑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真的是达到了让人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步。这里说的不惑并不是说他什么都知道,什么知识都难不倒,而是指他的判断力比我们强,并且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在世间的是是非非、善恶美丑之间也都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当然,孔子也有“不知”的时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曾选入了一篇《列子·汤问》里的文章——《两小儿辩日》。故事说的是:两个小孩子来辩日之远近,一个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一个说太阳中午离我们近,还各自都有相关经验作为证据。正好让孔子给碰见了,他们就请孔子来做裁决。结果呢,孔子也不能判断。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多呀?列子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嘲笑孔子,但是我们现在读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境界跟知识的多少往往是没有多大关系,孔子确实是多知,但那也只是相对的。

          荀子曾说“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每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知识的可贵不在于知识面有多大,而是在于它能否形成我们的判断力,知识的广度远不如它的高度和深度重要,所以,年近四十的孔子才会说自己“不惑”,到了这个年纪才拥有了判断力,站在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上。

            作为弟子们的“百科全书”,时常有弟子问道于他。《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项:一以怨抱怨,二以德报怨,三以直抱怨。

          老子曾说过:报怨以德。但孔子和老子不一样,孔子说如果你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我们现代社会给出的衡量尺度是用公正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远在2500年前的孔子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孔子之所以提出以直抱怨,是因为他觉得第1条以怨抱怨,那么你将堕落到与你报复的人同一个境界,这是对道德的再一次破坏。而以德报怨,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件事,如果他愿意以德报怨并且这样做,很可贵!但是我们将面临一个问题,以德报怨拿什么来报德呢?总不能以怨报德吧,结果自然是以德报怨,以德报德,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无论他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得到的社会或他人的报答是一样的都是德,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打击好人而怂恿坏人的错误做法。时间一久社会风气便要变坏!

            一个人做坏事就理应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样才能够让人不敢做坏事,而当一个人做了好事,就应当有好报,这样才会鼓励人们去做好事!时间长了,社会就会形成好的风气和环境。一旦以德报怨,那么作为约束人行为的道德,就将变得可有可无。道德一旦被极端化,不仅会取消自己,甚至会为有些人助纣为孽!以德报怨,最终的结局,是使不道德的人,可以肆无忌惮,不用担心什么后果。

            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抱怨的观点: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也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他该得到的。这样的境界在当时是先进的,这样的观点即使拿到现代来说,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孔子那样的格局和境界。善与恶本来就是这世间的两面镜子,世间万物没有绝对可言,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绝对的,而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性相近之论,为我们的人性设置了一条底线,在此底线之上才是善,在此底线之下才是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鲍鹏山《孔子传》感悟(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zb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