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紫阳街是一条宽街,实际还是一条窄街。节日里,人流如潮,水泄不通。拥挤的另一个原因,这是一条美食街。各种美食小吃,琳琅满目,吸引游客驻足流涎 ,排队解馋。我们随人流慢慢向前移动,也许是刚吃早饭不久,也许是年老寡欲。我们对这些食物毫无兴趣。纯是钆闹忙。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55203/26083070a5f3479d.jpg)
途径朱自清纪念馆,眼睛一亮,以为是朱自清故居,后来才知道是董姓大户人家的房子,用来办纪念馆。为老街增加热点。在如此闹市,又很逼仄的空间里,我看到纪念馆里的游客“匆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55203/60fcd15599799086.jpg)
我们随人流继续朝前走,发现了一家银行。
这家银行是民国时期临海最早的一家银行,银行为典型的二层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55203/493a69632bdb9014.jpg)
我们看到的场景 是恢复到解放初期的银行业务办公场景。小到公章,大到金库,一应俱全 ,都是原始实物 ,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之前我没看过朱自清写得《冬天》,他是这样描述的:“…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难怪,走在紫阳街感觉没有尽头似的,很长很长。
最初紫阳街有街无名,而是按照古迹、人名、地名而称呼这条街的所在地。直到1998年将其冠名为紫阳街。改名紫阳街也是为了纪念南宗始祖张伯端,号紫阳。
走在紫阳街上,每相隔百丈就会看到一堵由大青砖砌成的坊墙,坊墙高三余丈,宽五六丈,拱门高丈余。坊名即地名,坊墙又称“防火墙”,有《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5座坊。前人用心良苦,设计出别具一格建筑特色,既是人行道,通马车,又是防火墙,还代替地名的多重作用,当今已成为街区的一道风景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55203/d6905587d883e83e.jpg)
终于走完了五个坊墙拱门。再往左拐,不一会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朝天门。
网友评论